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3 毫秒
1.
近年来河南省经济与税收增长屡创新高,是否存在着宏观税负过高的问题?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是否协调?通过对1998年以来的经济及税收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河南经济与税收增长之间存在着相关性,税收与经济增长中仍存在宏观税负偏低、税制与经济税源不合理等不协调因素。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合理利用税收政策来促进河南经济与税收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借鉴卢卡斯关于学校教育的模型,分析说明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得出政府通过对人力资本外部性进行补贴,有助于实现社会最优,这是政府教育财政支出的重要依据.在实证分析部分利用面板数据模型,重点研究不同地区基础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础教育财政投入有助于推动一国经济增长,作用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如何正确协调基础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和经济增长是密切相关的,经济的发展培育了良好的税基,这样税收收入才能有稳定的来源。经验证据表明:我国GDP对税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税收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不会明显偏离均衡状态,税收应该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税收与经济税源之间保持着合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几年来,我国税收增长快于经济增长的状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此,本文拟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分税制改革后的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并主要从税收弹性的角度对税收是否处于超常增长状态的问题进行研究,最后得出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及幅度决定税收增长及幅度,税收增长及幅度反映经济增长及幅度。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税收增长及幅度常常与经济增长及幅度不一致,甚至相背离。但是它总是以经济增长为轴线上下波动,并且从长期看,其上下波动的幅度应相互抵消。在我国,税收与经济的增长关系在1994年税制前后具有明显的不同,税改后,税收与经济更加协调。但总体形势仍不容乐观,就目前而言,我们应从完善税制、取消税收计划、加大税收宣传和对违章行为的打击力度等方面努力,以促使税收与经济更为协调地增长。  相似文献   

6.
研究税收分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在于税收分权指标的选择。通过构建一个"地方税收收入自给率"指标来衡量税收分权的程度,并对中国2006~2012年税收分权实践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税收分权程度不断下降,中央税收集权趋势明显;地方税收收入自主率与经济增长之间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税收征管效率的DEA分析及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技术,对我国税收征管效率进步水平以及其对税收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可发现:分税制改革以来,绝大部分地区税收征管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这是税收过快增长的重要原因。税收征管效率之所以提高很快,一是在于财政支出规模增长带来的压力;二是分税制改革使得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同时拥有部分税种的征收和支配权,它与之前采取的财政收入分级包干制度相比较,避免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税收激励和监督。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30个省区银行信贷、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区自发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差异,银行信贷与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正向效应,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于财政支出。本文还就如何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1994年-2011年甘肃省财政支出与GDP的总量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对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甘肃省财政支出规模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平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区域财政支出与该区域的经济增长关系密切,通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1999--2010年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区域财政支出与区域经济增长正相关,而且弹性相同,但由于各地级市的软硬件基础条件相异,所以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程度不一;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滞后期,且滞后效应明显,在第3年到达最大。并认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区域之间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财政支出效果评价体系是达到提高财政支出资金效率,加快经济增长速度、减小区域经济差异等目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增值税转型改革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总体经济、财政收入、各类投资、企业发展等方面。东北等地区的试点表明,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后,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但主要是积极的影响,而负面影响基本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2.
沿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源建设应紧紧围绕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以加快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民营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为重点,大力引进财源、培植财源、开辟财源,努力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建立起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收入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加速扩大趋势,这种状况正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对此,政府应充分运用财政手段,通过税收和社会福利政策调节收入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增值税转型会刺激投资,带来经济总量的增长和新增税收(财政)收入,改善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的质量,也会让投资正效应向整个社会扩散,让更多的人分享到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间接地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率,使经济的微观效益和结构得到持续不断的改善。消费型增值税在客观上解决了地区间税负的不平衡,缩短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平衡。同时有利于我国经济和税收进一步国际化,最终达到提高我国企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布什政府为刺激本国经济增长采取了大规模的以减税为核心的积极性财政政策,结果表明美国的宏观税负水平有所下降,但是从长期看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增无减,并且在布什执政的四年后,美国经济走出了衰退,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本文以"拉弗最高税率"作为税收政策评价标准,利用尼斯卡宁线性回归方程,得出减税后美国的宏观税负水平更加接近美国拉弗最高税率的结论,做出布什政府以减税为核心的财政政策是比较成功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促进中部地区发展的财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种种原因,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而中部地区经济的崛起对于我国国民缉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分析了中部六省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现状及当前财税政策对中部地区的制约因素,提出发展中部经济发展的路径,建议采取政策倾斜、改革现行增值税、资源税等政策手段刺激中部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上海财政收入变化总体特征描述的基础上,分别从产业与需求两个视角对影响上海财政收入增长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经济增长拉动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是影响上海财政收入变化的主要因素。本文就促进上海市财政收入长效增长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目前的地方税收和经济增长是紧密相关的,税收来源于经济。但是,地税收入的增长率高于经济的增长率,这既有地方税收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征管不断加强的原因,也有地方税收结构方面的原因。本文运用模型分析了地方税收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从而得出流转税份额的提高会扩大经济的总体规模,而财产、行为及资源等税份额的提高则会提高劳动的产出效率等结论。  相似文献   

19.
服务全局的财税体制改革与财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在现阶段也面临着新情况与新问题,如财政收入制度不够完善、财政体制有待健全、财政预算制度不尽完整、财政管理的法治性和绩效尚需提高、财政宏观调控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等。当前应根据经济发展阶段、改革配套条件等内外因素的发展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循序渐进地加以解决:如积极运用财政政策,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完善财政收入体系,规范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秩序;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健全财权与事权相顺应、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预算制度体系;提高财政管理绩效等。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国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问题,理论界和实际部门一直存在着争论。从社会保障支出的角度审视中国的税负水平,在阐释税负衡量维度和指标的基础上,将宏观税负、税收痛苦指数、社会保障支出进行国际比较,同时将社会保障支出与GDP、税收收入、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其他类型财政支出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和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民众承担的税负水平相对较高,税负不公现象存在。虽然近年来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基于社会保障支出的税负公正水平有待提高,财政支出仍需向社会保障支出倾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