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看到,从吴敬琏、周其仁、张维迎、樊纲,直到今天身体力行地为穷人办事却说要为富人说话的茅于轼……经济学家挨骂的名单上,在不断添加一串串新的内容。 “经济学家挨骂”在中国好像是一大独特现象。以至于一些媒体、社会研究机构以及社会舆论开始研究“经济学家挨骂”现象。为何骂?骂的是否有道理?骂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许多文章、媒体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应调整为更加严格的‘一胎化’。但我现在是少数派,赞同我观点的人较少,甚至有人骂我,也有人称我为‘当代马寅初’。”3月11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的安徽代表团驻地,全国人大代表、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坦陈,他准备将他的观点写成“建议”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3.
“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应调整为更加严格的‘一胎化’。但我现在是少数派,赞同我观点的人较少,甚至有人骂我,也有人称我为‘当代马寅初’。”3月11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的安徽代表团驻地,全国人大代表、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坦陈,他准备将他的观点写成“建议”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4.
佚名 《中国西部》2013,(15):114-119
他擅长骂人,他爱骂人,有人说他保守反动,但是他骂的许多人,要么懒、要么笨、要么人品不端。"洋鬼子"对他又敬又怕。可他毫无顾及地称呼他们"洋鬼子""夷狄"。没有一个人敢于嘲笑这个干瘦、戴瓜皮帽、穿长袍、拖着小辫子的老头。有人看他孤僻古怪、行事出人意料,称为"辜疯子",他也  相似文献   

5.
新东方在美国上市,造就了俞敏洪这个新的亿万富翁。有人说他是中国最成功的老师,也有人说他是一个商人,而俞敏洪自己经常会说:“我的职业就是老师”。  相似文献   

6.
从他的谈吐中,既能让人体会到学者的智慧,又能感觉到商人的精明。因此,有人说他是商人,也有人说他像学者,准确地说,他是一个知识分子型的商人,即“儒商”是也。 杨列克,中国煤炭工业进出口公司(下称中煤公司)总经理,江苏人,生长在陕西,属于“文革”后恢复高考第一拨走向社会的大学生。1982年西安矿院采矿系毕业后,分配到煤炭部西南开发部工作,1985年调到中煤公司。他是从一个职员、部门经理、副总经理一步步地走到中煤公司总经理这个位置的。  相似文献   

7.
经济学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从来不能互相说服的经济学家 对于经济学家来说,100个人常常是有着100个以上的观点,而且这些观点可以很好地共存,这往往是其他学科难以看到的盛况。于是有人说:“两个观点截然相反的人能够分享同一届诺贝尔奖,这种情形只有在经济学家中才会出现,如缪尔达和哈耶克”。 政治家们说,“叶利钦有100个保镖,其中有一个想谋杀他,叶利钦不知道他是谁;克林顿有100个经济学家,每次决策前克林顿听取这些经济学家的意见,但是每次只有一个人讲对了——而且每次都不是同一个经济学家。”看来克林顿的麻烦比叶利钦更大。  相似文献   

8.
他用近两个亿的资金收集到一堆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的“破石头”,又将用六、七年的时间建立一座目前国内最大的民办民俗博物院。有人说他是一个“文物贩子”,有人说他是民间文物的抢救者,也有人说他是一个“把石头往山里背”的“瓜(傻)子”。那么,他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涉及的不是抽象的经济问题,而是9亿多人的命运问题。中国大地上,还有什么东西比9亿多人的命运更重要的呢?——温铁军有人说他是中国研究“三农”问题最权威的专家,有人说他是农民的代言人,有人说他是“用脚做学问”的知识分子。面对这些赞誉,温铁军一向自谦:我只是一个农村问题的调查员。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的一个经济节目中,请来了前世行副行长、克林顿时期美国政府的首席经济顾问施蒂格里茨先生,施蒂格里茨在经济学界是重量级人物,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在这台节目中,北大、清华的几位著名教授也都在场,因此这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学家和西方经济学家面对面的一次对话。当时,施氏先请我们中国的经济学家分别在一块纸板上写出三个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关中国经济发展的词汇,其中一半以上的中国经济学家不约而同地写出了“三农”二字。“三农”是什么?农村,农民,农业。上届政府的朱总理对全世界的记者说:“三农”问题让他“头疼得睡…  相似文献   

