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服务业生产率测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产率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生产率的研究是技术经济学科领域的前沿 ,而服务业生产率则是生产率理论的研究前沿。本文评述了国外服务业生产率研究的进展 ,介绍了服务业生产率的概念及测度方法 ,给出了服务业生产率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现代服务业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其他产业的生产率。越来越多的服务产品已经作为现代制造业生产的中问投入要素,服务业通过专业化和高效率的服务,进一步助推了工业化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服务业是一个促进其他经济部门增长的过程产业,是经济的黏合剂。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有生产性服务业是否有效地为制造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借助新古典增长模型,将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投入变量引入制造业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运用动态最优化的方法推导出投入各种生产性服务业的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与制造业的增长率呈正比。最后用Malmquist指数法,对投入不同行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影响进行测算,发现目前我国只有"金融业"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这两个生产性服务业投入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所提高,而其他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采用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然后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FDI对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结论表明: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从溢出渠道看,技术效率效应大于技术进步效应。与制造业FDI相比,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较大,且制造业FDI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渠道来提升制造业生产率的,二者溢出渠道不同。提升制造业生产率的动力因素呈现地区分化特征,中东部地区主要有生产性服务业FDI、RD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等,而西部地区主要依靠人均资本存量、制造业FDI和贸易开放等,这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求增长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而服务业的发展在有利于经济运行效率的同时也具有自身生产率提高相对缓慢的特征。无论是理论分析抑或是实证研究我们均不能得出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集约化程度有显著效应的结论,因而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比重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提法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6.
王迪 《时代经贸》2009,(6):59-60,63
本文根据迈克尔·波特教授的“钻石模型”及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论证了服务业利用外国直接投资(SFDI)对我国服务贸易的传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服务,JkFDI对贸易出口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就业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和结构效应而实现的。相对于制造业FDI,服务业FDI能够显著地提高东道国服务行业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服务业跨国公司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跨国公司理论的本质是要说明企业为什么要进行跨国经营,并且确定是哪些因素影响公司在国外进行生产活动的能力和意愿等问题。以往的跨国经营理论大都是基于制造业的,很少对服务业予以关注。究其原因就在于传统理论并没有把货物商品和服务分开来讨论,因为在学者们看来二者的基本目的都是使消费者满意或者提高厂商的有效生产能力。另一个原因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农业和制造业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焦点,而服务业多被看做是其他行业的附属品,并且其生产率和技术水平都比较低。  相似文献   

8.
封思贤  于明超  尹莉 《当代经济科学》2011,33(3):74-80,126,127
加大对高生产率(或高生产率增长率)行业的要素投入常被各地政府视为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的最有效措施之一。然而,本文通过使用偏离-份额法对制造业生产率的研究发现:总体上,外部的要素投入和转移并未促进、甚至抑制了制造业效率的提高;行业内部的生产率增长才是制造业生产率提高的最主要源泉;内生性的创新比外生性的要素投入更有利于推动制造业的效率提高;疏通要素流通渠道、融入全球价值链高端行业、完善内部创新的外部环境等,将是我国"十二五"期间实现制造业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其他部门中间投入品,在提供知识产品或知识服务这种高级生产要素时通过"知识溢出效应"提高了其他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生产率水平。文章利用我国投入产出数据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的行业去向、对整体经济以及对不同行业生产率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虽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已经对我国整体经济的生产率水平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根据分行业研究发现我国现阶段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产业带动力和辐射力主要表现在服务业内部而其对制造业发展的带动能力和辐射能力还没有发挥出来。文章最后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和消费需求升级的背景下,阐述了需求侧促进供给侧改革的理论机制,并采用行业需求满足度指标测算了2002年、2007年和2012年长三角地区30个行业的供需匹配度,然后进一步研究了行业需求满足度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制造业的供给大于需求,而服务业特别是部分现代服务业的供给缺口明显;消费结构转型使得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高级生产要素的投入增加,产品质量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高技术制造业吸引高技能劳动力进入,同时增加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产品的投入,引发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低技术制造业的行业需求满足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性,在生产要素流动的前提下,江苏低技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而浙江和上海低技术制造业原有生产要素流失且全要素生产率降低.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新增长理论与新经济地理理论相结合,把服务业FDI、产业共同集聚与地区生产率纳入到统一分析框架中进行系统研究。利用2003-2012年欧盟外商投资微观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以吸引服务业FDI为主要手段的外向型产业结构调整方式、以产业共同集聚为主要方式的内源性产业结构调整对地区生产率以及细分行业和地区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整体来看,服务业FDI对地区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产业共同集聚对于地区生产率没有显著影响;细分行业来看,服务业FDI对于服务业和制造业生产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共同集聚对于服务业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而对制造业生产率具有抑制性;分地区来看,服务业FDI对于东部和西部地区生产率均具正向影响,产业共同集聚仅对东部地区生产率具有溢出效应,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服务外包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服务外包促进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升级,是浙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本文对浙江服务外包发展的现状、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五个维度构建了国家层面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了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与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改善一国的经济增长质量,但两者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渠道有所不同。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在不同类型国家之间存在异质性,即服务业集聚程度的增加能够明显改善非OECD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但对OECD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影响不显著。此外,FDI对制造业集聚与一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以及对服务业集聚与一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分别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和负向调节效应,而人力资本水平对制造业集聚和服务业集聚与一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均具有正向调节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如何制定相关产业政策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结构变动是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源泉。本文将结构变动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前者通过生产率快速增长的行业扩大比重实现;后者通过"与用户相关的外溢"等机制实现。对我国1980-2010年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动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研究发现:单纯从直接作用看,我国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动对生产率提高的作用并不明显;而进一步利用动态面板衡量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总和,发现制造业结构变动明显影响生产率的变动。这也说明我国制造业结构变动主要是通过间接方式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  相似文献   

