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族式企业在当代企业群体中,属于数量庞大、内部结构复杂、规模差异显著、生存性质独特的一种企业形态。有资料显示,全球65~80%的私人企业是家族企业;在世界500强中,也有40%的企业为家族所有。当前我国民营企业中大多数为家族式企业,他们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企业群体。本文拟通过对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分析,阐述并提出家族式企业治理结构变革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2.
根据相关专家分析,我国私营企业中90%以上都是家族企业,而且绝大多数都实行的是家族管理模式。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有许多优势,譬如经营管理成本较低、团队精神强、经营效率高等等,这些优势促进了家族企业的快速发展。但利弊同行,当前中国的私营企业为非公有制经济中的绝对主力,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其独当一面的优势作用,尽量规避其弊端,发扬其优势,故在大多数私营企业都实行家族管理模式的状况下,为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弊端找出改善对策是当前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本文拟打算在对家族企业的家族管理模式存在问题的分析基础之上,为家族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找到具体的改善对策和应对方法,帮助家族企业发展壮大,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家族企业是世界各国企业组织的主导模式,并且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动力。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家族企业迅速崛起,已经表现出强大活力,不仅在当前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长远发展来看,也将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企业群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42%的企业为家庭所控制,在欧洲,43%的企业是家族企业或与家族关联的企业;在我国,90%以上的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可见,家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考多大的比例。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竞争加剧,我国家族企业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瓶颈”,要么转型、要么消亡。关于目前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存亡,业界基本达成共识,家族企业由家族来管理必然死路一条;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家族企业迅速崛起。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绝大多数的私营企业采取了家族企业组织和家族式管理。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大大地加快我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同时也将我国的家族企业推向了全球性竞争的大市场。加入WTO,对我国家族企业产生双重性的影响,既有挑战,也有机遇。面对WTO形势下的日益加剧的全球性竞争,我国家族企业必须加大创新力度,提升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开放的大环境中与狼共舞,保持企业旺盛的生命力,不断地蓬勃…  相似文献   

6.
美国42%的企业为家族所控制,欧洲43%的企业是家族企业或家族关联企业,我国90%以上的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可见家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竞争加剧,我国家族企业正面临生存和发展的“瓶颈”,要么消亡。要么转型。关于目前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存亡,业界基本达成共识:家族企业家族管理必然死路一条,家族企业非家族管理才是必由之路,即引进职业经理人,实行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实现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现代化。可是。目前我国家族企业中老板与职业经理人往往同床异梦,老板侵犯经理人权益和经理人损害老板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双方互信、协作机制难以建立。难道老板与经理人之间注定不能相融?  相似文献   

7.
家族企业是指企业中的资本或者股本主要控制在某一个家族手中,并且其控股家族成员出任该企业的主要领导职务的一种企业形式。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型私营企业都是靠家族化管理发展起来的,其中不乏高效率并且有的还在继续创造着高效率的优势,也有着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对于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分析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以“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分析”为话题来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应运而生的家族性企业,在目前中国私营企业中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在企业创业初期,采用家族企业组织和家族式管理的企业还相当普遍.家族企业组织和家族式管理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具有其合理性,衡量一个企业组织形态和管理模式的先进与落后,唯一的标准是要看其是否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否能够将企业做大做强,是否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林长虹 《活力》2022,(15):100-102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技术创新速度加快等形势下,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这是企业谋发展求生存的重要举措。当前,许多企业以内部管理为切入点,不断变革管理模式,以更好地满足经济市场的需求。煤矿企业面临高能耗、高成本、高污染等严峻发展形势,实施精细市场化管理是其谋求高效、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其改变落后产能、由粗放型迈向集约型的重要举措,也是煤矿企业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精细市场化管理是煤矿企业转型升级、优化资源配置和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策略。本文以实施精细市场化管理的必要性为切入点,探讨煤矿企业精细市场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并在制度保障方面探讨该管理体系实现的保障,分析其应用成效,为提高煤矿企业创新管理能力和发展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的迅速发展,较好地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至今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市场化进程加快,我们注意到,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不断突显出来,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建筑施工企业实施经营管理创新已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实现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呢?笔者认为,关键就在于经营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中,家族企业至少占到90%以上,这说明家族企业是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的基本形式。家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引起了理论界和管理层的广泛关注和争论。基本观点有二:其一认为私营企业要搞公司制,实现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摆脱家族式管理,从而走出家族的封闭与局限。其二则认为家族式私营企业在现阶段仍然有它的生命力,没有必要过早或不合时宜地要求它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我国的家族式私营企业,植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土壤里,如果说它需要转型或者改制,要等待时机和条件,切忌拔苗助长。我国的家…  相似文献   

