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为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效率,欧央行、英格兰银行等境外央行相继采取定向货币政策对流动性进行调控,对特定领域提供专门的流动性支持.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我国央行也开始探索尝试定向流动性宽松操作,办求调控更加精准高效.鉴此,研究并总结境外央行的相关操作经验及教训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实践具有积极的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经济正进入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经济形势的变化要求宏观调控更加关注经济发展的均衡性、更加关注就业增长和结构转型。由此,货币政策定向调控应运而生,即在保持流动性适度和货币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定向支持短板和薄弱环节,促进信贷结构优化,降低融资成本,成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新思路。本文从国际央行经验出发,分析了我国实施定向调控货币政策的实践操作、取得成效、优势与局限,对优化货币政策定向调控提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4年以来,流动性过剩逐渐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对此央行运用了提高存款准备金、加息、发行定向央行票据等货币政策工具来应对流动性过剩,防止经济过热。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了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中产生的经济效用,并对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选用和走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4年以来,流动性过剩逐渐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对此央行运用了提高存款准备金、加息、发行定向央行票据等货币政策工具来应对流动性过剩,防止经济过热.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了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中产生的经济效用,并对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选用和走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宏观调控下的金融形势已经持续了数月时间,根据央行的货币政策报告,我国仍将实施一个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票据资产作为银行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一项资产,在本轮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凌 《济南金融》2008,(3):22-25
中央银行票据作为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下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具有操作迅速、灵活性、流动性、可逆性强的特点。中央银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来控制基础货币,进而调控货币供给量。同时,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也会使得中央银行做出反应,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来调控它。本文运用了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我国中央银行票据交易与货币供给量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结论,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公开市场操作是澳央行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金融危机期间,澳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提供了充足流动性,成功平抑了利率波动,为澳大利亚成为本次金融危机中最早复苏的发达国家创造了条件。中国与澳大利亚货币政策框架虽存在差别,但近期“主要运用市场化手段动态微调”,和此后逐步实现调控方式由直接向间接过渡的需要,都将公开市场操作推向了金融调控的突出位置。该文借鉴澳央行经验,提出改进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7年次贷危机发生后,美联储采取了以利率调控、量化宽松(QE)和扭转操作(OT)为内容的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宽松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调低短期名义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降低长期利率和金融产品风险溢价,以增加经济金融体系流动性和信贷可获得性,进而推动美国经济走出危机。本文分析了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调控逻辑与操作实践,反思了货币政策在应对危机中的效应、调控框架构建、超额流动性传导等问题,以期为我国央行政策操作提供一些参照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剧烈变化,尤其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我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也呈现较大的波动性,但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总体格局仍然没有改变。如何有效解决银行流动性问题,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而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是央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以湖北宜昌市为样本,对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需求变动的特点、央行政策工具的实施效应,以及央行流动性调控的局限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就当前加强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监测与调控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2005年至今,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不仅已引起政府、企业、媒体、民众的密切关注,而且还被认为是许多经济行为扭曲的根源。缓解流动性过剩一度成了2006年宏观调控的重点,央行两次加息,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四度发行定向央行票据,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旨在通过货币政策收紧流动性。  相似文献   

11.
市场套利机制下流动性"过剩"的症结及应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当前流动性过剩的特征并不是货币绝对额的增加,而是表现为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内生性因素和政策制度的外生性因素共同引致的货币流量过强。央行沿袭数量型的调控手段已无法对日趋加快的货币流量进行调控,使之呈现市场流动性相对过剩。因此,央行应重视对货币流量的监控,消除非市场机制的套利,实行微量递增存款准备金率的操作模式,逐步运用价格型调控工具,引导社会公众对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产生预期,才能有效地解决流动性相对过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动态     
《云南金融》2012,(3):13-13
央行:2012年将密切关注外汇占款恢复增长 在2012年2月15日发布的(2011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详细解释T2011年四季度开始的货币政策预调微调的操作背景以及操作细节,并指出央行将密切关注外汇占款恢复增长、流动性投放增加的形势变化及其可持续性,进一步提高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3.
张欣 《新金融》2020,(3):17-21
金融危机后,中美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变化趋势相近,但在结构变化及其对流动性的影响方面存在明显差别。本文在对比中美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的基础上,基于贷款创造存款理论,探讨货币政策操作方式与效果的差异及其原因。在判断货币政策变动趋势时,不能仅观察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更要关注其结构变化,并综合考虑准备金的供求关系,尤其是超额准备金、法定准备金率等对银行信贷扩张能力约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当前经济下行使货币政策面临实现“稳增长”和避免“脱实向虚”的两难困境,流动性总量扩张和结构失衡是根本所在.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要求央行必须在适度控制流动性规模的前提下,以实现金融资源的均衡配置为重心,切实强化央行流动性管理的有效性.在政策选择上,应借鉴国际流动性监管的改革和实践,在加大差别化金融调控的同时,选择更多的定向操作工具;而创设宏观流动性管理指标,增强流动性管理的权威性和清晰度,亦将是一个可能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首席财务官》2009,(5):58-59
2009年4月,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巨额正回购行为引发市场对货币政策的担沈,这种行为向市场传递了怎样的信号?是否意味着央行宽松货币政策的转向?是否将引发2009年金融市场流动性的“逆转”?央行回购与流动性对冲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其政策目的是通过资金的投放和回笼,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4月份以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国库现金规模逐年攀升,国库现金波动幅度持续扩大。本文通过观察国库现金对流动性管理的作用与影响,分析国库现金与央行流动性管理工具、调控指标的相关性,探寻国库现金管理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协同配合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公开市场操作目的旨在实现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根据货币供应量的调控目标,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或外汇买卖,吞吐基础货币。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最理想的工具是短期国债,但长期以来,我国短期国债发行量不足,为了解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不足的问题,央行从2002年开始发行央行票据,为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支持。  相似文献   

18.
利率双轨、银行市场竞争以及金融管理约束等是制约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重要现实因素。本文在文献梳理基础上,将利率传导制约因素纳入银行行为方程及银行间货币市场流动性传导模型,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效应,以及不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在改善政策利率传导方面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经济下行时,在利率传导机制存在阻滞的情形下,央行需要合理搭配价格工具和数量工具,才能相对有效引导贷款利率下降;同时,流动性分层也是影响利率传导的重要因素,央行需要结合结构型货币政策工具定向操作,提高流动性调节的精准性,才能有效改善货币政策利率向贷款利率传导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短期流动性收紧不改货币政策主基调》:今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主要体现在央行明显加大了资金回笼力度和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的启用。这与近来流动性显著增加,金融市场化发展背景下央行加快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货币政策调控方式转型相关,并不能由此简单推断货币政策已经转向。目前国内经济反弹趋势还有待进一步强化,外部经济环境依然严峻,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存在,因此政策的持续性和连贯性就  相似文献   

20.
采用抵押贷款模型,基于中国央行实施流动性便利操作的实践经验,从央行目标函数、预期违约选择价值评估的角度出发,通过实验模拟商业银行贷款的相关行为,并分析在不同折损率和利率策略下银行违约情况等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合理折损率标准的设计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借贷动机、扭曲资产配置和价格、增加央行风险敞口,从而影响社会总福利.因此,央行在操作流动性便利货币政策工具时,必须同时考虑折损率和利率的影响,才能达到其控制风险以及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