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全面理解、执行“稳中求进”的方针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发展国民经济“稳中求进”的方针是非常正确和十分重要的。这一方针精辟地回答了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科技落后、人口众多的大国,要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在今后一个相...  相似文献   

2.
3.
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是谋求国民经济的总量均衡和结构均衡,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总量均衡集中表现为国民收入分配和使用所形成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适应和均衡。结构均衡静态讲一般是指两大部类的社会产品得以实现的均衡,在这个均衡点上,社会劳动没有结构性浪费和短缺。尽管经济发展存在着均衡目标,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现实经济运行并不总是处于均衡态,而是经常处于非均衡态。宏观经济失衡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总需求过分地低于总供给;另一种是总需求过分地高于总供给。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失衡态经常性表现是总需求膨胀。…  相似文献   

4.
于军 《外向经济》2000,(2):28-29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逐渐从计划经济一统天下到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而发展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东南亚国家和韩国、日本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的缺陷给我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幅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   

5.
6.
一、从社会需求看,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继续拉动1994年宏观经济增长 1.在成长型经济中,保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适度增长,并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对推进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带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但若投资规模过大,投资结构不合理,不仅会影响到经济总量的平衡,也不利于经济长期发展。由于  相似文献   

7.
8.
《经济视角》2000,(8):38-38
经近3年中央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作用,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各项重要指标出现了令人欣慰的变化,表明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重要“拐点”。但是,专家提醒,“隐忧”、“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9.
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下半年起黑龙江省经济持续走低,2009年一季度跌入谷底。2009年前三季度,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刺激下,黑龙江省经济企稳回升,但经济运行中还存在出口下滑、物价水平较低等问题,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存在,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尚待巩固。展望2010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随着政策效应的逐步释放,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仍将十分强劲,另外,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黑龙江省外贸形势也将逐渐好转,在"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的共同作用下,2010年黑龙江省经济将步入全面复苏通道。  相似文献   

10.
1992年后,中国国民经济的增速一直呈现为连续下滑趋势,1992年至1999年历年增长速度分别为14.2%、13.5%、12.6%、10.5%、9.6%、8.8%、7.8%和7.1%。与国民经济增速下滑相应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实际失业率不断上升和居高不下。更令人担忧的是物价连续走低,通货紧缩状况困扰经济发展。产业投资回报状况恶化,增量资金找不到有利的投资领域,金融资本被迫不断降低利率,银行存贷款利率自1996年5月至1999年6月,连续七次下调,居民存款利率三年降幅达79.51%,流动资金贷款利率降幅达46.72%。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在未来18年当中,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必须维持在年增长8%左右的水平上,因此8%的增长速度便是“全面小康增长”速度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正处于这个平均增长速度上,这要求我国未来经济增长过程不仅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而且还要求经  相似文献   

12.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宏观经济管理》一书,在科学、系统阐述宏观经济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主要就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重大现实问题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通过学习,既要掌握宏观经济管理的一般理论,更要重点掌握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管理主体的完善、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以及如何运用宏观政策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优化经济结构、减少经济波动、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15.
对当前宏观经济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国内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意见纷呈,我们认为,三大经济周期的重叠使得目前中国经济的强势增长将得以维持,宏观经济的四大背离是有可能渐次化解的。对于投资增长和信贷扩张等现象均应慎重思考,而不应轻言过热。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自由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外部帐户的状况与宏观经济绩效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而各种经济现象也愈加纷繁复杂。各个宏观经济变量间的关系,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下、不同的经济体制下、不同的经济阶段下、不同的经济波动时期下以及不同的国际环境下,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尤为令人感到困惑的是,1997年部分东亚国家在多年来持续经济增长的情况下,经济和金融系统突然出现崩溃,名义汇率大幅度贬值,但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7.
2001年6月14日,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召开了“2001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政策研究室、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中国人民银行、农业部、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社会科学院,国家信息中心等部门的20多位专家学者,会议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总体评价,分析了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对我国经济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对下半年我国经济走势和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19.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走势王积业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走势,简要地说,就是在增长减速过程中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大差率格局1997年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呈现出经济增长率平稳回落的趋向。这个趋向在年度间表现得相当明显。1993年以来,国家采取了总量适度从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