12.
<正>一、我国中小家族企业人本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在市场化转轨过程中的中国,民营企业每年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我国的家族企业,总体来看,规模普遍偏小,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家庭企业或个体户。有关资料显示:中国中小私营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紧密结合,决策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家族企业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在诸多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其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因素也日益显现,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企业缺乏一个能够调动员工积极性、吸引员工并使员工忠诚于企业的激励机制。随着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4.
家族企业是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的企业组织形式,在当代经济社会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过程,并进而探讨我国家族企业当前管理中的种种问题,提出完善家族企业管理的多种策略,期望促进我国家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05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报告》,截止到2004年上半年,私营企业累计登记已达到334万户。从企业的管理模式来说,民营企业中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家族企业或采用家族化的管理模式。不可否认,家族化管理在企业创业初期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竞争程度的加剧,再加上社会环境处于迅速变化期,家族企业的劣势也逐渐暴露出来。一切事物的产生、发展和消亡都有其原因,对企业而言,几乎所有的原因深掘下去都将落脚在文化方面,中国家族企业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6.
利率市场化一直是我国金融货币政策的重点和热点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将大大加快。利率市场化不仅是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和客观要求。因此,探讨和研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家族文化对家族企业控制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家族企业的发展历程,家族文化影响着企业的各个方面,包括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组织结构、激励约束机制等。同样家族企业的内部控制也深深地打上了家族文化的烙印。而控制环境又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族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控制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使得家族企业的控制环境与一般企业相比有着独具特色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梁绮惠 《企业经济》2002,(12):61-62
当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都大量顽强地生存和发展着.据克林@盖尔西克等人的研究,最保守的估计也认为由家族所有或经营的企业在全世界企业中占65%或80%之间.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由家族所有或经营.家族企业创造了美国生产总值的一半,雇佣的劳动力也占一半.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也指出:大部分企业--包括美国的和所有其他发达国家的--都是由家族控制和管理的.但是,如果由此得出"在经济组织领域,东亚与西方走的是同一条路线"的结论是值得商酌的.因为这种观点忽视了东西方家族企业在社会文化背景、成员关系等方面存在的本质差异.而事实上,尽管目前我国私营企业经过了20余年的发展,已经在一定程度具备了钱德勒所认为的进行制度创新所必须的生产、市场和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客观条件,而且相当多的私营企业从组织形态上已转变为股份公司,但其家族化的倾向依然是明显的:任人唯亲,小集团及专断等弊病在企业内部并未彻底消除.可见,虽然作为组织形态的家族制消亡了,而作为一种精神状态的家族制却依然存在.这显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因此,充分认识中国家族企业的特殊性,对于正确认识我国家族企业的今后走向在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族企业不是中国特有的,世界上家族企业最多的是美国,占企业总数的90%的企业是家族企业。家族企业在我国所有企业中的比重很大,在江浙东南沿海一带,家族经济更是当地经济迅速发展的主力军。家族企业有其独特的优势劣势,对于家族企业如何保持基业长青,办成百年老店这个问题。笔者提出作为家族企业的当家人应结合企业内外环境,只要是适应环境要求的,选择家族模式不走公司制改造之路也未偿不可,承认家族模式在中国加入WTO后,仍不失为有效的企业组织方式,对企业家族制问题不必走极端,只要,保持家族企业基业长青,作为家族企业的当家人要善于应用现代领导科学和艺术。  相似文献   

20.
宋歌 《企业活力》2008,(3):66-67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最近一二十年间,我国的民营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这些民营企业绝大部分都是家族企业,往往采用家族式管理,即企业以家族(或家庭)为经营单位,企业最重要的职位由家族成员担任,经营决策权主要控制在所有人手中,采用集权化领导,利用传统家族制度和伦理道德规范代替经济行为规范。目前,家族式管理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的主要模式之一。然而,除了方太、安踏、格兰仕等少数家族企业外,大部分的中国家族企业都在苦苦挣扎,当市场变革速度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时,完全由家族成员掌控的封闭式家族管理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早有专家学者指出,中国的家族企业具有组织机制障碍性、人力资源瓶颈、品牌误区等天然弊病,而对企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企业文化也普遍存在缺失以及落实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