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就DVD等事件,揭示了知识经济条件下,发达国家推出了国际知识产权新规则,即“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许可化”,对中国企业实施不公平的技术垄断。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作者在对这一新的游戏规则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企业调整自身知识产权战略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从DVD事件到数字相机事件、从思科诉华为到丰田告吉利,跨国企业与国内企业的知识产权纠纷在全球化及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纷纷登场。跨国公司利用知识产权制度这一锐器进入中国市场,与国内企业展开“知识产权圈地运动”,并基于其技术和实力特别是众多专利优势称霸称  相似文献   

3.
一、DVD专利之争到标准之争 彩电竞争梦被击碎之后,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将目光转向了蓬勃发展的DVD行业,试图通过仿制占领国际竞争的制高点。然而,DVD行业同样是国外厂商的技术禁地,缺乏核心技术的国内企业一触便是雷区。2002年1月9日,深圳普迪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运往英国的3864台DVD被飞利浦公司通过当地海关扣押。2002年3月底,索尼公司将销售中国产DVD的美国企业作为对象,以生产该产品的中国厂家没有支付专利使用费为由在美国提起诉讼,要求禁止进口和销售该产品。  相似文献   

4.
争夺市场制高点专利战略如何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加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企业正经受缺乏足够自主知识产权之痛:先是由飞利浦、索尼和先锋三大技术开发商联盟组成的3C发难,导致中国DVD在欧盟海关被扣,后有6C迫使中国企业向其支付每台4美元左右的专利使用费,再加上其他国际DVD专利收费大军的进逼,导致DVD产品的出口价格上升,出口增长势头受阻。最近,中日摩托专利又起纠纷。竞争利器从最近发生的数起知识产权和专利纠纷案不难看出,外国企业正在加紧实施针对中国企业的专利战略,专利正在成为他们遏制中国企业及其产品拓展国内外市场的利器。知识产权作为非关税壁垒的主导形式…  相似文献   

5.
许欣 《企业活力》2006,(3):90-91
<正>近年,从DVD事件到数字相机事件、从思科诉华为到丰田告吉利,跨国企业与国内企业的知识产权纠纷在全球化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纷纷登场。跨国公司利用知识产权制度这一锐器进入中国市场,与国内企业展开“知识产权圈地运动”。而相对于国外巨头们运用知识产权战略的纯熟,国内企业还存在着许多误区和盲  相似文献   

6.
今年4月19日,我国电子音响协会与“6C联盟”进行DVD谈判。我国企业每生产一台DVD就必须向“6C联盟”支付4美元的专利使用费。这次DVD谈判给中国企业上了生动的一课。  相似文献   

7.
李保宁 《企业研究》2001,(12):29-29
随着加入WTO的钟声临近,全球经济化进程加快,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专利的竞争,谁拥有更多的专利,谁就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多的控制权,本文试图从国外专利的“列强”中窥视国内专利的薄弱环节,并从中得到启发。 专利──西方大企业的新财源 近几年来,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是拥有专利的经济拉动,这在信息、自动化、生物工程等6大前沿领域尤为突出,专利列强必须是科技大国、经济强国,企业也是如此。从有关资料显示,美国专利商标局每年都公布企业专利注册排名榜,IBM公司已连续8年荣登榜首,仅2000年一年…  相似文献   

8.
企业进行专利开发,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的优选途径。它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强化技术、自我创新能力来研制技术先进的专利,同时获得专利法律的保护,进而致胜“商战”,并在此前提下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具体地说,企业拥有自己的专利,在“商战”中就既有了“矛”,又有了“盾”。  相似文献   

