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亮 《经营者》2012,(11):76-81
有人说,有房子才有家:有人说,有经济实力才有家;但这些,我并不完全同意……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中国经济社会论坛2008年会议”上表示,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调整,比如经济增长、出口等指标有所下降,但这也正是实施宏观调控愿意看到的事情。“我不同意把目前的经济形势想得过于严峻。中国经济保持9%以上的速度增长应该不成问题。”樊纲表示,任何经济都不可能永远没有波动,市场经济就是在波动中发展,世界经济也是从一轮一轮波动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3.
巴林右旗是全国贫困县之一,经济基础薄弱,工业生产规模小,主体经济是农牧业生产。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发展贫困旗县经济,壮大财政实力上实施了一些对策,也儆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最后体现到财政收八的增长上效果不够明显,增长速度不快,增收额度不大。因此,还需我们在夸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4.
《中国中小企业》2014,(10):10-10
9月15日,首届中国质量(北京)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李克强说,质量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反映,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关乎亿万群众的福祉。中国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推动各方把促进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经济质量效益上来,把注意力放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上来,牢固确立质量即是生命、质量决定发展效益和价值的理念,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  相似文献   

5.
高辉清 《经济界》2002,(3):37-41
在2001年恶劣的世界经济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却始终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前3个季度GDP累计增长速度分别达到了8.1%、7.9%和7.6%,它们与2000年同期进行纵向比较,虽然分 别持平或降低了0.3和0.6个百分点,但如果与世界 上其它国家进行横向比较,却可以用“一枝独秀” 来描述。 一、2001年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回顾 应该说经过这些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 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已经越来越密切,2000年中国经济也正是借助于外需的拉力,才一举走出了长达7年之久的下降通道。2001年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  相似文献   

6.
张颢瀚 《中外企业》2002,(2):109-112,159
一、用更高的标准、立足更远的目标认识长江三角洲未来的发展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是中国重要的经济、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实力最强,辐射影响力最大的经济区域。这一地区处在中国沿海及长江这两大经济带的交汇点,不仅集有沿海经济与长江经济的优势,而且便于加强与世界经贸的交流,利于向中国大陆内地形成辐射。  相似文献   

7.
纵观世界各地,不论经济制度、技术水平、经济实力或是文化制度有多大的差异,政府对风险投资的发展都持积极的扶持态度,并实行多种措施加以促进,因此才有全球风险投资的红红火火。因国情不同,各国政府在其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人类正步人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网络经济,网络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诞生并得以迅速发展,它的产生和发展给被誉为经济“看门人”的传统审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迫切需要有一个全新的审计模式与之相适应。正是由于网络经济的存在,才可能打破传统审计模式的束缚,培植出代表未来审计发展方向的新型审计模式,于是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网络审计。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的各种媒体以及本刊所收到的大量稿件中,有关房地产市场方面的稿件数量众多——因为这是当前中国经济领域乃至整个社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然而其中之大量的稿件,都是对别人观点的炒来炒去以及综述、集锦,下面我们刊发的这篇稿件,体现了作者独立的思考和见解,具有自己的观点。我们认为这样的研究才有价值,这种文风也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无疑得益于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江浙成千上万的中小型企业。正是他们的聪明智慧和勤劳,不仅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无限的活力,也使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逐步占据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中国制造"名振天下。浙江永康的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信息网10月31日刊登东北财经大学建设管理学院惠恩才的文章,该文全面深刻分析了东北经济发展现状,认为东北地区现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前期阶段,正处于由上一世纪的传统工业化向21世纪的新型工业化转型的过程中。因此,需要根据东北经济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东北经济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汽车工业一度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误区。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不可逆转的局面,中国汽车民族工业何时才是出头之日?引人注目的德科“走出去”战略,正是要打破这一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中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已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一个区域能否快速发展,不仅要依托该地区优良的投资环境和丰裕的资源优势,优秀的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当今世界,以人为本,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企业拥有人才,才可能在竞争中取得成功。企业只有留住了这些优秀的人才,才能使该地区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旗县经济和财政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各地在发展旗县经济,加强旗县财政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现将具体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回归本质     
正是一开始没有创建轻松的商业模式,才促成看起来很朴实却不易被经济大环境所左右的企业新面貌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部分企业通过原始积累达到了较强的经济实力。但是,这些企业在发展初期所选择的经营方向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获得更具有优势的资源与品牌。并使企业走向国际化,购并是一条非常便利的捷径。必须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经济和财政发展状况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考察陕西省财政困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根据陕西省经济结构特点提出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总会计师》2012,(6):22-23
2008年金融危机的经验表明,全球经济遇挫时亚洲国家往往无一能够幸免于难。随着六月到来,时令正是仲夏,烈日炎炎,世界各国也在煎熬中,中国经济虽未水深火热,从4—5月的数据来看,也不轻松。转型或调整,正是这一时期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以原材料和能源的大量投入为基础的。专家们的理论研究表明,二十多年过去,如此大量的投入已经造成了严重浪费。两年前开始的“油荒”和“民工荒”在给中国经济的增长敲响警钟:我们的资源极限已经是摆在面前的一张严肃的考卷,再不通过自主创新转变思路、更新模式,中国经济的发展将难以克服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20.
快速增长、日趋庞大的外汇储备对于中国来说,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实力增强的象征,同时也已成为如何控制、管理和使用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