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霍山现象”看县域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透过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工业经济的崛起,即“霍山现象”,思索和探讨了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指出其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活跃于中国的各个地区,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官商结合”、“胡雪岩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现象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历史、经济、文化根源。本文以进化博弈论为分析框架,阐述此种现象存在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抑制民营企业寻租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民营企业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空间.总部的大规模迁移.在局部形成了民营企业总部聚集的新经济形态。本文以空间经济学的角度对民营企业“迁都”现象进行分析.在大量研究“迁都”的浙江民营企业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民营企业总部迁移的动机和和制约因素.从而对民营企业如何适应和利用总部迁移的契机提出了有益的参考.并对政府如何适应和引导总部经济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永丰余成功培育出霍山石斛永丰余生技投资1.5亿元,历经五年在海峡两岸组织培养研发的珍贵药材“霍山石斛”,投入批量生产,获得丰硕成果。霍山石斛与冬虫夏草、天山雪莲,并列为中国九大仙草,具有“清肝明目”功效。这个项目由阳明大学新药研究中心负责研究眼科用中药霍山石斛的生物活性;农业试验所负责品种收集、鉴定、育种;永丰余则组织培养技术,选取优良品系,进行温室大量繁殖。霍山石斛的研发成功,是岛内大规模产官学研合作的最佳范例。台湾大幅提高染整业环保技术台湾经济当局3年前与台湾绿色生产力基金会、纺织中心、生技中心、工研院环…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困境——“维尔京现象”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凡河  马倩 《特区经济》2006,211(8):108-109
市场准入作为人为设立的一种门槛,极大增加了民营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给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竞争增添了诸多非市场、不公平的因素,成为制约民营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了摆脱被“边缘化”的困境,许多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纷纷迂回海外注册企业,将自己的身份转变为外资企业后,再返回国内市场与国有企业和真正的外资企业同台竞争。这便是近年来引人注目的“维尔京现象”。鉴于此,加紧制定和出台《反垄断法》等相关法规,将消除企业“差别管制”,打破行业垄断,全面开放市场纳入法制化轨道,是突破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困境,终结“维尔京现象”的最佳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王淑春 《魅力中国》2013,(16):53-53
改革开放30多来。民营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并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同经济方面相比,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却相对滞后,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一、当前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民营企业的特殊性,给组建党组织和党组织开展活动带来一定难度。一是有些业主认识不到位,怕党组织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影响企业的发展;怕会议多,应酬多,加重企业负担;怕难处理与党组织负责人的关系,麻烦多,等等,因而对设置党组织存有排斥和戒备心理,不愿在自己的企业建立党组织。二是民营企业“小”、“少”、“散”、“杂”的特点,也给组建党组织带来一些困难,造成“有企业无党员”和“有党员无组织”现象的出现。还有,民营企业的从业人员成分比较复杂,而且流动性较大,经常出现入党积极分子达不到一年以上的培养时间就离开企业的现象,给发展党员工作带来许多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7.
企业战略管理是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很多民营企业缺乏战略管理,导致了短命现象。在“二次创业”的背景下,面对新的经济环境,民营企业只有加强战略管理,选择适当的发展模式与战略,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营企业低生命周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宏 《南方经济》2004,(5):30-32
民营企业经历了“一次创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发展时期处于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内部机制及管理也存在着致命的缺陷,致使目前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较短,呈现出速生速死的现象。笔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浅析,并提出民营企业要摆脱这种局面,就要接受“二次创业”的洗礼,重构自身机制,完善管理模式,以提高企业的生命周期,使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家族管理—民营企业蜕变中的“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刚 《发展》2003,(1):21-22
中国民营企业在其发展阶段中,不断上演着“创立、崛起、衰败”的三部曲。形成“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两三年”的局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律,但中国民营企业如此“做不大,长不了”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深思:中国的民营企业为什么总是强大不起来?是什么原因制约着中国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模式应是什么?我国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才真正起步,并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从总体上看,基本上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摸索阶段,还不成熟。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  相似文献   