15.
庞春 《经济学》2010,9(2):961-984
与目前有关服务经济的研究不同,本文用一个新兴古典的佣金中间商1模型来分析交易服务的经济性质。主要结果表明:在市场分工中,交易服务是一种能够对产品的交易产生正网络效应的特殊商品;由中间商数量所决定的服务网络规模会影响市场一体化程度;制度效率和服务交易效率的改进将提高人均真实收入,当制度效率比服务交易效率的改进程度更大,或当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从生产部门向交易部门的劳动力迁移将增加;而改进的制度效率也将扩大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容量;因而,经济增长呈现为以服务业发展为导向的增长。本文对于服务业缘何已成为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给出了一个微观解释,也为中国通过服务业来推动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Baumol服务悖论”中的两部门模型,同时吸纳技术进步模型中的两个观点,即服务消费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制造业生产的“Learning-By-Doing”带来技术进步.因此,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生产率增加是内生决定的.最初,劳动力份额向服务部门的转移降低了人均实际GDP增长率,但到达一定程度,这种转移开始提高人均实际GDP增长率.因此,随着经济由萧条变为繁荣,服务业劳动力份额增加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内生性阶段转换.  相似文献   

17.
与目前有关服务经济的研究不同,本文用一个新兴古典的佣金中间商1模型来分析交易服务的经济性质.主要结果表明:在市场分工中,交易服务是一种能够对产品的交易产生正网络效应的特殊商品;由中间商数量所决定的服务网络规模会影响市场一体化程度;制度效率和服务交易效率的改进将提高人均真实收入,当制度效率比服务交易效率的改进程度更大,或当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从生产部门向交易部门的劳动力迁移将增加;而改进的制度效率也将扩大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容量;因而,经济增长呈现为以服务业发展为导向的增长.本文对于服务业缘何已成为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给出了一个微观解释,也为中国通过服务业来推动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8.
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已然是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然而关于服务业生产率(效率)的论断,目前学界占主导地位的仍是"鲍莫尔-福克斯假说",即认为服务业生产率较低,大力发展服务业将拉低总体经济增长率。为此,本文对方向距离函数的方向选择进行方法创新,采用1998-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服务业和工业的生产率及其增长情况进行测算。研究显示:服务业生产率(效率)平均高于工业,但TFP增长稍逊工业。不过,近年来服务业TFP增长有赶超工业的趋势。即"鲍莫尔-福克斯假说"和国内关于服务业低效率的提法在现阶段的中国并不成立。此外,工业化程度对生产率有正向影响,但对TFP增长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苏艳 《经济前沿》2010,(6):5-13
经济转型需要生产和就业结构的根本改变。生产率提高带来资源尤其是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这种优化配置的出现在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并且其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本文利用2001-2007年的数据采用份额转换方法测定了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业的生产率变化以及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变化,然后,从多个层面分析了出口等因素对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业的影响,其中出口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在中、高技术的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业中有较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经济研究》2017,(12):62-75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针对两部门的生产函数估计框架得到了我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一致性估计,并从要素流动的视角实证分析了上世纪末以来国有部门改革政策对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本文研究发现,"抓大"政策使国有部门通过企业优化重组和部门内要素流动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最终提升了国有部门和制造业整体的生产率水平,而"放小"政策尽管对国有部门生产率有一定负效应,但通过部门间要素流动促进了制造业整体配置效率的提高,并贡献了1998—2007年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25%。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为理解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之谜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