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飞  贺为民 《华商》2013,(1):30-38
他是一个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极度狂热的人。从大学毕业到现在,他只做了“开发新能源汽车”这一件事,所以,圈内的很多朋友把吉利汽车老总李书福称为“大疯子”,把他叫做“小疯子”。  相似文献   

2.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李书福一向是很受媒体“青睐”的采访对象.记者们喜欢李书福一向的“快言快语”。今年,在吉利控股收购沃尔沃汽车之后,李书福更是成为记者围追堵截的焦点。但眼下,沃尔沃汽车董事会主席却不得不言辞谨慎,对他来说.这也许是小小的烦恼。  相似文献   

3.
《中国汽车市场》2010,(23):20-21
5年人物吉利李书福 当其他人在问“为什么”的时候.他却问“为什么不?”。 李书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你可以和其他人一样叫他“汽车疯子”.你可以嘲笑他“汽车=摩托车+两个轮子”的言论.但你不能忽视他的坚韧和执着。  相似文献   

4.
“说到对汽车的感情我想有一个人可能会掉眼泪,太不容易了,因为在他之前中国是没有私人企业造汽车先例的”,这是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对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介绍。说到李书福,人们往往与“汽车狂人”联系在一起,而随着吉利汽车的不断成长,李书福似乎也开始“主流化”,说话也不  相似文献   

5.
声音     
我都不知道卡内基是谁。——被称为“农民造车运动领袖”的李书福,在胡润发布的“慈善企业家排行榜”中排名靠前。他说,自己做慈善并不管别人如何评价,主要因为“我们能切身地感受到生活在那么  相似文献   

6.
不知不觉,吉利已经20岁了。11月9日,当兰州市、湘潭市、济南市的政府领导,以及尼日利亚、伊朗等国的在华外交官到杭州为吉利集团20周年而举杯相庆的时候,当年被称为“疯子”的李书福苦苦迫寻的这个汽车王国梦焕发着无限生机。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子商务》2006,(5):16-17
我都不知道卡内基是谁。被称为“农民造车运动领袖”的李书福,在胡润发布的“慈善企业家排行榜”中排名靠前。他说,自己做慈善并不管别人如何评价,主要因为“我们能切身地感受到生活在那么一种贫穷的环境中的痛楚、悲哀和无奈”。据报道,多数排名靠前的慈善企业家本身都是布衣出身的第一代企业家,其中不少人甚至有令人同情的成长经历。  相似文献   

8.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车市“寒流”对吉利影响不大,因为吉利的销售和利润不但在增长,而且他的“经济型”战略已经侵入了中高档轿车地盘。“狂人”也罢、“疯子”也罢,李书福现在已经不需要这些来吸引注意力了。2004的初冬,他更像一个真正的汽车“诸侯”,疆土稳固,粮草充足,没有了四处落草时的慌张和愤懑,离自己的梦想却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9.
李书福     
李书福是浙江草根经济的代表人物之一,从电冰箱到摩托车再到汽车,每一次都走在了别人的前面。全国上下还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李书福就开始“闯红灯”按市场经济的思想做生意,这成就了“有浙商就有市场”的声誉。仅以10亿元,他就敢“玩”汽车,而且也的确造出了百姓轿车品牌吉利。以一己之力挑战国家行业准入制度,率先开创了“以民间资本为主,社会资本为辅”的方式进入汽车行业,  相似文献   

10.
《商界领袖》2004,(4):48-51
曾几何时,李书福的一句“迟早把外国人赶出中国汽车业”,让人们的舌头老半天没能缩回口内。  相似文献   

11.
王文正 《浙商》2011,(23):60-61
人们喜欢以笑声回报李书福的出场。这笑声是善意的,至少最近一次是这样。 10月25日,首届世界浙商大会下午场的论坛上,当李书福与邱继宝作为嘉宾被邀请上台接受主持人董倩的访谈时,李书福张口就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惹得下面的观众大笑;李书福说“老的经济学理论已经报废了没有用了”观众们依然在笑;当李书福说‘人嘛,要关心人的问题。”他还一本正经地声称“这不是开玩笑的,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时,观众们又是报以一阵大笑:  相似文献   

12.
吉利并购沃尔沃:开局很完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李书福来说,2010年3月28日,是其一生中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他的手和福特汽车总裁Mulally的手握在了一起;这一天,他带领吉利将世界最安全的汽车品牌沃尔沃收入囊中;这一天,他站在世界汽车之巅,成为全球媒体关注和报道的对象;这一天,他甚至被路透社称之为中国的亨利·福特……  相似文献   

13.
相晓冬 《商界》2006,(8):95-95
“汽车狂人”李书福近日炮轰明星拒绝国货消费,但国产车在自己的地盘遭遇这样的尴尬,难道只是一句“不爱国”的断语就可以解释的吗?  相似文献   

14.
文捷 《中国品牌》2014,(6):48-50
30多年的创业历程,李书福留下了什么?"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顺势而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的自我总结,见证了李书福创业30年的蜕变与成功如果从1984年造冰箱配件开始算起,李书福,这位本色的中国"草根"企业家,已走过了30年的创业历程。2014年,李书福正在从草根变得高端,不过,他依然坚持"自己能够改变世界汽车格局"的信念。1997年,李书福开始造汽车,  相似文献   

15.
刘扬 《中国市场》2010,(30):36-37
<正>2010年3月5日,李书福心情不错,走进位于北京知春路吉利北京总部的小会议厅,见到已等待多时的众记者,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来了这么多的领导啊"。在汽车江湖摸爬滚打十几年,作为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偶尔仍会表现出他的草根式幽默。坐下来之后,李书福就开始跟旁边的汽车界专家说着什么。专家问:"谈了  相似文献   

16.
《三联竞争力》2009,92(11):22-22
还没消停几天,“疯子”李书福“疯性又起”,不过这一次,陪疯的不再是他的部下,而是投行老大高盛。 2009年9月23日,吉利竞购沃尔沃热闹未消,李书福又给中国车市抛出一记重磅炸弹:吉利汽车与高盛签署协议,高盛将通过认购可转债以及认股权证投资吉利。  相似文献   

17.
李书福有一种舍得一身剐和义无反顾的意志力。他坚持收购沃尔沃汽车要么全盘接过来,要么就根本不粘手。收购英国锰铜,收购澳大利亚变速箱生产商DSI,李书福都要求有全盘的100%控制股权。这次收购沃尔沃,他也把有可能产生的歧义和争端消灭在起步阶段。他懂得要想成就一点事,就要在开始阶段把那些掣肘的东西搬掉。  相似文献   

18.
工作着,就是幸福的,尤其是从事着你喜爱的工作。新浪执行副总哉陈彤就是其中一个幸福的人。也许他很难再次登上事业的另一个顶峰,但他被圈内人称为“互联网媒体规则的制定者”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汽车行业利润每况愈下,国内汽车产业重组的风声也愈来愈紧从法兰克福车展回来后,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又在10月份的最后几天做了几件“大事”。10月26日,李书福到国家科技部参加了“吉利现象——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发展道路研讨会”,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亲自出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等权威部门的专家和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上李书福为吉利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的意愿获得了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20.
徐迅 《新财富》2003,(4):150-154
中国惟一的民营汽车商“吉利集团”欲前往香港上市,“上海帮”重要成员贺学初控股的“国润控股”瞄上李书福的“吉利集团“,双方达成组建合资汽车公司合作意向。与此同时“国润控股”股票价格直线上扬,短期涨幅超过50%。市场纷纷猜测究竟是炒作还是“吉利集团”将借壳“国润控股”上市,或两者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