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企业家创新也是日新月异的,要使创新活动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趋势,跟上企业发展的潮流,企业家就必须不断地改造和完善自己,在竞争中获得提升,在学习中获得再造。在企业家的创新过程中,搞好企业家创新的自我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壮 《中外管理》2007,(12):56-56
如何在新的一轮国内外竞争中持续不断地创新和变革.增加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效率.在世界上真正打造中国企业的品牌.是每个中国企业家当今所遇到的严峻问题。而答案.必须要以一种全新的国际视野来思考。  相似文献   

3.
薄其成 《企业活力》2003,(11):53-53
<正> 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是瞬息万变的。作为一个企业和一名企业家,应随时感受到身边的变化,而且知道什么在变,自己如何去适应这种变化。管理创新已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根本出路。管理要创新,就必须从企业战略的高度规划企业的发展,建立完善科学的决策体系,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结合企业实际,实现企业管理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中国太阳能领军企业——无锡尚德公司董事长施正荣,日前在江苏镇江科技创新工作大会上做了精彩演讲.施正荣特别强调在今天的形势下.一位优秀的企业家必须具有创新的精神,施正荣认为企业家必须有前瞻性的眼光.必须在创新上注入很大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持续保持企业发展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从强调对物的管理转向重视对人的管理,是管理领域中一个划时代的进步。而把企业家当作一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源来刻意地发掘,要使他们与其所经营管理的企业荣辱与共,已成为当代先进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取决于企业内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笔者认为,进一步推广企业家年薪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企业家年薪制是国外企业通行的一种薪金制度,较月薪制更为公平,更能体现企业的激励机制,也为企业家施展才华提供了动力保障。 一、推行年薪制的意义 1.增强企业家创新意…  相似文献   

6.
<正>企业如何定位,如何发展,如何竞争?这是古今中外的企业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十九世纪中叶后,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渐兴起,比起西方企业健全的管理体制,我们在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模式上落后了许多,所以这100多年来,中国企业家大多在效仿和学习美国与日本的先进管理模式。管理的价值之所以得到认可,  相似文献   

7.
未来的企业是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全力竞争的企业。一个企业的兴衰,固然与它的科技水平、工艺状况、生产能力、产品档次结构,与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和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密切相关.但是企业家的经营管理行为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决定性因素。从80年代开始,美国的企业家们率先实现了企业管理行为的转变,继而这种风气影响了世界各国的企业家,使国外企业家的管理行为呈现出以下几种特点:一、注重战略管理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的生存与兴旺离不开战略的谋划。本世纪60~70年代美国首创并发展了战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之后日本的许多企业家步其后…  相似文献   

8.
加快企业管理创新,实现科学管理,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与效率,是适应新形势、新经济,更好地发挥管理作用的需要。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过程中,能否与现代科学管理相结合,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是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能否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必须加快企业管理创新步伐。对此,我们首先要提高对加快企业管理创新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当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打造和谐民企的根本之策是实行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民营企业家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充分认识人性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精髓,学会尊重员工的主体意识、着力培育员工的献身精神和忠诚度、不断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善于构筑精英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努力打造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0.
章建钦 《东方企业家》2004,(12):162-162
如同艺术,企业管理也存在着鲜明的地域.民族和文化差异。而《东方企业家》第11期特别策划“管理无原理”,通过介绍中国企业家族式管理、家长式管理、伦理型管理、军事化管理四种管理模式,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式管理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这些改革措施的实现,关键是人,靠企业家去组织实施。因此,企业家的自身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企业改革的成败。企业家除了要有精明的头脑,敏锐的目光和开拓创新精神外,必须在工作实践中注重自身良好形象的塑造,才能在职工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企业家的影响力可分为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权力影响力来源于企业家本身…  相似文献   

12.
作为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梧桐庄矿矿长,李文昌同志上任几年来.以企业家的胆识和魄力.以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对煤炭事业的无限热爱。围绕“素质一流、管理一流、效益一流”发展要求.依靠管理创新、制度刨新、技术创新,团结带领全矿广大员工,走新路,创新业,努力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在安全、原煤产量、进尺水平、上缴利润、  相似文献   

13.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十年的发展.中国的企业在成熟壮大,企业家也在不断走向成熟.其中对于企业管理的认知与水平的提升将是未来考验企业家实力的一大指标,如何构建企业的组织力将是未来我们需要面对的新话题  相似文献   

14.
刘长乐(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在商品经济社会企业是民族实力的代表企业家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在任何时候.创业领袖对公司创业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社会发展的一笔无价财富.作为中国管理界的媒体讲,我们期待着中国企业通过我们这个资讯共用的平台四海一心以创新的思维变化的视野.在全球经济版图高效布局当我们四海一心向世界企业的王国迈进的时候别忘了我们的管理之道:四海一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增长取得了巨大成就.我觉得中国的企业家.本土的企业家.或者说管理中国企业的中国企业家,对此的实际贡献不是很大。因为现在中国经济的增长,GDP的增长被三大因素驱动.一个是有大量的外资进入,二是有大量的出口.第三有大量的政府投资。我们中国企业家必须清楚地知道,中国的企业并没有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成长而成长。今天中国的经济和美国的经济总量相差7倍.可能五年前是11倍;但是中国企业的平均规模和美国上市公司的平均规模是在拉大.而不是在缩小。中国很多地方官员讲“不求所有.但求所在”,GDP在很大程度上给了中国很虚幻的一个光环,同时给了中国企业一个非常容易满足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杨三角"理论是当代著名华人管理大师杨国安先生基于多年的企业实践经历和学术研究,开发出的通过组织分析、管理和企业实践,以组织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促进企业发展的理论,为企业家、公司高管以及人力资源从业人员提供了必要的帮助。而在当下,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创新作为必然要素,推动企业向前发展。而实现创新,往往不能只凭企业家或领导者一个人的思维和手段,而是企业要激发公司所有员工的创新思维,并通过组织学习让他们具有创新能力。企业最后凭借员工、部门之间的创新,实现企业的创新。因此,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介绍组织能力的"杨三角"的具体内容和内涵;二是在学习型组织理论和"杨三角"框架的基础上,探讨企业如何在组织上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17.
在以网络科技和知识管理为特征的新经济下,变革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方面。对企业而言,仅仅知道变什么还不够,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变。企业的发展必须打破常规,实现管理创新。固守传统的管理理念将会严重束缚企业的发展,企业改革的实质应该是增强价值链管理。  相似文献   

18.
企业战略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根据企业的宗旨和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确定企业总目标和发展方向,组织企业人财物资源,实现企业总目标的谋划.企业战略也是企业经营的科学与艺术.凡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都会从日常事务中超脱出来,以战略管理为己任,将工作重点转向决定企业命运的全局性的最高层决策问题.作为企业最高负责人,企业家必须对企业的发展方向负责,必须把握企业战略管理性质和特征,必须主持和参与企业战略管理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为了表彰和奖励在我国企业管理领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并在形成体现中华文化的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和管理理论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企业家,从2005年开始,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将隆重推出中国企业管理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每年奖励2至3名在管理创新方面有杰出贡献的企业家,奖金为每人10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20.
国企改革、工程浩大。实现国企改革目标,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真正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加强和深化会计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要学习、宣传、贯彻新《会计法》,摆正会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位子,促进国企改革。企业制度创新必须以会计管理制度创新为依托当今世界经济管理的实践已经证明,在经济管理中,制度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技术创新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可能,如果没有好的制度支持,不管怎么先进的技术不能变成生产力,不能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1978年我们党和国家创新了农业经济的管理制度,在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