9.
备受关注的中国彩电企业应对出口专利壁垒有了新的突破.经过与众多国外专利权利人近两年的接触谈判,彩电出口交纳专利费用问题有了较大程度缓和,彻底扭转了DVD时代在专利问题上的被动局面,困扰中国彩电企业的这一头疼难题在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专利维权:朗科PK必恩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国际知识产权纠纷,我们所能想象到的图景很单调:胜方总是外企.而倒霉的总是中国企业。DVD、数字电视、数码相机、手机、摩托车、汽车……几乎没有例外。但这样的图景却被深圳一家名为朗科的小企业所颠覆。作为国内第一起靠自主创新与自主发明专利在国外维护知识产权的案件,朗科在美国起诉必恩威(PNY)专利侵权案无疑具有标本意义。尤其在当前“自主创新”的氛围下,对于正从“制造型”向“创新型”转变的国内企业而言,这一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将更为深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专利保护,提高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尔·盖茨曾经就中国盗版软件的现象说过这样一句话:“让中国人去盗吧,他们最终会付出代价的!”可惜当时这句话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从2002年开始演绎得轰轰烈烈的DVD、数码相机及彩电等行业的专利侵权案证明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现在国际市场上流行一种新的理念:三流企业卖苦力,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专利。这种简单的说法给我们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今天,技术是产品的核心,而如何利用专利制度保护自己的核心技术免受侵犯,应是当前大多数企业保护国内市场,进入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2.
专利不仅仅是衡量企业能否长期获益的一个重要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根据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新公布的数据,我国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首次跃居全球前十名,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与美日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我国的很多企业对国际专利都有切肤之痛。由于没有申请国际专利,我国的DVD企业每年要支付230亿元人民币给国外的专利持有企业,一些厂家不堪重负,被迫转型;我国摩托车企业也因遭到日本企业的专利权发难,丢失了大片海外市场……国际专利仍是制约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一道关卡。  相似文献   

13.
一、DVD专利侵权事件简介 2002年3月,约100家中国企业DVD出口欧盟被当地海关扣押,其原因是中国企业没有获得DVD相关技术的知识产权所有者的专利许可,拉开了在国内众说纷坛的DVD事件的序幕.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今年初,由法制日报社指导、法人杂志主办的2013中国公司法务年会上,来自中国民营科技促进委员会的代表,概括了中国企业“靠专利获利”的水平状况:“美国现在每个专利诉讼案件的赔偿强度,已达到了平均500万美元一件;而中国国内公司,则97%按照法定赔偿额度,平均每件不超过100万人民币。”与会代表多认为,知识产权在中国正日益受到重视,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相似文献   

15.
此举意味着蓝光标准在下一代DVD大战中全面胜出 在下一代DVD标准之争中经历多次重大失利之后,东芝2月19日正式宣布,将停止推广HD DVD标准。此举意味着蓝光标准在下一代DVD大战中全面胜出。在东芝退出HD-DVD生产销售业务之后,HD—DVD中国版阵营还将会继续“挣扎”,不过前景颇为渺茫。  相似文献   

16.
专利维系着企业的利益,因此,人们将其称之为企业的“保护神”,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这正说明专利与企业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1专利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今市场竞争中,利用专利技术控制市场和抵制他入对市场的控制,是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一项重要策略。我国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依靠专利给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如中原石油勘探局在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同时,不失时机地申请了专利。目前,该局专利申请达167件,获得授权149件,在河南省企业中名列前茅,已有74个专利项目得到实施。获经济效益4211.76万元,节支721万元…  相似文献   

17.
专利战略是跨国公司构筑竞争优势的常见手段,近几年在我国屡收奇效,使不少中国企业陷入“专利陷阱”。本文介绍了跨国公司专利战略的两种新动向,并提出了中国企业积极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企业研究报告》2005,(10):26-38
由于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我国不少行业存在产业技术空心化的危险。我国虽然是DVD激光视盘机生产大国,但因不掌握核心技术,每出口一台价格40美元的DVD视盘机,就要向外国公司交纳专利使用费20美元。我国已成为PC机生产和消费大国,但CPU芯片和操作系统这两大核心技术却掌握在Intel和微软手中。在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几乎所有药物的专利均为发达国家拥有,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一些大企业的专利战略盛智龙去年11月,我有幸参加航天总公司专利工作考察组赴美国考察,尽管考察时间只有十来天,对美国的专利工作只能是走马观花式的了解。然而从我们的所见所闻中,深深感到美国的企业专利工作,已成为美国企业经营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专利...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初,企业间的竞争上升到了以技术竞争为主的层面.专利大战愈演愈烈。今天,拥有专利的质量与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竞争力.缺少保护和利用专利意识的企业将随时会在同行的竞争中被淘汰。《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于1985年4月1日正式施行,自施行之日至2000年,15年间我国的专利申请总量为100万件。而在此后4年多的时间里,申请总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到了200万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