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过烈日炎炎的盛夏,进入了丹桂飘香的金秋。在过去的8个月里,全国邮政一手抓防治非典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生产经营这个中心不动摇,打赢了如火如荼的抗非典战斗,保持了邮政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截至7月底,全国邮政业务收入完成306.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6%,收支差额实现1.3亿元。在这喜人的形势下,肩负着“为邮政多做些实事,多做些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事”的使命,8月14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邮政局长座谈会。国家局领导、国家局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和各省(区、市)局党政一把手聚集在一起,说实话,讲实情,想实事,出实招,实事求是地回顾过去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中国邮政》2014,(5):16-19
在全国邮政经营服务工作会议上,集团公司提出了“全面推进邮政业务转型发展”的要求,要求备地邮政企业在转型发展中明确“四个战略方向”,成为电商寄递、零售金融、文化创意、公共服务领域有影响力的综合服务商,并且突出转变发展方式、找准目标市场、优化经营模式、强化经营支撑的“四个转型重点”。本刊在此介绍4个省邮政企业潜心客户营销、实现客户价值的做法和经验,以期备单位相互借鉴、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3.
康宁 《中国邮政》2005,(3):47-48
对全国邮政网运部门来说,2004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全国网路运行部门通过打好“四大战役”,实现了年初既定的工作目标,突出了邮政核心竞争能力,为邮递类业务,特别是速递、物流、报刊等竞争性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网路支撑和保障。2005年,全国邮政网运工作依然任务艰巨。为了抓好“强化经营、开发市场、把邮政业务做大做强”这一2005年全国邮政的首要工作,针对报刊和速递业务,网运工作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根据1990年全国邮政工作会议提出的发展邮政要实现“三个转变”的指导思想和1990年中国通信学会邮政科普工作计划,由北京邮政通信学会和黑龙江省通信学会、黑龙江省邮委联合发起、全国邮委和中国通信学会普及部共同参加主办的《邮政现代化管理研修班》,经过各方认真、细致的安排,于1990年8月3日~13日在黑龙江五大连池市举办。  相似文献   

5.
在1991年邮电部召开的全国邮政通信工作会议上提出,到2000年邮政要实现由传统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这一目标的提出有力地击中了当前邮政企业管理的要害,同时对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实现管理科学化,充分发挥管理层的作用是关键,也就是领导者要学会“推权”,所谓“推权”就是领导者把管理的要素,授权给管理层去做。而这种明智之举对一些领导者则很难做到,就连名垂千古的诸葛亮也未能做到。  相似文献   

6.
武士雄 《当代通信》2003,(21):62-65
“现代化邮政”是一个涉及到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的综合性,系统性的大题目。回答国家邮政局党组提出的“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这三个问题,涉及到邮政现代化的概念、标志.指标.步骤和实现的途径。围绕信息化提出“实现邮政现代化我们应该做什么”,实现邮政现代化,必须扎扎实实地推进邮政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邮政如何实现“两个转变”求发展○赵金辉○邮政亟待“两个转变”邮政历来是官办,进入市场相对较晚。尽管邮政部门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干部职工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都增强了不少,但相对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这个整体来说,转变得还不够快、不够...  相似文献   

8.
邮政如何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成都市邮政局袁斌近来关于邮政如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文章大多在“发展大邮政”、“搞规模经营”等企业外延扩展方面着墨。诚然,站在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邮政未来发展肯定要走规模经营之路。但在当前阶段,笔者以为邮政的首要工作应是深化...  相似文献   

9.
王景勇 《邮政研究》2007,23(6):20-22
为顺应邮政公司化转型的需要,文章客观地分析了邮政企业传统营销方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邮政营销应实现“五个转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2年,邮政科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邮政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国家邮政局中心工作,以“强化管理、指导企业、突出重点、加速转化”为方针,以“求实”、“创新”为宗旨,以提高“效率”、“效益”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宏观管理,加大标准制定与宣贯力度,取得了一批对邮政发展和技术进步具有重大作用和影响的科技成果,较好地支撑了邮政的发展和“效益年”工作。为了帮助大家及时了解这些成果,促进这些成果的推广应用,下面对其中10个完成效果显著、推广价值高、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重大科技成果做一简要介绍。因为篇幅原因,相关介绍将分成三…  相似文献   

