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世界级动力,卓越加速性能 汽车发动机如同计算机上的"CPU"处理器,技术的先进性、质量的可靠性、运行速度的高效性,直接影响着车辆的使用寿命、综合性能的稳定以及作业效率的高低."芯(发动机)有多好,车就有多好."这是重卡用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华菱重卡主配动力,具有国际品质质量保证,世界级动力美称.  相似文献   

2.
在欧美重卡市场中,300马力以上发动机的排量基本上集中在11—15升范围,其中12升排量高速柴油发动机被国际上称为“黄金排量”,是15吨以上重卡的最优配置。在国内,排量12升以上、输出功率400马力以上的重卡市场,大部分被国外品牌垄断。陕汽德龙至尊版大马力牵引王接轨欧美一流核心技术,达到“12升大排量水平”,揭开了“中国重卡动力升级”的序幕。  相似文献   

3.
继2004年奥威重卡成功上市后,一汽解放又一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解放悍威重卡又进入了市场。这标志着一汽解放在高水平重卡整车和发动机动力总成的自主研发能力上日臻成熟,并已掌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产品开发流程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3月10日至11日,“华菱汽车2006年度供应商大会”在安徽马鞍山隆重召开。这是华菱重卡供应商的第一次大聚会,有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潍柴动力、一汽车桥、南通大地电气、许昌远东传动轴等国内知名配套企业在内的400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  相似文献   

5.
孔鹏  王凡 《新财富》2008,(2):122-123
2005年第三季,在中国重卡行业的最低潮,谭旭光主导了潍柴动力10亿元收购湘火炬的交易,被人称做“谭大胆”。并购完成后,该产业全面复苏,“现在40亿元都买不到”,并购也大大提升了潍柴的竞争力。总结这一成功并购,谭旭光认为,关键在于“我们对行业进行了相当深入和全面的研究,把握了行业的发展趋势”。他认为,中国重卡行业又迎来了新的机会,为此,潍柴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产品向12升大功率发动机切换,这或将成为其扩大领先优势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6.
华菱重卡是顺应中国重卡用户个性化需求、货运市场重卡化趋势、引领国内重卡技术、自主品牌发展潮流、真正能“为用户创造最大财富”的重卡品牌。在设计、制造、材料、工艺、配件采购等方面紧密追随国际重卡产品的科技潮流。外型设计,时尚动感、高贵雄健;驾乘使用,平稳、舒适、安全;动力配备,大马力、环保、节能;质量性能,可靠、重载、高效、低油耗;驾乘环境,布局设计人性化,装饰配置轿车化,驾乘操控数字化;配件采购,奉行100%质量保证,最佳匹配原则,关键总成选用进口件;整车制造,处处以“消费者利益”为本,以“驾乘者人身安全”为本,工艺、设备、质量与世界同步。同时,华菱重卡系列也适合中国国情,相对于国内竞争伙伴,华菱重卡在外型设计、科技含量、性价比、安全性、可靠性、燃油经济性、驾乘舒适性、承载能力以及维修与使用运营成本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2004年6月9日.华菱重卡以“定义中国重卡新标准”的高姿态刚刚擂响投身“中国高端重卡”制造领域的战鼓。2006年6月9日.华菱重卡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拉开了“与康明斯.三菱、ZF等世界品牌配套商强强联手拓展国际市场”的帷幕.同时发布华菱重卡获1000台出口订单(其中装配三菱发动机的100台为国际竞标中标所获)喜讯。看似非常巧合的一天.却是华菱企业蓄意雕琢的两个里程碑日:看似平常短暂的两年.却是华菱人砺炼“自主创新”功底.厚积“质价双优”品质、博采“世界潮流“科技的两年。  相似文献   

8.
10月15日,“首届中国国际卡车节油大赛”颁奖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东风商用车公司参赛的3辆东风天龙重卡分别囊括相应组别的“最省油奖”和“跑得快奖”.同时东风天龙获得本次比赛的唯一一个整车品牌“省油成就奖”,东风天龙装载的东风dCill发动机获得“最省油发动机奖”。东风天龙共获8个奖项,成为名副其实的节油冠军和本届卡车大赛最大的赢家。  相似文献   

9.
日前,中国重汽推出了其最新研发的新一代动力系统——中国重汽节油Ⅱ号发动机,连同在7月份推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满足欧Ⅲ排放标准的中国重汽发动机,以及年初对原有斯太尔发动机进行全面提升后推出的全新中国重汽提升型发动机,这些产品的问世标志着中国重汽确立的打造国内领先、紧跟世界潮流的重卡王牌动力的发展战略已经步入全面快速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10.
重卡作为大型物流工具,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得到了逐步壮大。在经过2004年的井喷式增长后,在大量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05年重卡销量大幅下滑,导致整个市场总体销量下跌,经历了近八年来的第一个“冰冻期”。重卡行业传统的老大一汽,市场份额从34.4%下降至23.6%,拱手让出第一位置。而东风则从29.9%轻微上升至30.3%,取代一汽成为行业龙头。行业内部,潍柴动力通过旗下潍柴投资收购湘火炬,并间接控制陕西重汽;重汽集团与潍柴动力双方关系彻底破裂;江淮吸收韩国现代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格尔发重卡上市等一系列事件,不断影响着行业内部的变化。期盼2006年重卡市场能够迎来新的春天。  相似文献   

