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加拿大合作社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笔者随中国供销合作社专家组考察团考察了加拿大西部的萨斯喀彻温省、东部的安大略省的农业、消费、信用和保险合作社,并访问了萨斯喀彻温大学合作社研究中心和圭尔夫大学,与一些从事合作社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在渥太华,与加拿大合作社协会(简称CCA)、加拿大农业部、加拿大国际发展署等有关部门的官员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欧阳林 《重庆经济》2006,(12):28-31
为加强重庆市与英国和瑞士在农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促进重庆市现代农业发展,应英国威尔士政府和瑞士日内瓦市政府的邀请,2006年9月4日~16日,笔者随重庆市政府农业考察团赴英国和瑞士两国进行了考察。虽然英国和瑞士农业占GDP的比重不大,但鉴于农业是基础性产业的特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英国和瑞士两国政府对农业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从建立高效的农业经济运行体制,重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以及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对农业予以支持和保护,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上海集体经济》2005,(3):43-46
应加拿大、挪威合作社协会的邀请,不久前,总社考察团对这两个国家的合作社进行了考察。考察期间,与两国合作社协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参观了农业、购销、住宅等多种类型的合作社。现将考察中了解的情况和受到的启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应加拿大、挪威合作社协会的邀请,不久前,总社考察团对这两个国家的合作社进行了考察。考察期间,与两国合作社协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参观了农业、购销、住宅等多种类型的合作社。现将考察中了解的情况和受到的启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前,巢湖市已与法国多尔市和意大利拉蒂纳省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且正在与日本大津市和韩国有关城市就建立友好城市进行交流。2006年11月14日,日本大津市政府代表团来巢湖市考察并签订了友好交流合作备忘录。另外,巢湖市还将与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家考察和交流,寻求并建立新的友好城市。  相似文献   

6.
《重庆经济》2004,(8):17-19,13
为提高重庆市发展改革系统管理、引导和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城乡经济和民营经济协调发展,根据全市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和市发展改革系统干部培训的总体要求,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干部培训中心分两批组织了市、区县发展改革委部分干部出市考察学习,分别赴山东和苏浙地区考察了农业产业化和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现将两篇考察报告摘编刊登,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7.
应重庆市海外交流协会、重庆市侨商企业协会的邀请,11月25日,上海企业家协会考察团一行99人专程来渝考察访问,了解重庆与两江新区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气象,探寻渝沪合作新机遇。期间,代表团参加了新重庆暨两江新区情况介绍会,参观考察了两江新区并与重庆市海外交流协会、重庆市侨商企业协会百余家企业单位代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相似文献   

8.
应重庆市海外交流协会、重庆市侨商企业协会的邀请,11月25日,上海企业家协会考察团一行99人专程来渝考察访问,了解重庆与两江新区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气象,探寻渝沪合作新机遇。期间,代表团参加了“新重庆暨两江新区情况介绍会”,参观考察了两江新区并与重庆市海外交流协会、重庆市侨商企业协会百余家企业单位代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WTO与两岸农业交流及合作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前台湾海峡两岸的农业合作与交流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加入WTO后,两岸在农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更会成为新的热点。两岸农业合作与交流源于经济上的互利互补。经过20世纪后半叶的发展,台湾农业在制度、体制和技术上表现出相对优势,但同时存在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而祖国大陆农业在结束了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之后,确立了以农户为主体的统分双层结构经营体制,农业向现代化的发展路程开始起步,在以现代技术对农业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加工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两岸农业在经济上的落差,是两岸农业可以互补需要互补的重要经济前提,而两岸经济主体同同种本为一家人,又同样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这就为两岸农业通过合作与交流,进一步通过农产品贸易,由互补而达互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两岸农业合作与交流因此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做好迁安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对策的调研,更好地坚持科学发展观,学习借鉴国内先进地区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经验,探索我市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在唐山市发改委副主任杨文平的带领下,同唐山市区划办、各县(市)、区农业区划办公室主任一行22人,从4月6日开始,赴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晟泰村、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浙江省余杭区、桐乡市等地,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学习考察。考察团通过看录象、听取情况介绍、座谈交流、实地查看、现场咨询等形式,看到了江浙一带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景象。考察结束后,召开了小结座谈会,就学习考察体会、启示进行了认真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此次考察,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找到了差距,获得了宝贵经验和有益启示,达到了学习考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现代物流业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经济》2006,(1):35-37
为推动重庆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学习和借鉴沿海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中会组织部分区县(自治县、市)计委领导和业务骨干,对深圳盐田港物流园区,广州宝供物流企业集团作了考察,并与广东省和深圳市发展改革委进行了交流,形成如下报告。  相似文献   

