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香港《大公报》8月31日】 中国证监会近日发布《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广泛征求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完善,并尽快发布实施。在该《办法》征求意见稿全文正式公布前夕,深沪两市即以“涨”声表达了欢迎。  相似文献   

2.
近期.三一重工等4家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了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历史大幕已经拉开。这是一项被视为重大政策利好的决定,其用意是挽救不断下跌的股市,同时可以医治被称为“股市万恶之源”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的问题。但出乎管理层意料的是,股权分置改革并没有被投资者视为重大利好,大盘反而连创新低。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因为:1)股权分置改革并不是使股市摆脱危局的治本之道;2)通过补偿方式解决股权分置的方案加速了股市泡沫的破灭速度,只能使少数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东受益,多数上市公司的流通股股东将血本无归。  相似文献   

3.
股权分置问题一直被认为是我国股票市场有别于发达国家股票市场的最重要特征,也是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不规范的深层次原因,股权分置改革的推出在理论上消除了这种特征.文章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基础上,阐述了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股权分置问题一直被认为是我国股票市场有别于发达国家股票市场的最重要特征,也是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不规范的深层次原因,股权分置改革的推出在理论上消除了这种特征.文章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基础上,阐述了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资本市场的壮大和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终于起步。 经过两批试点后,沪深交易所股改工作全面铺开。在短短的5个月里,进入股改程序的公司 达到144家,市值已接近市场的三分之一。股权分置改革的启动可谓势如破竹。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证券市场上历史遗留的股权分裂状况,在我国管理层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于去年4月终于开始破冰,在经历了第一.第二两批试点公司之后,现股权分置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全面铺开。这次历史性的制度变革,将对我国证券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地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在我国证券市场中,股权分置是指股票被人为地划分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非流通股包括国家股、国有法人股、社会法人股等;流通股包括A股、B股、H股、S股、N股等,各股在股价、流通性和转让程序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形成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以及流通市场彼此分割的状况。当前在沪深股市,上市公司只有1/3的股票在流通,国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并且占有绝对控股的地位。这就  相似文献   

8.
股权分置改革后,资本市场完善发展问题已日益显现。而选择、创新、监管及协调各种利益关系问题仍是证券市场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仅就这四方面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保证中国证券市场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韩金鸽 《特区经济》2005,(9):149-150
中国资本市场已经经历了长达4年多的持续下挫,社会公众投资者已经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导致股市受挫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股市的制度性缺陷,即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长期分置状态,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股权分置是指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分离的现象。尚未流通股份中发起人股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证监会的统计数据表明,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特殊性,阐述了管理的前提基础,探讨了管理的方式、渠道及其要点,强调个性化管理与技巧性管理。  相似文献   

11.
张晓农 《开放导报》2006,(5):104-106
本文采用已经完成股改的38批共1011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股改所引起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变化、第一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率分别变化以及绝对控股股东变化的情况,并分析了由此变化对资本市场、公司治理、中小股东利益、内部人控制以及公司经营发展等方面所产生的正面效应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上市公司隐性终极控制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控制权特别是终极控制权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目前公司治理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目前的研究已经逐步推进到对上市公司隐性终极控制权的研究层面.在股权分置改革即将完成的大背景下,对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特别是隐性终极控制权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有助于公司控制权市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建立均衡对价模型,并构造ASI指数测算出股改中逆向选择的程度,研究了非流通股比例、股改前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价值的相对差异、公司业绩、股改时段四个因素与逆向选择程度之间的关系。从股权集中和流通性折价切入,解释了前两个因素与逆向选择程度间的关系。通过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分析了非流通股股东如何利用流通股股东的非理性心理,解释了公司业绩良莠、股改阶段差异与逆向选择程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责任投资理念的广泛认同,中国证券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也更加关注企业的ESG 责任表现,但异质性机构投资者的ESG 责任持股偏好可能是有差异的。基于2010-2018 年A 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整体来看,机构投资者能够关注到公司ESG 责任表现,在中国A 股市场具有明显的ESG 责任偏好,特别是对国有企业ESG 责任表现的持股偏好更加明显。通过对异质性机构投资者的研究表明,相较于非独立型与短期交易型机构投资者来说,独立型机构投资者与长期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具有更加显著的ESG 责任偏好。进一步研究还发现,ESG责任表现更好的公司,具有更高的超额回报;利用本次新冠疫情外生风险事件冲击的分析也表明,ESG 责任表现较好的公司抗风险能力更强,累积超额收益远高于ESG 责任表现差的公司。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问题自20世纪30年代就引起了经济学家的重视,他们试图从股权结构的角度发现公司的业绩规律,现实中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中表现出的问题也是林林总总。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有自己的特殊性,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关系表现为不相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正是股权结构的特殊性和由此引起的“内部人控制”。改变这一现状的根本出路在于落实产权和股权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6.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一个制度经济学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国家垄断型供给主导的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变迁中,国家效用是一个重要变量,产权结构则是改革的关键因素.本文试图用制度经济学的逻辑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进行分析,由此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国家效用函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变发生变迁,由控制偏好转向效率偏好;第二,2003年前国有银行改革之所以成效不明显,是因为改革没有触动产权结构这一关键变量,仅是技术性边界的扩展而没有实现结构性边界的移动;第三,在满足国家效用和制度变迁的逻辑后,通过全面的制度设计,改变单一产权结构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也便成为合乎情理的逻辑.  相似文献   

17.
肖作平 《改革》2005,(3):97-103
对照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特征,着重从股权模式、董事会结构、监事会结构、管理层激励机制和机构投资者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中国上市公司并没有形成真正体现现代企业制度内涵的运作机制,导致内部治理弱化,强化了内部人控制。  相似文献   

18.
股权结构的设置和控股权的归属是股份制的基本要素之一,其状况对企业的治理结构、经营绩效及产权性质有决定性的影响.在此我们对新疆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新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使用实证研究方法考察了与券商相互持股对上市公司的短期股价和长期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从短期看,市场对上市公司与券商相互持股的态度悲观但不显著,而与券商相互持股的高系统风险上市公司的股价出现了显著为负的累计平均非正常报酬率;从长期看,与控制样本比,与券商相互持股没有使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获得改善,但公司的投资绩效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宛蓝 《南方经济》2002,15(2):65-67
本文通过分析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相关主体的偏好,试图找出为什么各相关主体并不一定最关心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原因,提出应利用解决国有股和法人股问题的机会,设法改变各相关主体的偏好,使其利益与公司价值最大化相一致,从根本上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保护股东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股票市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