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遥  李晶晶 《魅力中国》2009,(22):98-98
本文通过对电视纪录片《一个狙击手的独白》进行分析,在理念和技巧上进行相关解读,进而探讨和展示出关于人物题材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徐伟 《魅力中国》2013,(14):81-81
戏剧是以人的动作、形象来反映生活、表现思想的。人物形象是剧本和舞台艺术各部门的创造中心,而服装、化妆是表现人物的社会地位、精神气质的有力因素之一,是演员塑造舞台形象最直接的辅助手段。本文对戏曲人物造型艺术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对著名人物档案隐私权保护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著名人物档案隐私权保护的对象,梳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法规体系建设、主体责任界定、权利冲突平衡、网络侵权监管、信用体系建设五方面构建著名人物档案隐私权保护路径,以期逐步改善著名人物档案隐私权保护的生态环境,进而促进著名人物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天边外》是尤金·奥尼尔早期创作的一部三幕剧,也是奥尼尔第一次获得美国普利策奖的作品。在该剧中,奥尼尔将剧情发展的时间安排在不同的季节,赋予季节以象征意义,使人物命运与之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弗莱原型批评理论的重要观点---文学循环论的内容。文学循环论把文学类型和自然界春夏秋冬的交替对应起来,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鲜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黄远军 《魅力中国》2010,(6):270-270
《白鹿原》主要写从清末明初到解放前在白鹿村,白、鹿两家人的争斗为线索,写出了两代人的典型性格,而典型人物性格的发展形成是离不开典型的环境。而在典型的环境中典型的人物的性格发展有着偶然性,在偶然性中又带着必然性这样构成了小说中人物性格命运的不可预知性,在《白鹿原》中作者却是很好的处理了环境与人物性格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6.
周小娉 《新西部(上)》2009,(7):121-121,119
尤金·奥尼尔是现代美国戏剧的奠基人.他后期的力作<长夜漫漫路迢迢>因其浓重的自传色彩和作品本身的魅力而受到评论界的关注.本文以剧本细读为基础,从奥尼尔著名的悲剧术语"无望中的希望"出发,简要分析此剧的情节、人物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和罗马神话影响着欧洲人,电影艺术家也不例外,电影的命名也因此和它们结上不解之缘。笔者试从预示人物命运、职责维度对骇客帝国取名艺术进行深入的解读,以期展现电影取名艺术的真谛。  相似文献   

8.
石延德 《发展》2010,(10):145-145
所谓历史人物的评价,就是对历史人物在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功过是非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人物评价关系到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也关系到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对历史人物客观公正的评价。究竟应该从何入手评价历史人物,是教师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具体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马鑫 《魅力中国》2011,(14):322-322
《奇异的插曲》中的主人公尼娜素来被评论界认为是奥尼尔笔下女性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本文通过分析女主人公表面上抗争的女性主义道路而实际上却是不得不屈从于男权社会的人生旅程,探讨了尼娜不彻底的女性主义道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朱桂香 《魅力中国》2010,(29):283-283
本文是对历史人物——梁启超的再认识,站立在两点论文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进行在分析,对历史学者对梁启超的认识进行在分析。试图得出现代人对这位清末才子的理解与解读。  相似文献   

11.
毛思洁 《宁波通讯》2011,(12):23-24
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白1991年成立以来,至今已走过了整整20年。研究会现有会员百余人,承担着挖掘、收集、整理、补充新四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奋斗史料的时代使命,还组成合唱团和宣讲团到处演出,弘扬民族精神,传播爱国主义教育。二十年来,研究会精心摄制了上万分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电视专题片,  相似文献   

12.
赵首山 《魅力中国》2013,(10):72-72
名角通常也叫台柱子,是指那些在某个艺术领域出类拔萃的人。像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苟慧生、尚小云,他们都是京剧艺术领域里的名角。地方戏也如此,像豫剧的常香玉、评剧的大小白玉霜、越剧的袁雪芬等,她们都是所在艺术领域里的名角。有时名角也指某个地域在艺术上有突出成就的人,如豫剧早期分别以开封、洛阳、商丘、漯河为中心形成的“祥符调、豫西调、豫东调、沙河调”四大流派,它们也都有自己的代表性人物。有时名角也指某个艺术流派的知名人物,尤其是开创性人物,  相似文献   

13.
胡曙光 《魅力中国》2014,(15):64-64
豫剧是我国古典的五大剧种之一。豫剧的唱腔磅薄大气、抑扬顿拙、唱腔婉转、吐字圆润、韵味悠长、表现生动,以善于刻画不同性格的人物和细腻表现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而著称。本文泓豫剧《抬花轿》为例谈对人物的分析及技术处理。  相似文献   

14.
袁为 《黑河学刊》2008,(2):61-64
建国以来,雷锋是我国塑造和宣传的政治形象人物中最成功的一个。我国在政治形象人物的选择上,具有时代性、典型性、普适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对政治形象人物的宣传上,主要采取了:“发挥领袖传播的力量,以党报为核心利用多种媒介全方位的宣传,开展群众性宣传活动,淡化政治色彩使政治形象人物走向世俗化”等方式。对政治形象人物的宣传达到了:“从政党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与政党、领袖的权威;从社会上适时的调节社会风气.实现社会整合;从文化上孕育了一种纪念传统,为纪念文化的构建提供实践基础”的效果。我国在政治形象人物的塑造与宣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王蒙 《宁波通讯》2008,(9):60-61
从1982年至1992年,我前后当了10中央委员。 每次会议上,我都看到许多领导人物,实权人物,知名人物,权威人物。例如中央领导邓小平,陈云,李先念,胡耀邦……各省的省委书记、各部部长,军队的三总部领导、海陆空三军司令,政委、少数民族领导;还有例如钱学森这样的大科学家。  相似文献   

16.
人物访谈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物访谈的效果受被采访者的情感因素影响较大。要想提升人物访谈的真实性,可以借助访谈双方情感上的共鸣对被采访者进行引导。简单来说,记者应该学习掌握情感引导的正确方法和技巧,关注被采访者的情绪以及需求,营造出愉快自然的访谈气氛,从而对被访谈者产生积极影响,提高人物访谈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代表的陕籍党史人物群体,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陕西优秀的历史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信仰、陕西人民革命斗争实践,为陕籍党史人物群体的形成提供了历史条件。新型知识分子是陕籍党史人物群体的核心,陕籍党史人物群体在创建西北根据地的革命斗争中形成。  相似文献   

18.
徐桂凤 《魅力中国》2010,(25):328-328
演员塑造人物形象,概括来说有两方面。一是理解人物,二是体现人物。理解人物是体现人物的前提,体现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结果。演员对所扮演的人物只有深刻的理解了才能生动地体现出来。演员塑造人物是把剧作者用文字手段刻划的人物形象进行再创作。变成直接可见的。具体的舞台、银幕形象使剧中人物从剧本走出来,使我们能更亲近、更理解他。所以,理解人物最直接的依据是剧本,演员在分析、研究了整个剧本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了角色扮演的人物。  相似文献   

19.
人物通讯报道的传记性,使人物通讯更具感染力和新闻性,整个通讯看起来就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通讯的传记性与新闻性应该互相渗透。传记性在人物通讯中十分重要,若是缺乏人物的传记性,人物通讯也就缺乏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多层面展现人物的本真生活--也谈池莉小说的人物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莉小说的人物塑造独具特色,她既关注着人们琐碎的生活,同时也有着强烈的人生命运之思,对人物潜意识的挖掘使她的作品更显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