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族企业关键员工心理契约的维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族企业是家族资产占主导、家族规则与企业规则的结合体。我国的家族企业为数众多,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显示,民营企业中有80%是家族企业或泛家族企业,具体形态大致有单一业主制、家(庭)族成员共有的纯家族制、家(庭)族成员吸纳泛家族成员及其资本的泛家族制、家(庭)族成员保持控制权的股份制企业,乃至家族保持临界控制权的上市公司等几种形态。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家族式民营企业尤为引人关注。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全国工商联研究室共同组织对21个省市自治区的250个市县区的1947家民营企业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有近80%是家族式或泛家族式企业。这些家族企业为我国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普遍存在“一代创业,二代守业,三代衰败”的现象。据此一些观点认为家族式企业是不能长寿的,因此为企业前途考虑,需要推翻家族制。这种观点也得到了一些民营家族企业的响应。那么事实到底如何呢?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家族制是民营企业的影子,哪里有民营企业,哪里就有家族制,也有人说,家族制是民营企业的痼疾,只要有家族制,民营企业始终不会长大。那么,成功的民营企业家对此有何见解呢?请看──  相似文献   

4.
家族制,是指以家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企业管理形式。纵观我国成功的民营企业,几乎都是从家族制开始起步的。家族制对民营企业的创业成长起到了良好的支持和促进作用。然而,当民企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上规模、上档次时,家族制又暴露出众多弊病,成为制约民企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家族制为何会随着民企发展阶段不同,由“功臣”成为“瓶颈”7民营企业如何走出“家族”,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7弄清这些问题,对民企的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创业、成长的“功臣”家族制所以能在民营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初期对其起到有力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家族制问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戴园晨  吴诗芬 《南方经济》2001,146(11):29-33
本文针对“为什么中国民营企业普遍是家族制企业”,民营企业要不要“走出家族制”,企业经营者的选拔与使用,民营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四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王晓萍 《辽宁经济》2001,(12):13-14
一、家族制企业产权的特征  关于家族制企业的定义,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钱德勒在其名著《看得见的手》中对家族制企业下的定义是:“企业创始者及其亲密的合伙人(和家族)一直掌有大部分股份。他们与经理人员维持紧密的私人关系,且保留高阶层管理的主要决策权,特别是在有关财务政策、资源分配和高层人员的选拔方面”。从钱德勒的定义看,这种家族企业并不是指由家族成员掌握全部所有权和经营控制权,而是一种大部分和基本掌握上述两种权利的企业组织形式。这个定义未将家族企业的全部外延包括进来。中国学者潘必胜认为当一个家族或数个…  相似文献   

7.
谢健 《浙江经济》2003,(14):22-24
家族企业作为我国民营企业最普遍的制度安排,在经济学界一直是一个争议的焦点。虽然人们对家族企业的外部产权制度较为关注,但我们认为家族企业的外部产权制度自然变迁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它一般需要经过家族原始产权的几代稀释,逐渐演化为公共公司等现代企业的制度形式,也可能是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而陷入严重困境的家族企业通过外部购并等手段,实现“强制性制度变迁”而脱离家族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经济中一个令世人瞩目的亮点就是民营企业的异军突起,而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家族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与日俱增,可是,社会舆论却对汗流浃背的家族企业形成了"人人喊打"的奇怪现象,打破家族制似乎成了时尚的主流观点。在这种氛围下,一些家族企业老板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家族企业,更不敢表露要把企业传给儿女,唯恐别人说自己不够现代,不够主流。一时间,家族企业几乎成了落后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9.
家族企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企业形态,在我国也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只不过是在改革开放后又重新涌现。具有核心竞争力、生命力和创新能力的现代家族制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发达国家家族制企业与中国家族制企业之间,国内的家族制企业之间,各有不同。方太的模式只是现代家族制企业管理模式中的一种,对于其他家族制企业未必是最有效和最可行的选择。我们之所以刊登方太董事长茅理翔的文章,就是希望通过剖析方太的实践,给其它的家族制企业以启示!  相似文献   

