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作出了多项支持农业,扶持农村和农民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决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迅速推时,农村经济社会和农民自身出现了全面进步的喜人局面。总结过去,开辟未来,党的十七大必将掀开我们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新篇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也必将迎来又一个科学发展的春天。以下这组特别报道将重点为您总结十七大报告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阐述以及十七代表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新观点、新思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在全党和全国人民满怀豪情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热潮中,全国老促会第八次会长座谈会召开了。来自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联系点的老促会会长同志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共商促进革命老区发展大计,探讨如何充分发挥老促会作用,协助党和政府促进贫困(欠发达)老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对扶贫开发工作明确提出了“一个加大,两个提高”(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和提高扶贫开发水平,逐步提高扶贫标准)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好十七大报告精神,去年10月至11月份,江西省萍乡市扶贫办和县区扶贫办组成联合调研组,对莲花县、上栗县、芦溪县和湘东区部分重点村就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试点情况进行一次专题调研,先后走访了12个重点村,总的印象是,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我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一定贡献,但离报告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顾克鹏 《发展》2008,(3):34-34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近年来,白银区委、区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关注民生,突出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我区农业基础得到了较大改善,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并且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意见、政策和措施,使我区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李文卿 《发展》2008,(2):20-2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按照新的更高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必须“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福建省各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辛勤努力,成绩显著,但按照新的更高的要求,差距还不小,尤其在边远的老区乡、村,存在更多的困难。为此,革命老区应该充分发挥山区的资源优势,用现代观念引领农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要因地制宜,选准项目,以建设产业区块为重点,带动一片乡镇,发展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7.
吴青霞 《北方经济》2007,(12):33-35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即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为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发展,致富广大农民,指明了方向。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作为农业大区,一定要抓住机遇,深人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王维军 《发展》2007,(6):11-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大举措,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新农村建设既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更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调动其积极性和能动性,把农民的自信心鼓舞起来,发挥其主体作用,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成为农民群众参与发展,共享成果,实现价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做出重大部署,明确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和推动措施。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本文以湖北省新农村规划实践为例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介绍了相关实践经验,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又提出:"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期推介     
《老区建设》2009,(4):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科系教师赵素燕和山西省地勘局的李耿为在《革命老区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策略分析》一文中,从文化建设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入手,总结出当前革命老区的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实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将新农村文化建设纳入老区发展总体规划;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活动;广泛开展兴建文明镇、文明村活动;利用好农村科普室、文化室;以县镇为中心对农村文化进行辐射和网络文化建设;加强城乡文化结合,变送文化为种文化。  相似文献   

13.
刘治军 《发展》2008,(1):35-3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大又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更具体更切合实际的新要求。作为基层党委政府,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意义十分重大。临洮县太石镇新农村建设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二十字方针”  相似文献   

14.
怎样加快老区尤其是贫困老区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两会间隙,利用政协委员小组讨论的休息时间,记就此采访了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罗豪才。  相似文献   

15.
刘丁银 《魅力中国》2009,(31):47-4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对新时期中国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是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武器。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经济。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是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而大力推行农村教育,则是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的根本途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要充分认识加快老区开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意义,增强做好老区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首先,从国情来看,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根本。正如邓小平同志所强调的那样:中国的问题首先是把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安置好;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  相似文献   

17.
新年伊始,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在京召开四届三次理事会。会上王作义会长代表常务理事会向理事会报告2006年工作和2007年主要工作任务安排。他指出,2006年,中国老促会在水利部、民政部的关心指导下,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老促会的大力支持下,围绕老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目标,科学统筹推建设,开拓创新促发展,求真务实抓落实,为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主要是:在“两会”期间广为宣传老区,呼吁加大支持老区发展的力度;开展老区百县千村调查,为推动老区建设新农村提出建议;举办“革命老区慈善万里行”活动,积极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老区建设》2007,(6):32-32
泉州全市有8个老区县(市、区),土地面积、人口、行政村数均占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一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泉州市委、市政府把老区建设作为一项思源回报工作。市直有关部门也结合各自工作,加大了对革命老区的投入力度,促进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平衡、和谐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市本级财政投入老区的资金达3796万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十七大报告明确地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这个问题,报告对于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为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许敬宏 《中国经贸》2013,(14):81-8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目前的重要目标,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对新农村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党的十七大会议的召开,全国的县域经济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不但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也为其提供了财政支持,为新农村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将针对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