12.
据安徽日报报道5月27日下午,安徽省委书记卢荣景在稻香楼宾馆会见了加拿大加中企业家交流协会执行会长何根祥先生,及该协会驻中国总代表郑青女士。宾方就加强安徽与加拿的经贸合作进行了友好地交谈。何根祥先生致力于促进加中企业和企业家之间的交流,先后组织加拿大企业家到中国考察,也接待过国家外经贸部、国家科委和安徽省市的访加团组。这次来访,主要是与安徽省企业家联合会就发展双方的友好合作进行商讨,研究加强安徽省与加拿大企业、企业家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卢荣景对客人来访表示欢迎,并向客人简要地介绍了省情。他说,安徽具…  相似文献   

13.
应台湾海峡两岸经济交流协会的邀请,上海市农业赴台考察团一行15人,于2001年2月22日至3月3日,对台湾农业,特别是对台湾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考察。10多天来,我们从台北出发到高雄,沿途对台北、宜兰、桃园、新竹、台  相似文献   

14.
中苏关系“解冻”之后,由于地域和工作的便利,笔者多次去俄罗斯学习考察,特别是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与笔者所在地黑河市一江之隔,鸡犬相闻,并与其同行和农业官员来往交流频繁.近一时期,就俄罗斯农业现状进行了初步了解,浅淡一下今日俄罗斯农业.……  相似文献   

15.
新疆农业保险需要立法推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当前新疆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法律缺失和立法滞后是制约新疆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原因,是造成目前农业保险成本过高、组织难度过大的主要症结。在此结论下,本文通过对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保险立法情况及主要内容的介绍,提出了新疆农业保险立法的思路和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应奥地利有关单位之邀,笔者于2007年暑期赴欧洲进行了短期访问。在欧期间,除与奥地利有关组织进行交流外,还对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典等同进行了粗线条的考察。通过交流和考察,发现上述国家在社会经济方面有一些新的动向。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环保型农业”政策与措施赵芳自197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会议以来,全球规模的环保问题引起世人关注。人们将农业与环保视为一体,开始认真地探讨环保型农业问题。日本这个农业资源有限、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地位和国际竞争力下降的、有历史传统的农耕民族对环保非...  相似文献   

18.
日本农业教育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芳 《现代日本经济》2000,114(6):42-46
日本把发展农业教育作为振兴农村和农业、挽回农业经济地位下降的根本措施。文部省系统的学校农业教育、农林省系统的农业继续教育是日本农业教育的两轮。它反映出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理论与实践、资助.资格制度与表彰激励相结合的特点。在进入新千年后,出现了增设新学科、改善和充实教育内容、加强推荐入学和体验入学、促进教员知识更新、建立健全多样的务农女性能力开发体制等趋势,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程伟 《现代日本经济》2008,159(3):42-45
20世纪90年代末以前,由于担心其弱质农业遭受严重冲击等原因,日本一直对区域一体化持消极甚至批评的态度。此后,其对原有的政策进行了谨慎的调整,先后与8个国家和1个区域组织签署了包括贸易自由化内容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日本与有关国家就签署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谈判过程中,农产品市场开放问题一直是焦点问题之一,谈判的进展、有关协定的内容都在很大程度上受此影响。从其对弱质农业的保护政策来看,尽管日本将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但与主要农业大国达成有关协议的难度将非常大。  相似文献   

20.
两岸农业合作的现状分析与前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两岸农业合作的现状和前景做一探讨:一是当前两岸农业合作的现状和特点,二是加入WTO后,两岸农业合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三是考察入世以来,台湾当局在两岸农业合作与交流政策上的变化,并以此对两岸农业合作的前景做一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