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坚持观念创新。树立经营城镇战略。我们不失时机地提出了“经营城镇”战略,牢固树立“三种思想”:一是树立“抓城建就是抓产业”的思想,像抓产业建设一样抓城镇建设。二是树立“产业支撑城镇建设”思想。努力创建以保温材料业为主的特色工业主导型新兴束城镇。三是树立“城镇建设必须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目前,束城镇镇区共吸引工商业户165户,工贸从业人员4000余人,使大批农民进入镇区经商、打工,推动了镇区的繁荣。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楚雄市根据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桥头堡”战略部署,抓住楚雄被列入滇中经济圈、纳入以昆明市为核心的滇中城市群以及“两强一堡”建设的发展机遇,按照“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要求,全力推进城镇、工业上山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3.
莱西市把促进就业作为一件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来抓,不断强化促进就业措施,实施“引进内外资培育增长点,鼓励自主创业填补空白点,城乡统筹就业增加新亮点”三项举措,保证了城乡就业形势的稳定。去年,该市城镇就业总量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2%,属青岛地区最  相似文献   

4.
邹怀芳  张晓强  刘家明 《活力》2010,(15):F0002-F0002,I0001,I0002
云山农场着眼于百年垦区建设目标,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资源优势。按照总局党委提出的“抓城、强工、带农”发展战略.围绕“规划好城镇、建设好城、镇、经营好城镇、管理好城镇”的工作方针.确定了“一场一区”的发展新格局。重点完成“6881”小城镇建设工程。即建设60栋8万平方米的住宅楼.完成8个单位的整体搬迁工作.推进1万人口的小城镇建设步伐。力促小城镇建设提档升级。一个功能完善、靓丽宜居、充满活力的云山小城呈现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5.
孙文宏 《活力》2009,(8):13-14
2009年.农垦总局提出“抓城、强工、带农”的战略部署.这是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跨越发展的起始年。也是垦区迎来巨大挑战与机遇的关键年。作为国家农业部新农村建设示范场的八五七农场,2008年,农场实现生产总值6.59亿元.实现人均纯收入13200元.实现利润2700万元。如何在高起点上,推动农场城乡一体化跨越发展,八五七农场围绕“抓城、强工、带农”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6.
台州市“三农”工作努力突出“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的主题,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民创业就业方式转变,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和社会管理水平,抓发展促增收,抓改革促统筹,抓创新促转型,抓基础促长效,抓投入促后劲,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创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舟山市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始终把推进城乡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改善海岛群众居住条件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海岛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抓,坚持城乡统筹,多措并举,有序推进,初步构建了以城镇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渔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多层次、全覆盖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昌宁县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立足县情,坚持以城市化为引掣,以工业化为支撑,努力加快城镇特色化、农业产业化、农村集镇化建设,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初步形成了城乡互动共进、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特别是“九五”以来,我市坚持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发展经济、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强规划管理,加大投入,狠抓环境治理,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成效,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市化进程主要经历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阶段。实施“两通突破”(交通、流通)战略,实行“城乡通开,城城通开”,在全国较早地开放了集贸市场和小商品市场,城镇出现大量的流动人口;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结束了城市建设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末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中央及时提出了城镇化战略,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又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由于长期城乡分割体制形成的惯性思维模式,使我们习惯于孤立地看待农村和城镇问题,结果把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相对立,形成两个极端。一是城镇化万能论,试图用城镇化解决所有的“三农问题”;另一个极端是用新农村建设否定城镇化。本文就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2011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理念,充分利用坡地、缓坡地建设山地城市,积极走云南特色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国土经济》2008,(16):F0003-F0003
2007年6月,成都市锦江区正式启动了“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项目”(简称三圣“拆院并院”项目)。近日,国土资源部和省、市有关专家、领导经过实地考察后,认为: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旖,为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难题,特别是对中心城区破解城郊结合部发展难题,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为探索试验区建设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伍鹏  刘德诚 《活力》2004,(7):5-7
萝北县是边陲小县,资源大县,财政富县。几年来,萝北县委、县政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围绕财源抓经济,突出项目求发展”,“主辅换位”调结构;招商引资建项目;城镇建设提品位;三个文明上档次。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85亿元;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1.0962亿  相似文献   

14.
《浙江房地产》2006,(2):12-15
2006年,全省建设工作耍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九次会议和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和积极谋划“法治浙江”的战略部署,以统筹城乡规划建设.促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健康有序发展为主线,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提高规划空间管治能力;进一步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提高政府住房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体系,提高市政公用产品的供应能力。推进统筹建设,不断促进建设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推进和谐建设,着力解决建设领域人民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推进阳光建设,全面加强政务、事务公开,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动建设事业各项工作“十一五”时期的新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任鹏  刘德成 《活力》2004,(4):9-10
萝北县是边陲小县,资源大县,财政富县。几年来,萝北县委、县政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围绕财源抓经济,突出项目求发展”,“主辅换位”调结构;招商引资建项目;城镇建设提品位;三个文明上档次。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85亿元;财政收人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1.0962亿  相似文献   

16.
城镇体系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在区域整体发展、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要求、城镇发展的现代化目标体系、强化区域协调的手段和措施、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机制等方面,通过“城镇现代化、乡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由生态敏感区和绿色开敞空间概念的建立而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17.
李峰 《中国就业》2012,(11):24-25
秦皇岛市现有人口287万,其中农村劳动力106.6万,占全市城乡劳动力的66.3%。近年来,该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围绕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把发展壮大劳务经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摆上突出位置来抓,大力实施“三三三”服务工程,在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升农民就业技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在建设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的过程中必须走建设复合型产业城镇的道路,把有限的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城镇产业体系完整、社会服务体系优质高效的城乡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这样可以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社会发展目标。这是青海省建设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实现青海省城乡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周静 《活力》2014,(21):F0002-F0002
近年来.富锦市牢固树立城乡党建“一盘棋”、党员群众“一家亲”的理念,积极探索整合城乡党建资源的有效途径,不断推进党建工作融合与共建,进一步提升了党组织服务功能。推进了全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步伐。一、顶层设计谋布局,多领域全面覆盖,实现城乡党建服务资源一体化;二、高点站位图破题。多类型互助共建,实现城乡党建服务效益最大化;三、强化保障抓支撑。多层面健全机制,实现城乡党建服务基础体系化。  相似文献   

20.
社会保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党的十六大以来,重庆市财政社会保障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重庆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在财政部的关心和指导下,根据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和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不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初步建立以城镇社会保险体系、就业再就业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