10.
海外华人企业"家族制"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百年来,家族制一直是海外华人企业的主要管理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港澳台及分布在东南亚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华人企业及其经济成就特别令世人刮目。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陆也涌起了家族经营的浪潮。然而,目前家族制在我国民营企业管理实践中却又面临诸多困厄。本文试对海外华人企业家族制管理模式作一评述,并就我国民营企业家族制的改革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关于后温州模式讨论的兴起,温州企业家族制特征一再遭到批判,家族制是不是一种极其落后的企业组织形式?温州是否已经到了必须改造家族制企业不可的地步了?家族制的舍与弃是一个摆在温州众多民营企业面前的一个大难题。本文提出,判断企业组织的优劣标准不是是否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而是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2.
从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通常可以把民营企业分为两大类:“一股独大民营企业”和“股份制民营企业”。“一股独大民营企业”的传统不是靠一整套规则来组织一个团队,而是靠人对人的直接从属关系来组织一个团队,于是可以说家族企业便成为“一股独大民营企业”的代名词。相反的是,“股份制民营企业”的传统则不是靠人对人的直接从属关系来组织一个团队,而是需要靠制...  相似文献   

13.
从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通常可以把民营企业分为两大类:“一股独大民营企业”和“股份制民营企业”。“一股独大民营企业”的传统不是靠一整套规则来组织一个团队,而是靠人对人的直接从属关系来组织一个团队,于是可以说家族企业便成为“一股独大民营企业”的代名词。相反的是,“股份制民营企业”的传统则不是靠人对人的直接从属关系来组织一个团队,而是需要靠制...……  相似文献   

14.
王璜 《中国经贸》2009,(10):25-26
家族企业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关于家族制企业的优缺点,人们众说纷纭。本文即通过对家族制企业的概念、表现形态入手,通过分析欧、美、日家族制企业的经营、特点、优缺点进行分析,提出中国家族制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民营视界》2005,(2):33-33
远东集团副总裁卞华舵博士说:“实现企业持续成长,成就百年基业,是每个企业追求的梦想。民营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关键在人,哪怕你的企业已经做得很大。大多数的民营企业都脱胎于家族制,对现代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有个学习、吸收的过程,但干企业不能停,不能等你学好了再干,所以,在自己努力学习新知识新理念的过程中,还必须用好人,用好他人的智慧。”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不同企业形态下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选择的适生性与动态性及其局限性引致的变迁动力与意愿,阐明了在不失去控制权的前提下由封闭的家族式治理向开放的现代家族制企业转变的必然性与客观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代中国家族企业治理演进的目标模式——现代家族制企业治理模式,并就其适宜性与可操作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有了显著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中最具有活力的重要部分。这些民营企业绝大多数属于家族企业。有资料显示,目前民营企业80%以上都带有或多或少的家族倾向,60%的民营企业存在明显的家族制管理。  相似文献   

18.
温州民营企业的家族制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民营经济发展至今,一些较具竞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已脱颖而出,但从另一方面看,温州大部分民营企业依然处于家族制模式中,产权结构单一,家族成员把持中高层管理岗位,管理制度模糊,企业发展后劲乏力。  相似文献   

19.
倪慧君 《特区经济》2005,(9):124-125
近年来,我国家族企业持续成长的问题得到了普遍的关注。许多学者依据西方家族企业成长历程,指出我国的家族企业若要持续成长,就必需摒弃家族所有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是,如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的是必经途径和唯一选择,那么采取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家族企业为什么却又复归列京族控制形式?(李慧,2004)在推动家族制企业持续成长的问题上,我们还有没有不同的选择?新近不少学者和相关课题组的调查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20.
现在,我们许多民营企业是十分忌讳自己家族的企业是家族企业,这主要是对什么是家族企业没有准确的理解,也有媒体不断强调家族企业是企业的落后形态或者是过渡形态。我们先不讨论家族企业是否是企业的落后形态,而是界定什么是家族企业,或者说当前有多少家族企业的界定。家族企业界定是研究家族企业的逻辑分析的起点与基础,理论界关于家族企业的定义多达数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