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政策文本梳理与相关案例分析,从“两山”转化的路径选择依据、现实要求和实现路径3个层面对“两山”转化的发展思路、兼顾因素、最终目标进行梳理和总结,从而回答在“两山”转化过程中存在的“如何转?”“何时转?”“向哪转?”等现实问题。研究表明:在“两山”转化路径选择过程中需要准确评估政策要求、发展基础和风险效益等因素;“两山”转化必须从限制性要求、发展性要求和保障性要求3个层面进行综合考虑,正视资源约束带来的发展限制,统筹收入分配、产业培育和区域协调的多维目标,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两山”转化的实现路径可以遵循“点—线—面—体”相结合的发展思路,系统地解决保护修复、资源活化及生态价值规模化利用等问题,最终实现发展成果共建共治共享目标。  相似文献   

2.
雷公山、月亮山(“两山”)是我州最边远最贫困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也是我州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为了响应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要“切实推进雷公山、月亮山等极贫地区的扶贫攻坚”的号召,进一步做好新阶段“两山”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我们通过调查,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坚持以国家扶持为辅,自力更生为主。要进一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韧不拔、苦干实干”的大关精神,依靠自己内在活力改变自己的贫困境地。当然,“两山”地区由于经济启动力不足,还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推动,要求国家给予财力、物力和智力上的支…  相似文献   

3.
(一)贵州省麻山、瑶山地区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石山区、深山区,山高坡陡,岩石裸露、石漠化现象严重;水土资源缺乏,人均耕地少,社会发育程度低,基础设施薄弱,文化教育卫生状况落后,生产生活条件十分严劣,是全省典型的极贫地区。为改变“两山”地区的贫困面貌,1994年,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下达了《关于加快麻山、瑶山地区扶贫开发步伐的通知》,确定建立“麻山、瑶山”扶贫开发试验区;1994年至2000年,按照“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省有关部门和相关州(市)、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首先,从“两山”的价值统一性、“两山”转化的人民性意蕴、“两山”转化的理论要素3个维度阐释“两山”转化的理论逻辑。然后,以森林生态产品为研究对象,总结出4种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并对比分析了4种模式的特点、适用范围和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健全森林生态产业化发展机制、完善森林生态市场化交易机制、建立社会资本有序介入机制、完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统筹协调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清乾隆皇帝东巡吉林时作的《跷跗吉林将军署复得诗三首》中有两句赞美吉林风景的诗句惟妙惟肖:“城临镜水沧烟上,地接屏山绿树头”。其中“镜水”是指松花江,“屏山”则指的是“左青龙(龙谭山),右白虎(小白山)、前朱雀(朱雀山),后玄武(玄天岭)”。[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楼成 《山西农经》2023,(2):120-122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资源环境生态属性和经济属性的形象表达,在发挥两者原本属性价值的基础上实现二者的双向增益是践行“两山论”的核心所在。“两山银行”作为促成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并实现两者有效“转化”的重要手段和操作平台,对促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在统一发挥了积极导向作用。但如何实现既有生态产品的价值量化与信用锚定,实现生态产品的自由兑换,真正开启“两山”交易通道,仍存在诸多体制机制瓶颈和技术障碍。文章立足安吉“两山银行”现状,在吸收比较的基础上,从应用层面作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7.
石屏县是个“九分山有余,一分坝不足”的山区农业县,属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最高海拔2551米,最低海拔630米,境内自然条件优越,资源较为丰富,有天然淡水湖泊异龙湖和赤瑞湖,素有“鱼米之乡”、“豆腐之乡”、“柑桔之乡”、“兰花之乡”的美誉。但由于地处偏僻,信息闭塞,基础设施滞后等原因,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云南是山多坝少的山区省,山区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38.3万平方公里的94%。山区由于山高坡陡谷深,居住偏僻,交通不便,耕地少,产量低,支柱产业缺,经济发展滞后,所以农民收入低,至今还过着贫困生活。多数山区生长的云南核桃,又不像北方核桃那样喜干燥凉爽,而是喜湿润温和,云南的多数山区又恰好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无晚霜、花期无雾雨的最适宜它生长发育的气候环境,所以从十多年前起,从省到村的各级领导多数都认识到云南的潜力在山,优势在山,开发在山,只有念好“山”字经,做好“山”文章,让“山”长出钱,才能把山的潜力发挥出来,从而成为山区经济建设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资源。  相似文献   

9.
《浙江林业》2014,(2):36-37
超山,古称“超然山”,因其山超然出于皋亭黄鹤之外,故名。位于杭州市北郊,千年古镇塘栖镇境内,为江南三大赏梅胜地之首,以“古、广、奇”著称,享有“十里梅花香雪海”和“超山天下梅”之美誉。  相似文献   