11.
传统意义上的微卡,是指发动机排量在1.0升以下的商用汽车,目前这类微型货车配置的发动机普遍是日本八十年代的发动机。而小卡顾名思义就是介于轻卡和微卡之间的一种车型,它的“三围”比轻卡还小,比微卡略大。它的“力气”也是介于二者之间,故业内称之为“小轻卡大微卡”。  相似文献   

12.
今年1-8月陕汽取得增长率行业第一的优异成绩,市场占有率近11%,稳居行业第四位,9月份,陕汽与潍柴动力联合再次发力重卡市场,借德御(原骑士),陕汽重卡至尊版、德龙中长驾驶室自卸”三大系列新品上市之机,对四季度重卡市场进行全面攻坚。  相似文献   

13.
华菱重卡自2004年6月首次亮相“北京国际车展”之后,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先后被誉为“中国第三代重卡的卓越典范”、“中国重卡市场快速崛起的黑马”、“中国重卡‘替代进口’第一品牌”、“中国专用改装车行业首选品牌底盘”、“中国重卡行业最具成长力的自主创新企业”,并取得了“2005年度广东、福建300马力以上总销量第一品牌”的骄人业绩。  相似文献   

14.
华菱重卡以“质价优势”进行国内外市场扩张,刘汉如董事长对华菱重卡2006年的市场前景乐观。他在第三次“华菱重卡新产品新闻发布会”上说:“不断改进、创新华菱重卡,是华菱汽车集团生存与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不改进产品质量,不进行产品创新,就等于企业在慢性自杀;与国内外强势品牌重卡进行市场搏弈,就一定难以取胜。华菱重卡不求一时做大,但求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15.
2004年重卡市场,出现了高达44.98%的“井喷”式增长,销售量是23万辆。2005年重卡市场因此被寄予厚望,但却出现30%滑梯似的降落。重卡市场已完全进入“低迷调整期”。2006年会如何?这种调整对中国重卡的格局意义如何?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大量应用世界重卡关键技术的我国最新一代重型汽车——HOWO重卡,近日在重汽卡车公司驶下生产线。HOWO重卡是中国重汽利用近一年的时间精心打造的拥有自主产权的高档重型卡车。它大量应用了世界重卡关键技术,并结合我国国情及用户需要改进而成的我国最新一代重型汽车,被誉为面向中国市场的“国际化产品”。在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等多个方面,HOWO重卡均达到了当代国际一流水平。  相似文献   

17.
提起2005年度中国重卡车市.几乎所有重卡厂商的回答都是“冷”。从年初各厂商的预期目标到年末的实销数量,各厂家都有非常大的差距。堪称中国重卡领先者的中国重汽、陕汽.面对当前的重卡消费市场也纷纷表示出“无奈”之情.虽然在市场占有率、市场份额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在量上,自2005年8月以后都加入了负增长的行列。而以中重型卡车为市场消费引擎的一汽解放、东风及以“营销策划”为主旋律的福田欧曼.在量上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市场份额直线下滑.库存量狂飚猛长。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对大多数国内重卡车商来说是喜笑颜开的一年,14吨以上重卡(含整车、底盘和半挂牵引车)共销售307296辆,较2005年同期增长30.55%。据分析,其回暖增速的主导诱因是受基础工程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中远途物流运输、出口贸易增速及车辆更新换代等因素拉动,以及自2004年交通部等七部委推行“限载治超”和“计重收费”政策后,需求结构的改变。进入2007年,驱动2006年重卡市场需求“复苏”的“重型化”趋势仍在加强,预计1/3的重卡需求将来源于工程建设,2/3来源于公路物流运输。因此2007年中国重卡市场仍是大发展、大丰收的一年,预计总需求量约为33—35万辆,同比增长10%-15%。  相似文献   

19.
“6年净赚6台车,6年省油7万元,维修节省10多万,百万公里无大修”,广西白色地区平果县解放功勋用户黄启学驾驶解放天王道依茨重卡创造了一个个惊人的致富佳绩。正值“3.15”全国“消费者权益日”,为表彰其做出的突出成绩,一汽集团将一台崭新的解放CA1242P2K1L3T1天王道依茨重卡奖励给创造“百万公里无大修”的功勋用户黄启学。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油价的不断攀升.重卡用户的消费趋向悄然发生了改变.节油型重卡日渐热销。在众多重卡巨头推出的节油型产品中,南汽跃进公司去年6月推出的凌野重卡.不但凭借国际同步的节油理念.一流的整车配置成为当之无愧的重卡“节油先锋”,更以卓越的性能、时尚的设计,引领重卡高端化、重型化、柴油化.高效低耗的行业新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