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玲玲 《农村经济》2003,(12):70-71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1 农村劳动力供给数量大 ,质量低我国是一个拥有 9亿多农村人口的农业国 ,现有耕地 14亿亩 ,农村土地只能容纳约 1 4亿多的劳动力 ,并且由于城市和道路的扩建大量占用耕地 ,荒漠化对耕地的连年侵蚀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控制 ,农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明显呈下降趋势 ;另外 ,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将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逐步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加入到农村剩余劳动力队伍中去。这表明 ,农村劳动力供给数量巨大 ,更为严重的是农村劳动力增长速度过快 ,使得农村劳动力需求与庞大的农村劳动力供给之间存在着…  相似文献   

2.
商品化、工业化、城市化是人类从传统农业文明社会步入现代工业文明社会的必由之路。在这过程中,农业劳动力份额和农业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下降,是必然趋势;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建国40年来,我国的工业已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0%,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却仍然占70%左右,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到本世纪末,我国将面临“人口爆炸”的严重形势。据中  相似文献   

3.
劳动力转移下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产业。在市场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国家中 ,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发达程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农业已成为同先进工业并驾齐驱的基础产业和强大的输出产业。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 ,发展现代农业 ,一方面面临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种植业、传统农业不能解脱 ,农业现代化不能实现 ,农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的局面 ;另一方面农业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 ,农村中大量知识层次相对较高的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 ,现代农业发展又面临着更大困境。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下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困境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 ,并不一定说明农…  相似文献   

4.
5.
一般地说,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必然会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聚集,带动农村人口城市化的相应发展,它们是两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发展过程.我们计算了若干国家干和地区城市人口比重相对于农业劳动力份额变动的弹性系数.在其他国家与地区,弹性系数基本上都大于1,城市化过程呈现出比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超前进行的趋势.而中国除1952-1957年及1978-1982年  相似文献   

6.
7.
周振波 《农业经济》1998,(11):31-32
诸多学者专家认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是农村的非农产业和城镇。笔者认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有不同的主渠道。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是农村非农产业和城镇。而当前农村非农产业和城镇发展缓慢,“转移”的主渠道就应该发生变化,就应以农业内部消化为主渠道。一、以农业内部消化为主渠道的原因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要解决就业问题,最重要的是农村和农业的发展;需要通过制定创造性的、精心设计的农村综合发展计划,重点应放在农村和农业内部的生财之道。托达罗的这种观点值得…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对如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近年来,国家虽然采取了各种措施,但形势仍然严峻。学术界,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研究不少,也未曾间断过。然而,由于我国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受我国特定条件的影响,超出一般的理论模式,所以还存在不少尚待明确的  相似文献   

9.
若以1978年为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大体划分为两个时期:1978年以前是所谓传统经济体制运行期;1978年后已进入传统体制和新经济体制双轨运行期。通过运用比较静态学方法对两个时期农业劳动力转移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为制定和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转移战略及对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由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和建设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月 4初正式启动。为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 2003 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 —划》,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农业部等六部委从今年起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阳光工程”是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是在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受训农民转移就业为目标。按照“…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南京市在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6个方面的形势,提出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做法:一是构建工作网络,二是拓展转移途径,三是引导劳务转移,四是提高农民素质,五是畅通输出渠道,六是整合城乡资源,七是加强宣传等7个方面的做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现代化加速运行,尤其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变革,中国农村需要面对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安置问题愈发严重。怎么将这些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其它生产部门,在安置劳动力保证社会平稳过渡的同时,实现农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市化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为研究我国的富余劳动力安置问题,从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改革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这一重要现实背景出发,分析目前与未来中国产生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安置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在产业不断优化转移的大趋势下以农村电商的发展为突破口,从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现状、问题以及农村电商的发展出路进行了分析,得出农村电商将成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安置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之间在生产的空间集聚性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历史经验表明,产业结构的转变过程与城市化进程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相关性,因此通过制定出有效合理的农村产业政策,可以加快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转换,进而有力地推动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地勘单位所属小企业现状的分析,提出重视特色经营的发展策略及采取灵活的经营方式,提高小企业整体素质等措施来促进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地勘单位内部兴办了大量的小型企业网点,其特点比较适应股份合作制改革.文章阐述了这些企业网点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有力条件及可能性;以本单位的改革实践介绍了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的体会,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德化县镇域尺度上乡村性水平,甄别乡村类型并划分乡村发展类型区,提出乡村发展的差别化策略。[方法]文章从乡村性概念模型出发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描述性统计指标作为评价结果的划分依据。[结果](1)山区属性和与城乡二元格局叠加,致使德化县各镇域乡村发展水平及其内部特征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2)根据综合乡村性,德化县的所有镇域乡村可划分为3种类型:绝对乡村、相对乡村和城镇,绝大部分镇域处于相对乡村的状态。(3)基于产业要素的发展水平,德化县所有镇域可划分为三大发展类型区:极化突破区、均衡提升区和优化重组区3种。[结论](1)以上3种乡村发展类型区应分别采取"优势极化、规模集聚""协同增长、内聚提升""长短互补,边界跨越"的乡村发展策略。(2)未来乡村振兴应进一步加强对于山区乡村衰落机理和发展路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构建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江西省为例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现状进行了具体的实证分析,认为存在病险水利工程多、灌区设施不配套、资金投入不足、水利设施重建轻管等问题,并指出构建农村小型水利建设和管理长效机制的关键在于政府引导扶持,做好服务监督;灵活运用市场机制,加强经营管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解决体制不顺3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甘肃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中部地区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了从未有过的"五化"(整体人口低能化、劳动者队伍的老龄化、村庄凋敝化、公共管理弱化、男性鳏夫化)现象。通过对该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创新农地产权制度,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着力推进农村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序、较快推进农村城镇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通过分析山西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产业发展情况,提出缩小区域差异、提升旅游资源开发水平、运用现代化推广技术等发展意见解决山西省乡村旅游业发展道路上的问题。[方法]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山西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各级指标权重进行确定,对其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策略进行研究。[结果]山西乡村环境舒适得分最高,自然资源是开发乡村旅游的优势。乡村旅游可进入性得分为0. 81,可进入状况良好。山西乡村权重为0. 534,乡村性特点不突出。山西乡村旅游资源的设施因子得分较高,乡村旅游景点设施配备比较齐全,开发空间和潜力较大。外围吸引物权重最低,可利用自然风景资源、农业资源互补的组合优势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评价结果总分为6. 25,这表明指标权重得到调研对象的一致认可。[结论]山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综合特征前3位的权重顺序为乡村性乡村资源可进入性。山西省在乡村旅游业的经营与发展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乡村旅游区域差异明显、旅游资源开发层次较浅、乡村旅游地缺乏知名度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山西省乡村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