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环境的优劣对于青年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为文化是民族的母体,是人类思想的底蕴,要想使青年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构建适应青年发展的文化环境.本文认为,创新文化环境必须注重人文关怀,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必须树立法治理念,形成对宪法的信仰;必须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线,加强校园文化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2.
现有国家赔偿法对人身权的损害赔偿存在单面性,即将权利主体“预期收益”的财产损失,混同于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不符。在国家赔偿法中实现精神损害赔偿是普通法律制度实现宪法精神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违宪审查制是美国对宪政理论的独特贡献,是美国宪法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原则。它起源于美国独立运动领袖的自然法观念和分权思想,具有既基于宪法和“三权分立”而产生又受限于二者的基本特征,在监督宪法实施、捍卫宪政精神方面有着特殊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现有国家赔偿法对人身权的损害赔偿存在单面性,即将权利主体“预期收益”的财产损失。混同于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与正式写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不符。在国家赔偿法中实现精神损害赔偿是普通法律制度实现宪法精神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回归自然,诗意生存——论生态批评的内涵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西方,“自然”(Nature)一词有两种基本含义。在古希腊和中世纪,主要指“本性”;到了近现代,主要指“自然事物的总和”,即“自然界”。从“自然”一词词义重心的转移可以看出,在西方近现代,“自然”的“本性”含义被“自然界”的含义所代替。这标志着一个重大的观念转变。伴随着“自然”一词“本性”含义的逐渐丧失和人们对于自然之本原的无穷追问,人的自然天性也逐渐丧失,从而导致人性危机。人性危机导致人的精神危机和文化危机,使人产生物欲膨胀价值观、科技至上发展观和人类中心主义宇宙观等理念误区,最终导致了自然生态危机。因此,生态批评应把回归人的自然天性,弘扬生态文化、树立生态意识以及建设人的精神生态、诗意地生存这三个方面作为自己的批评内涵。  相似文献   

6.
一个执政党及其党员是否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本身就是一种形象,一种感召力。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把保持和弘扬共产党人优良的精神风貌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为此,一要强化“勤政”意识,保持“公仆”情怀,彰显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二要增强“服务”意识,崇尚“敬业”精神,永续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三要保持“进取”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弘扬共产党人的“昂扬锐气”;四要坚持“科学”精神与“求真”态度,保持共产党人的“务实勇气”;五要严守“守法”观念,誓保“廉洁”作风,再塑共产党人的“铮铮骨气”。  相似文献   

7.
李鲤 《嘉兴学院学报》2009,21(2):119-122
以《人民日报·奥运特刊》为例,以报道理念、报道内容、报道形式及保障机制的创新为分析视角,追寻党报重大事件改革创新的经验路径。第一,调适引导理论:树立大局意识,从“小奥运”到“大奥运”;彰显奥运精神,从“民族精神”到“国际精神”;弘扬体育理念,从“奥运金牌”到“自我超越”。第二,‘突破内容盲区:突出体现策划、报道、评论和栏目出新。第三,放大支点效应:重版式设计,重标题传神,重图片技巧。第四,创新保障机制以保障高水平报道。  相似文献   

8.
以《人民日报·奥运特刊》为例,以报道理念、报道内容、报道形式及保障机制的创新为分析视角,追寻党报重大事件改革创新的经验路径。第一,调适引导理论:树立大局意识,从“小奥运”到“大奥运”;彰显奥运精神,从“民族精神”到“国际精神”;弘扬体育理念,从“奥运金牌”到“自我超越”。第二,‘突破内容盲区:突出体现策划、报道、评论和栏目出新。第三,放大支点效应:重版式设计,重标题传神,重图片技巧。第四,创新保障机制以保障高水平报道。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为强化公民道德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提供了明确指引。致力于从理论、历史、价值和实践四重维度,深刻剖析“五个精神”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渊源,结合历史流变和时代特征,梳理其当代价值,进而探究新时代弘扬“五个精神”的现实路径,力求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中更好地赓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梳理分析“五个精神”的理论内涵,对其内在关系进行系统解读,为理论之维;厘清“五个精神”的传统经典渊源及流变演进,为历史之维;立足国情与新时代社会精神文明特征解析“五个精神”的意义,为价值之维;结合新时代新风新貌,探讨培育和弘扬“五大精神”的方法路径,为实践之维。  相似文献   

10.
培养大学生具有现代公民意识是高校基础课程新方案确定的目标之一,培养大学生树立坚定的宪法观念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条件。由此,在宪法知识的教学实践中,应确立一种新的教学思路与模式,即明确一种关系、重视一种主体身份、强化一层观念、树立一种意识。  相似文献   

11.
日本现行宪法被称作“和平宪法”,从1947年“和平宪法”生效之日起,围绕这部新宪法,特别在是如何看待宪法第九条的问题上,形成了护宪与修宪两大派别。近年来,随着日本试图成为世界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欲望的不断膨胀,修宪的势力逐渐占据上风,日本政府也在采取行动,一步一步地突破“和平宪法”的禁区。和平宪法已陷入困境,失去了真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对于实现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真正抓出实效。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抓好思想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高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加强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面临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提出了“理念与文化是企业集团第一核心竞争力的观点,并围绕这一论点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我国企业集团要提高核心竞争力,不仅要树立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而且要继承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我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追求并弘扬“真善美”,战胜“假恶丑”。  相似文献   

15.
宪法最本质的两个精神有:一个是保护公民的权利;第二个就是制约和限制国家权力。而其中最重要的精神应该是制约和规范国家权力运作。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权威,所谓最高权威就是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可以说,宪法就是确认公民权利的"宝典",即"权利宣言",同时更是规范国家权力的"规约",即"权力规范"。税务机关作为国家的行政执法机关,必须牢固树立"依法治税"的理念、"公平正义"的理念、"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诚实守信"的理念以及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税收执法理念,以正义公平为价值评判,弘扬宪法精神,全力推进依法治税,从而达到维护经济秩序、促进和谐税收、构建和谐社会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黄亦红 《现代经济》2003,(11):42-43
上地街道的居委会建设不同于时下的“议行分设”,是试图按照宪法建设宪法意义上“居民自治”的居委会。  相似文献   

17.
要走向法治政府,就必须牢固树立公务员依法行政观念。在当前,公务员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就必须深刻把握依法行政的本质。依法行政的本质是依法治“官”而非治“民”,是依法治“权”而非治“事”;必须全面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依法行政的原则包括法律优先、法律保留、职权法定、比例原则、程序公开、权力监督和权利救济等原则;就必须在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中强化依法行政的观念。  相似文献   

18.
“徒法不足以自行”,宪法被制定出来后还需要具体实施,使文字意义上的宪法转化为实际生活中“活的宪法”.使社会主体的行为与宪法规定一致。本文试图在理解宪法实施的概念基础上,对宪法实施的条件、意义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加强学院培训能力建设,提高教师的培训教学能力,基础性的工作是要加强现代培训理论研究,探求成人教育培训的一般规律,把握现代培训观、课程观和教学观,树立现代培训理念,弘扬“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20.
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加强城市管理必须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要消除目前城市蝇的模糊认识。树立市场经济的现代城市管理新观念即“系统”观念、“管理也是生产力”观念和“经济城市”观念、法制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时,关键是建立一个科学的、高效规范的、能适应城市发展的现代城市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