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发展农村金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供需发展不平衡,农业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比例不平衡,农业、农户不具有信贷需求优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化、资金大量外流等方面的问题,亟待构建一个"供给领先"模式和"需求追随"模式并进的,涵盖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及商业性、政策性非银行金融组织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以满足不同农村金融主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创新,以助推新农村建设。第一,建立以政策性金融为导向、合作金融为主导、商业金融和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一是以政策性金融为导向。进一步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功能,赋予其支持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性融资职能,积极支持特色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为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提供金融服务,力争把农业发展银行建设成建设新农村的银行。二是以合作金融为主导。应充分认识合作金融在新农村建设的作用,避免农村信用社改革“同质化”的问题,使农村信用社步入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俊芳 《经济论坛》2007,(3):104-106
一、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体系萎缩,服务功能弱化 1.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服务功能弱化。目前我国县域农村只有农业发展银行,其业务仅限于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支持和少数龙头加工企业的服务。迫切需要政策性金融扶持的农业和农户的弱势群体以及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业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得不到足够的政策性金融扶持。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其服务功能在逐渐弱化。  相似文献   

4.
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回流的政策性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郁 《经济纵横》2019,(11):55-65
在城乡长期发展不平衡条件下,市场化金融资源配置方式会强化资金从农村流出。虽然我国持续推进的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农村金融服务状况有所改善,但因未能触及根本性的供给制度约束,仍无法破解城乡金融资源"逆向"配置的问题。现行金融体系在满足金融需求上存在一定机制性障碍,主要表现为金融抑制与"有效需求"不足、农信系统支农定位屈从于趋利目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势单力薄、政策性金融引导效力未能充分发挥及支农信贷政策缺乏激励约束效力等,金融机构对农"放贷难"导致农村"贷款难"。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解决好对农业农村优先投入的保障问题,急需推动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以政策性机制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农业农村。因此,应从重塑政策性金融战略使命、强化对支农为农服务的激励约束、促进正规与非正规金融有机衔接、发挥政府基金先导启动作用及激活农业资本市场等多方面协同推进,建立起引导资金回流、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深化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与创新是其重要方面.文章论述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建设新农村中的功能定位,分析了当前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与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从农村各金融机构存贷款指标来分析农村资金流失的问题,并对农村金融机构总体情况及农村资金外流的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要不断强化农村政策性金融的职能,进一步加大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导向作用以及建立相应的制度规定。  相似文献   

7.
入世后农业发展银行的经营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应兰 《经济师》2004,(2):227-227
入世后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作为国有政策性银行之一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要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和作用 ,就应该从更新的视野和高度来看待农业发展银行的经营取向 ,重点放在改善政策性金融资源结构配置 ,解决“三农”问题 ,拉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及"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离不开农村金融体系的健全与完善.然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尚存在许多问题,农村金融体系还不健全、存在功能缺失,影响了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本文通过四大金融"支柱"既合作金融、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金融的构建,并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市场定位,实现既大体分工又互相协调,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同层次的资金需要形成网状覆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低碳农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利用碳金融和外部性理论分析了农村金融与低碳农业对接的可行性,提出面向低碳农业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路径,包括由政策性金融主导开展三农绿色信贷,农村金融积极参与CDM清洁发展机制,进行碳金融衍生品的开发。面向低碳农业的金融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金融机构、项目主体各方的共同努力,构建碳金融市场交易平台,制订人才培训储备计划,建立金融创新激励机制,健全碳金融风险管理与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商业化运作加速情况下,为引导资金流向农村而自上而下的建立的一种商业化经营的农村金融机构,其目的是为了服务三农。本文分别对它们能否有效解决农村金融不足做了有益探索,指出村镇银行存在制度设计缺陷、金融服务水土不服、政策支持缺失等问题,小额贷款公司作为商业性组织存在贷款偏离农村和农业的倾向,正规合作性质农村资金互助社也有商业化经营冲动。认为构建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体系应将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合作金融相融合,民间合作金融是农村金融的主体。  相似文献   

11.
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政策自2007年实施以来,对新疆农业保险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不仅显著提高了新疆农业保险的保障程度,增强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效维护了新疆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而且显著降低了农业保险的赔付率水平,对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和保险公司经营农险业务的积极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政策的实施还进一步调动和促进了新疆各级政府组织、推动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全国重要的粮、棉、油和畜牧业生产基地,新疆应积极抓住机遇,多方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和龙头企业支农补农的投入力度,为农业保险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以尽快建立长期有效的农业保险保障体制。  相似文献   