11.
为推动邮政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邮政情报网在浙江海宁召开了“加强邮政技术管理,搞好设备维护工作”专题交流会。会议由邮政情报网网长单位邮电部邮政科研所主持。会上传达了邮电专业情报网第三次网长工作会议精神及会议通过的邮电专业技术情报网工作条例,传达了第二次全国设备管理维护工作座谈会文件。会议收到了38篇交流文章。沈阳市邮政局等13个单位的代表在大会上做了交流发言,交流了他们在技术管理和设备维护工作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经营策略正确的经营策略是经营方针配套组成部分,有助于经营方针顺利地贯彻实施。1989年下半年,国家提出了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的方针。1990年,邮政总局也相应提出了到本世纪末,邮政企业基本实现“三个转变”的方针目标。“由各种业务并行发展向重点发展轻型业务转变”是“三个转变”之一。鉴于此,我局不失时机地提出了有层次、有重点发展邮政业务的思路,即“‘轻’装上阵,‘快’速前进,安顿‘重兵’,不断创‘新’,调整结构,政策牵引”的经营策略。“轻”,是指以信函为主体的轻型业务,让轻型业务轻装上阵,作为企业开辟市场的主力军;“决”,是指以特快专递为龙头的邮政快件,让这种带竞争性质的业务快速前进,获得大发展;“新”,是指以邮政储蓄为代表的新型业务,让这类新业务不  相似文献   

13.
言午 《中国邮政》2007,(6):41-41
自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纷纷响应,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构建和谐社会活动。邮政系统更是积极行动,提出并广泛开展了“和谐邮政”,“和谐兴邮”以及“和谐促发展”等一系列活动。然而,笔者却发现,有些基层单位或部门在开展构建和谐方面,只是流于形式、喊喊口号,做些表面文章,不能够很好地落实在行动上。如:对上级的政策规定不能够深刻领会,不是结合实际加以贯彻;  相似文献   

14.
《中国邮政》2010,(6):8-8
在日前举行的“全国邮政分销业务工作会议”上,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刘明光分析了邮政分销业务的发展经验和面临的形势,要求全国邮政紧紧围绕中邮连锁营销体系建设这一中心,突出抓好业务增长方式和业务结构的调整,实现由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由传统营销向连锁经营、由主要靠行政手段向市场化和商业化运作转变,努力实现分销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邮政》2010,(11):8-8
“全国邮政代理速递物流业务推进会”日前在北京召开,集团公司刘明光副总经理在讲话中指出,做好代理速递物流业务相关工作要把握“三个重点问题,发挥三种优势,做好三项工作”,举全邮政之力加快代理速递物流业务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2月2日~4日,全国邮政经营服务工作会议在河南召开。会议对2011年的邮政经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关于推进邮政业务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围绕六个“坚定不移”,切实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开创邮政经营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在2013年3月召开的全国邮政网络运营工作会议上,集团公司李国华总经理对网运工作提出了“深化转型升级,强化科学管控;发挥整体优势,提升服务品质;努力打造一流邮政实物传递网络”的总体发展要求。集团公司为何在2012年“一个中心,三个转变,四个突破”的基础上提出“打造一流邮政实物传递网络”转型升级的总目标和任务?其核心内容是什么?网运部门今年以来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改革措施?本刊目前专访了集团公司网路运行部关荣顺总经理,请他介绍一下网运部门推进转型升级、强化科学管控的思路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工作会议上,刘安东总经理提出邮政财务工作要加快实现从“管理型财务”向“经营型财务”的转变。正确理解并贯彻落实好这一转变,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推进从“管理型财务”向“经营型财务”转变,是当前邮政发展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邮政体制改革文件、促进邮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汤文美 《中国邮政》2010,(10):42-43
公司化运行三年以来,常德邮政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业务收入实现了年均两位数的增长。但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邮储银行和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剥离后,集团公司明确了“没有邮务类业务发展就没有邮政发展”的思路,确定了邮政经营重点和发展中心向邮务类业务的转变,逐渐形成了“把邮务类业务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的大氛围。  相似文献   

20.
袁斌 《中国邮政》1996,(11):4-5
邮政如何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成都市邮政局袁斌近来,屡见报端的关于邮政如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文章大多在“发展大邮政”、“搞规模经营”等企业外延扩展方面着墨。诚然,站在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邮政未来发展肯定要走规模经营之路。但在当前阶段,笔者以为邮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