10.
赵世勇 《山东经济》2010,26(3):26-38
本文利用全国工商联连续四年对上规模民营企业的调研数据,研究发现,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地区不平衡问题,而且这种不平衡非但没有收敛,而且有扩大的趋势。本文提出了解释这个现象的一个假说:中国民营企业地区发展不平衡内生于地方政府的行为。民营企业发达的地区,地方政府更多是一只“扶持之手”——保护产权、讲求诚信、有限与服务;民营企业发展落后的地区,地方政府更多是一只“掠夺之手”——侵犯产权、机会主义、管制与寻租。我们用简单的模型论证了假说,并用调研案例进行了辅证。  相似文献   

11.
郭年顺 《南方经济》2019,38(12):15-32
主流经济学家把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的大规模兴起,主要归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企业家精神和遵循比较优势的必然结果。但是这无法解释为什么民营企业在兴起之初就广泛和快速地进入到各个工业,尤其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工业。基于中国工业史和252家中国最大民营制造业企业创业发展史的历史证据,文章找回"工业体系"这一被主流所忽略的重大历史现象和学术概念,从而首次提出一种理解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独特性的结构性解释。文章发现:从计划经济时期继承而来的门类齐全和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解释民营企业创业和发展独特性的关键变量;已有的由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组成的工业体系,从市场机会、技术能力和组织资源等方面塑造了民营企业的创业选择和发展路径。所以,中国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不是仅凭自由市场就会自动出现的普遍现象,而是在市场条件下充分利用工业体系提供的技术和市场条件才得以出现的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12.
于云荣 《特区经济》2009,(12):156-157
河北省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制度障碍是导致河北省民营经济不能进一步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国际科技、经济竞争的客观规律和金融危机的客观背景下,河北省民营经济还要想继续发展,就必须从构建民营企业的创新机制着手,加强各方面的制度创新,不断提高竞争力。河北省民营企业发展的制度障碍;河北省民营企业发展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3.
民营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在纳税人、税率、税前扣除项目、税收优惠等方面有较大的变化,为各类企业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税制环境,同样也优化了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促进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薛连海 《特区经济》2007,(2):104-105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私营企业的蓬勃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私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然而,我们在充分肯定私营企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鼓励私营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必须注意私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矛盾现状,对建立起符合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和谐运行的对策等问题上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5.
民营企业融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都新英 《特区经济》2010,(1):126-12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成熟,民营企业在经营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扰,其中融资困难是目前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民营企业的资金瓶颈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需要及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晓芳 《特区经济》2011,(9):262-263
市场经济首先是法制经济,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必须置于法律的框架下。本文针对我国民营企业法律风险意识的缺失,分析了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遭遇到常见法律风险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规避策略。  相似文献   

17.
刘荣萍 《特区经济》2007,(5):106-107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地位,但在管理模式上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其持续发展与壮大。以和谐思维为指导,提升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民营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及其内部诸要素的和谐互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伟大课题的应有之义。本文就和谐思维指导下的民营企业如何创新管理模式作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民营经济法律地位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瑞 《特区经济》2008,(4):148-150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民营经济在我国的政治、法律地位逐步提高,发展民营经济的体制条件、政策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民营企业的法律保护在时下已经成为一个时髦的话题。本文在对我国民营经济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我国民营经济法律地位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建立健全民营经济的公平竞争机制进行了思考,以期促进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民营经济在中央政策的指引下,已逐步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民营经济发展规模与发展的质量、结构、效益以及融资体系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解决这些矛盾,应该从提高经营者的基本素质,消除内、外资企业的政策差异,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建立与民营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融资体系,加快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张亮 《特区经济》2008,(5):150-151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民营企业内外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民营企业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就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问题作一研究,探求未来民营企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