11.
王石是中国房地产界的风云人物。这位锡伯族的后裔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抓住机遇,从卖鸡饲料开始,把深圳“特发”下面的一个小小科室,缔造成为名闻遐迩的“万科”王国。有人说他是“儒商”,有人称他是著名企业家,有人把他誉为房地产界的“大哥大”。可是,在记者眼中,王石的魅力是他的为人,他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中生代圈内的老牌经济学家 有人说,陈淮在我国经济学家中属于中生代,他的名望主要来自他长期对我国工业化理论、产业结构理论、区域经济理论、人口就业理论、消费理论的研究中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其实,属于中生代的陈淮在圈内已是一位“老工业专家”,也是经济学界内有名的老牌学者。  相似文献   

13.
当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听取了河北省邢台昌牛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长林的汇报后,高兴地说了这样一句话:“将来中国要形成一批这样的企业家,给他们挂牌,哪里的企业搞不好,就请他们去。” 王长林是一员企业经营领域的骁将。有人说他擅长“点金术”能点石成金,他居然只用短短两年时间,把一个“亏损冠军”扶上了“利税状元”的宝座。也有人说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诡谲多变,他在经营管理上的招数确实新得出奇,多得令人眼花缭乱。不过,王长林身边的人对此看得清楚:“他的成功无非是智慧加务实。”  相似文献   

14.
《沪港经济》2004,(9):28-29
在中国的历史上,知识分子和政治家往往是合二为一的,对于许多知识分子来说.“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也是一种人生的归宿。本次访谈录的主人公,有人说他秉公直言,有知识分子风骨:也有人说他口  相似文献   

15.
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他的生命与他所处的时代休戚与共,骨肉相连。老一代经济学家经历了计划与市场烈火与实践反复的锤炼,他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坚持研究经济学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繁荣经济学理论,与时俱进,兼容并蓄,不断创新,留给年轻一代的经济学家以良好的精神风范、传统。正如经济学家西蒙所要求的那样:“让世界不要比没有我们时更糟”。这是一种底线。吴敬琏说“经济学家就要回到你的经济学家的位置上来”。事实上,新老两代经济学家,实事求是地在回答中国的改革“要不要市场经济”、“要什么样的市场经济”的问题,经济学家个人的生命同中国的改革事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他们为促进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繁荣和政策制定水平的提高,普及经济领域的基础知识,为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推动着中国经济社会向前发展。自本期起,本刊推出“经济人生”专栏,意在通过这一平台,推出100位经济学家、学者,从一个视角介绍其治学成就、思想、理论,以期让更多的经济学人了解他们为中国生产力发展进程所付出的贡献和智慧。  相似文献   

16.
王雨佳 《新财经》2009,(9):37-37
我的父亲今年59岁,以前曾是一个罪犯,现在是一个钢厂的总经理。有人说他是一个企业家,也有人说,他永远是个农民。不过所有人都说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胆子大、脑子活”。  相似文献   

17.
去年年末.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巩献田上书全国人大《一部违背宪法的〈物权法〉(草案)》.让中国的法律界热闹非凡。有人称他是英雄,为国家利益挺身而出;有人骂他是用“文革”式思维阻改革开放的继续进行。中央也多次组织研讨会与巩献田进行“隔空对话”,试图证明《物权法》(草案)的正确性与合法性。  相似文献   

18.
心系非典疫情,尹明善可以毫不迟疑地拍出200万;关心老区孩子就学问题,尹明善也拿出2000万修建百所老区希望小学。但就在尹明善广播善心的时候,也有很多人认为他太“抠门”,更有俱乐部员工骂他“小气”,拿他们的微不足道的工资和三餐开刀。甚至有人说,老尹是甲A最抠门的老板。“  相似文献   

19.
中央电视台评选的“2001中国经济年度十大人物”所用的颁奖词,可以说对吴先生的评价是再恰当不过了:“他是一位无私的、具有深刻忧患意识的社会贤达,—个纯粹的人,一个特立独行的智者,一个把中国老百姓的疾苦当作自己疾苦的经济学家,一个睿智和良知兼备的中国学者。他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贵品质,是年过七旬仍然能保持童真直率的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必须升值,奥巴马说。先富起来的中国经济学家们大喜,宣布:国富民强!有人刚异议一声“民富才能国强”.经济学家们立刻成群猛扑上去,声嘶力竭围而“讨论”。他们让我从此不再尊重“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