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对外贸易贫困化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会被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而抵消,这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增长”问题。实证分析表明,由于外贸体制改革的不彻底性以及出品商品结构和国内生产结构发生偏离,使中国经济也面临贫困化增长的危险。对此,中国对外贸易必须摆脱传统的比较优势的束缚,选择的竞争优势为基础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发展中国家发展外向型经济,一般先采取进口替代,然后才采用出口替代的分阶段发展的战略。本文提出:鉴于当前国际环境与我们所处的地位,我国应以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相结合的战略指导思想,以出口替代带动进口替代,以进口替代推动出口替代。重点调整、扶持出口商品产业结构,合理调控进口商品结构,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贫困化增长"理论是分析国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影响的重要理论,最早由巴格瓦蒂提出。本文对中国出口贸易出现贫困化增长的现状与原因进行了分析,其中贸易增长的动力转换不到位是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出口增长方式,创造良好的外贸体制环境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3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经济。中国发挥比较优势战略的重要手段就是鼓励加工贸易发展,而加工贸易发展则引起巨额经常项目差额,通过影响世界相对供需及汇率来作用于贸易条件,带来了贫困化增长威胁。对于加工贸易发展导致贫困化增长的中间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只要实行劳动密集型比较优势战略就必然会引起一定条件下贸易条件的恶化。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从理论上解释了加工贸易贫困化增长的黑箱,同时得到实证检验支持。  相似文献   

5.
发展中国家普遍具有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决定了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途径就是实行工业化。可供选择的实现工业化的手段包括出口促进和进口替代战略,而不同战略的业绩比较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文章通过一个简单的三部门模型,讨论了一般情况下不同贸易战略的绩效,并讨论了大国条件下不同贸易战略选择的特殊性以及有关我国贸易战略选择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的局面。本文通过对我国贸易条件与出口产品附加值的实证分析,证明了我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比较优势陷阱,并探讨了我国比较优势陷阱生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李霞  任婷婷 《现代经济》2009,8(3):24-25,63
比较优势理论是西方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但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践行比较优势理论时却遇到了贸易条件恶化、贫困化增长问题、比较优势陷阱。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70%,2008年我国外汇储备全球第一。我国应扩内需、保增长,坚持两条腿走路,正确认识、合理利用比较优势理论,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贫困化增长"理论的核心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出现贫困化增长的原因。针对我国面对的困境提出了相关对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出口增长方式;创造良好的外贸体制环境。  相似文献   

9.
在要素无限供给的条件下,用动态分析重构杨格定理模型,以解答"封闭等于落后"的发展命题。把这个模型推广到开放条件下,可以准确地说明如何发挥国际贸易的作用,推动发展中国家走出产业结构僵化的困境。通过对产业间动态比较优势的分析,可以发现发展中国家由出口导向战略到进口替代战略转化的路径和逻辑过程。  相似文献   

10.
纺织服装产品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出口产品种类,近年来一直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但是统计数据显示纺织品服装行业的价格贸易条件正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极有可能出现了“贫困化增长”。本文主要利用一个基于单要素贸易条件的经济福利模型,通过相关数据的收集处理,测算出纺织品服装行业经济福利的变化水平,从而判断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是否存在贫困化增长现象。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的价格贸易条件不断恶化,但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抵消了这种恶化带来的福利损失,因此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并未出现“贫困化增长现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比较优势的分析,论证了我国只能采取有选择性的进口与出口替代兼用的战略,以内向为主,以外向为辅,全力以赴改变贸易结构,完成从出口初级产品向出口制成品为主的战略转换,建立一个中国特色的综合性的对外贸易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12.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目前仍以廉价的劳动力作为我们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原来,我们享受廉价劳动力带来的众多消费品和大量外汇储备以及整个国家国力的拉升。而现如今,它却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的隐患——商品国际价值链国内部分比重过小、外贸出口增量减价的恶性循环、对外贸易环境的恶化。由于忽视了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国际资本的冲击和国内劳动力人口老化、技术水平较低等因素,比较优势战略显现出不适应性,出现了发展经济学所描述的贫困化增长,制约了经济增长的源泉——技术的进步。因此,我们应在适度发展比较优势的同时运用技术创新寻找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国际贸易中争取主动地位,真正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本通过比较优势的分析,论证了我国只能采取有选择性的进口与出口替代兼用的战略,以内向为主,以外向为辅,全力以赴改变贸易结构。完成从出口初级产品向出口制成品为主的战略转换,建立一个中国特色的综合性的对外贸易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14.
基于WIOD及相关数据库公布的数据,探究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出口增加值的影响以及制造业服务化在此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出口增加值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在此过程中,制造业服务化发挥着关键影响;制造业服务化水平越高,越有助于生产性服务进口影响的发挥;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与生产性服务进口水平相对差距越小,生产性服务进口的正向影响也越明显。进一步分析显示,在一定的服务化水平下,生产性服务进口质量和数量边际的增长是其发挥作用的主要动力。中国应当重视生产性服务进口的正向效应,明确制造业服务化和进口增长来源差别所形成的关键作用,从制造业服务化战略推进、产业发展与进口贸易协调、服务进口贸易战略调整等方面促进生产性服务进口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基于要素集聚的中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集聚了以资本为主的国际要素,进而成为出口大国。外贸的急剧增长,使中国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过分依赖外部市场,贸易摩擦加剧、贸易条件恶化、国民福利流失、对外让渡资源、国内环境与资源压力加大、劳动“贫困化”趋势日益严重等。只有改变要素集聚模式,实施“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要素集聚战略,发展壮大我国的跨国公司,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口与出口均衡发展,才能真正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实现外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比较优势理论一直是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但它强调以供给和资源禀赋为导向参与国际贸易,并没有考虑市场需求的因素,从而出现了“比较优势退位”和贫困化增长的现象。本文凭借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评述,从需求的视角对李嘉图模型进行了修正,并提出了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主张:建立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创造市场竞争优势的对外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国际产业转移的概念入手,总结了当代国际产业转移中出现的新特征,在借鉴已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当代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作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产业转移中获得的价值盈余作了对比分析,得出了发展中国家改变这种现状的发展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海关税收高速增长,增长的原因十分复杂,而增值税转型是导致海关税收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增值税转型对经济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种影响,收入效应减轻了企业的税负,使企业增加各种生产投入品的进口以及产品的出口,海关税收的税基也随之扩大,从而有利于海关税收的增加;替代效应会刺激内资企业的投资扩张与生产增长,但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与投资积极性却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对海关税收的税基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影响。进口环节增值税优惠政策的变化对海关税收也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增值税转型有利于海关税收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汇率选择总是上面临的困境,以及实现全面货币替代的成本收益分析,并进一步比较了货币替代与货币局制的差别,指出什么样的国家最适合全面货币替代。  相似文献   

20.
东盟五国市场经济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关系,东盟五国较早地采用了以市场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其特点也比较明显,就是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转变、主动与国际市场接轨并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发展战略。同时在促进完善市场经济方面国家采取了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