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小金融机构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而应运而生的,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对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跟不上,内控制约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形成了很大的风险隐患,且不断暴露,已成为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中风险矛盾最大,经营最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范与化解,势必会影响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进而影响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因此,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强化对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范和化解其风险. 相似文献
2.
3.
4.
5.
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与化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根源 1、政策失调,结构失衡.目前金融风险的出现不仅仅是金融机构自身或外部环境的不配套,从一定程度上讲,它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财政分配与银行分配资金的资源配置地位换位,使国家风险部分转化为银行信用风险.金融机构过多地承担了一部分财政性功能,在这种宏观政策环境下,导致中小金融机构过度膨胀,管理失控.二是居民个人储蓄与投资比例失衡,使中小金融机构成为企业风险的主要承担者.三是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与利益关系的扭曲既是金融风险形成的潜在因素,又是金融机构呆坏账增加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6.
7.
中国人民银行三门峡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济南金融》2001,(5):40-41
本文结合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现状,提出应从建立良好经济环境、强化政府组织领导、发挥风险机构主体作用、加强人民银行监管四个方面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并针对化解工作的难点,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9.
10.
一、风险问题 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化解问题是当前金融发展的重大问题.一是风险存量庞大,表现为帐面不良资产比率高、收息率低、亏损数额大或盈利能力弱,部分机构已资不抵债,并经常性面临着支付困难;二是风险资产增量得不到有效控制,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些机构的不良资产率、收息率、亏损额、资不抵债额等有关指标仍在继续恶化. 相似文献
11.
银行业内部控制是银行的一种自律行为。它是银行内部为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和防范风险,对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度。只有了解银行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才有更好的措施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12.
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票据业务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增加利润和存款、稀释不良贷款等方面的衍生功能,极大地刺激了商业银行办理票据业务的积极性,市场主体不断增多,票据交易日趋活跃。但市场体系发育的不完善及相关风险控制机制的建设滞后,也使得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风险凸现。 相似文献
13.
2016年3月5日,河北省某县部分农村信用联社因谣言出现集中取款事件,之后迅速蔓延至周边8县,直至3月11日形势恢复稳定.2016年11月13日和2017年2月18日,石家庄某县农村商业银行、某市农村信用联社部分分支机构出现集中取款事件.近一时期,区域挤兑事件频繁发生,以上几起挤兑事件具有共性特点,折射出脆弱的县域金融生态现状,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4.
15.
PPP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建设模式,近年来建设项目的数量和规模均快速增长,由此也带来了巨大的融资需求.然而当前的操作模式使得金融机构承担了较大的法律风险,进一步导致了PPP模式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金融机构在项目开展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不同风险,并就如何化解风险给出自己的建议,以期帮助PPP项目顺利融资,更好的服务大众,服务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6.
市场准入与金融体系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机构在国民经济中尤其在资源分配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但比一般工商企业更易受系统性冲击。为了维护正常的信用秩序,保证金融业发挥其公共机构的作用,有必要对其进行特殊管制。其中,建立有效的市场准入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对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后风险监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衍生工具的高风险性不仅体现在交易过程,而且体现在交易后.对交易后风险监管不足会导致风险的产生、积聚和蔓延,甚至可能引发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是对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后风险监管不足的结果.及时修正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对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进行专门立法,明确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后的新型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保护金融衍生工具投资者的利益,降低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后风险.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我国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要解决好以下问题:1.规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性质。2.处理好政府、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协作银行之间的关系。3.建立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有关的法律制度和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4.完善风险基金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9.
Larry D. Wall 《The Financial Review》2004,39(1):1-11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the topic of the 2003 Eastern Finance Association Symposium. The symposium papers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bank research for improv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both financial and nonfinancial firms. Benston begins the symposium with an overview of banking. Three papers consider different aspects of banks' commercial lending: Frame, Padhi, and Woosley; Gottesman and Roberts; and Gonas, Highfield, and Mullineaux. Next, DeYoung and Rice analyze increases in bank's increased noninterest income. Finally, two papers illustrate the benefits of using banking data: Hasan and Wall, in examining the management of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Sfiridis and Daniels, in examining the implications of different organizational form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