10.
薤山———“中国南避暑山庄”冬晖薤山,谓之湖北谷城“祖山”。因盛产“薤白”得名。此处面朝襄阳,背靠神农架,西与武当山遥相呼应,南与自然风景区“南河小三峡”毗邻相连。因气候宜人、林木苍翠、名胜众多、景观奇特、传说神秘而名扬海内外,素有“中国南避暑山庄”...  相似文献   

11.
地处贵州南缘的望谟县,居山“靠”山,靠山“吃”山,发展绿色产业,大种油桐,形成了县域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全县油桐种植面积已达 105万亩,户均 16亩;产品收入 2930万元,户均 450元。并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油桐之乡”和“全国林业先进县”。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种植管理粗放,投入不足,科技含量低,种植分散,以及市场的影响,全县油桐生产发展缓慢,经济效益低。那么,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这一机遇,加快全县油桐产业发展步伐,改变“大面积,低效益”的状况呢 ?笔者认为,应着重抓好以下…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林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但当前林业发展却陷于严重的困境之中,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怎样拯救林业于危困?什么是深化林业改革的方向选择呢?本文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林业“两制”并非改革的目标模式林业“两制”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1979年,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林业经济体制开始了第一次改革、划分自留山、承包责任山,全面落实林业“两制”。这一改革进程推进所取得的突出好处是赋予了农民群众植树造林的经营  相似文献   

13.
吴忠东 《浙江林业》2013,(11):18-19
仙居,从开始筹备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到打响绿色主旋律,已过去了两个年头。围绕着“六大工程”,30多个项目建设,仙居的绿色能量正在不断提升,“山水绿、农家富、民居美”的森林之城轮廓逐渐清晰。  相似文献   

14.
集体林区农民为什么普遍欢迎“两山并一山”(简称“并山”)?“并山”是否有利于森林和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生产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林业大包干责任制的稳定和完善?本文拟就上述问题作点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责任山和自留山两山落实到户是我们林业政策上一个大的调整,是根据山区特点和林业的现有生产力水平作出的重大决策。“两山”到户的目的,是要把责、权、利更好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农民植树造林、爱林护林的积极性,加速荒山绿化,发展林业商品生产,兴林致富,从根本上改变山区贫困面貌。但是,从“两山”到户以后几年的实践看,单有这项政策是不够的。那种认为“农业大包干,粮食大增产,‘两山’到了户,群众会种树”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事实上,不少地方“两山”虽然划到了户,但荒山面貌依旧,少数地方甚至老林砍光,新林未造。当然,也有不少地方的群众凭着“两山”到户以后的一股热气,轰轰烈烈地干了一阵,但一无组织,二无规划,你要种树,他要放牧,结果是“只见苗落地,不见树成林:”。花了钱,出了力,又回到年年造林不见林的  相似文献   

16.
莆田市是改革开放中崛起的古府新市,拥有“中国少有、世界不多”的 天然深水良港湄州湾。现辖两县两区两个管委会。这里依山傍水,平原辽阔,山海田兼有,国土分布约为六山二水二分田,是有名的“地级小市、人口多市、缺粮大市”。  相似文献   

17.
<正>仙居地处浙江省东南部、台州市西部,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县域生态环境优良,绿色底蕴深厚,森林覆盖率高,康养资源丰富,产业特色明显,全域旅游和康养业蓬勃发展,油茶产业效应初显,已成功擦亮“仙居杨梅”和“神仙居”两张金名片。2021年以来,仙居借力全省数字化改革的东风,运用地理信息、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打造“康养·仙居”多跨场景应用,为全省山区县更好挖掘森林综合服务功能、拓宽“两山”转化通道提供数字化改革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18.
集体林区农民为什么普遍欢迎“两山并一山”(简称“并山”)?“并山”是否有利于森林贤源的保护和林业生产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林业大包干责任制的稳定和完善?为什么说它是当前农村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拟就上述问题作初步探讨。“并山”反映了林区农民自主经营山林的强烈愿望从1981年开始,全国集体林区先后进行了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和责任山,确定  相似文献   

19.
浙江有句名谚:“龙井茶,虎跑水”,在临安民间也有两句俗话:“东坑茶,西坑水”,临安所产的天目山茶叶不仅产量名列浙江省前茅,而且其质量也可与西湖龙井茶媲美。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中央农广校决定利用10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培养100万名具有中专学历、能够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实用人才。对此,山西省农广校高度重视,认真领会中央校的决策用途,结合山西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争取各级政府支持,大力推进“十万农村特色人才远程教育计划”和“农村青年普及中等职业教育试点项目”,使中央校“百万中专生计划”项目在山两顺利实施,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