12.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中小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型农业基础设施准公共产品的属性,使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无法单方面满足其融资需求,这就决定了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才是解决中小型农业基础设施融资困境的有效途径.要做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支持中小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在强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服务导向,重构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体系,拓展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筹资渠道、增强其融资能力,完善融资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多做工作.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祖荣 《经济经纬》2007,(3):144-14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整体发展迅速,但农业保险发展非常滞后,农业风险保障严重缺乏.对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原因学术界多归于政府支持不力.本文认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既有外在因素,即缺乏必要的法律、经济、行政等政策支持;更有内在因素,即农业保险经营技术落后.因此,农业保险要顺利发展,一是保险公司要励精图治,改进技术;二是政府要大力支持,增加投入.  相似文献   

14.
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将夯实乡村振兴之产业基础,带动农民共同富裕,而企业自身发展存在金融需求。本文匹配1998—2015年中国农业企业数据与金融许可证信息,探究银行业竞争对农业企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银行业竞争提升了农业企业生产率,考虑测量误差和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影响机制分析表明,银行业竞争通过促进贷款可得性来提高农业企业生产率。异质性分析显示,银行业竞争对中小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强于大企业,对老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大于新企业,对民营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大于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同时,企业的资产规模、流动资产、资本密集度、负债水平等对生产率有显著影响。为优化农村金融体系、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农地流转刺激了对金融的需求,为农村金融业提供巨大的市场,而现有的金融供给和支持力度无法满足农村金融需求产生了农地流转金融供求数量和结构性失衡。建议从以下方入手以化解农村金融贷款风险:完善农村金融制度,加强农地流转的金融政策扶持;完善抵押担保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农地金融制度奠定基础;改进农地金融服务,创新农地金融产品;健全农地金融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农业投资是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动力。然而。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和农业发展的滞后性,使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缓慢,进而引起农民增收困难,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同时导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相似文献   

17.
Agricultural producer service is an indispensable link in promoting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hile agricultural pollution has become the largest source of pollution in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Given that agricultural pollution is different from industrial pollution due to its endogenous characteristics, we linked agricultural pollution with the human capital level of labor and propose an endogenous model that reflects the agricultural pollution path,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path.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government price subsidy, interest subsidy, and wage subsidy to agricultural producer service on agricultural pollution and other economic indicators by constructing a three-sector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including agricultural producer service. We found that the rise of price subsidy for the agricultural producer service and the wage subsidy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er service sector would increase the output of agricultural sector and reduce the output of agricultural producer service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but aggravate agricultural pollu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rise of interest subsidy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er service sector would decrease the output of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enhance the output of agricultural producer service conditionally, and decrease agricultural pollution. Preconditions of the three subsidies to improve national welfare have been obtained.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对法国农业补贴水平与结构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结合具体情况分析了法国补贴政策的演变,以及法国最新补贴政策的走向与选择。最后,综合了相关经验,提出了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The late 2000s’ economic recession is considered the longest economic downturn since the 1930s Great Depression. Declining real estate values ignited an increase in loan defaults and mortgage foreclosures that led to a surge of bank failures at a rate not experienced by the U.S. banking industry since the 1980s. A total of 509 bank failures were recorded by the FDIC from January 2007–December 2014, with nearly 60% of these failures occurring in 2009 and 2010. In contrast, there were only 24 bank failures in the U.S. during the 7-year period prior to 2007. This study analyzed certain components of operating decisions made by banks that either survived or became critically insolvent during the late 2000s financial crisis using an Input Distance Stochastic Frontier function to estimate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TE) and allocative efficiency (AE) between agricultural banks and non-agricultural banks. This efficiency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a 7-year pre-recession period and is designed to final out any early warning signals that decrease the efficiency level of banks. Results suggest that survival banks were more technically efficient than critically insolvent banks, and banks’ tendency to utilize cheaper inputs were more likely to stand the economic crisis.  相似文献   

20.
王健  张征  张正河 《技术经济》2013,32(1):51-58
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以县域为空间单元,刻画了1999年、2007年和2010年山东省农业总产出及五大类主要农产品产出的空间分布模式,并对山东省农业产出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农业总产出的空间分布基本呈"核心-边缘"模式,空间相关性和区域布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粮食、棉花和油料作物的生产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和经济外溢性,肉类生产的上述效应相对较弱。最后提出:在开放经济及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制定考虑空间影响的农业政策,才能真正合理引导各区域农业协调生产,最终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