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乔彦军 《魅力中国》2009,(27):202-202
提倡把建筑置于所在的文脉上,建设经济上合理的、符合生态的、有助于社区建设的建筑方向,即基于共同关注人、自然的新的设计理论和价值观,在满足建筑基本功能和技术要求的基础上,既要综合考虑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在建筑生命周期内加强物质、能量的循环再生,减少对环境的消极影响,也要追求建筑的个性化和文化品位,创建宜人的空间环境,从而实现建筑与人、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经济与社会的和谐、政治与社会的和谐、文化与社会的和谐、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等。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只有每一个基层社区都是和谐的,都按和谐社会的要求做了,整个社会的和谐才能实现。如果基层的细胞不和谐,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整个社会也就不可能和谐。一个健康、成熟的和谐社区,应该是社区与政府、社区与企业、社区与社会、社区与自然、社区与居民良性互动的社区。因此,应当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编者  相似文献   

3.
《浙江经济》2007,(24):60-61
我们的地球日益被温室效应、环境污染和能源耗竭能问题困扰时.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开始流行。一批高学历的城市精英开始反思自身的消费行为,他们提倡都市人在享受现代生活便利的同时。最低限度的影响环境.达成自然与人的和谐,而这种思想,在居住领域体现为绿色建筑近几年的风靡。那些不能与周遭环境和谐相处、浪费大量资源的“豪宅”正被抛弃。  相似文献   

4.
"美丽中国"是反思工业化和现代化而提出的目标愿景。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微观向度。"美丽中国"在价值维度、根本目标、主体参与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在美丽中国视域下生态社区担当着新的任务和时代使命。生态社区建设应从社区理念设计、社区环境建设、社区体制创新、社区观念培育等方面多管齐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和人与人的和谐,在微观层面实践"美丽中国"的"自然之美"和"社会之美"。  相似文献   

5.
《宁波通讯》2012,(22):10-12
当前,我国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等已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大量的“社会人”日益增多地生活、居住于各种城乡社区中,变成了“社区人”。城乡社区越来越成为生活的支撑点、社会成员的聚集点、各种矛盾的交汇点。“社区人”对社会管理工作带来了新问题与新难题。社区在管理和服务于“社会人”上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如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理论,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所要回答的时代课题。江北区社区治理模式将为你精彩展现。  相似文献   

6.
导语:当前,我国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等已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大量的"社会人"日益增多地生活、居住于各种城乡社区中,变成了"社区人"。城乡社区越来越成为生活的支撑点、社会成员的聚集点、各种矛盾的交汇点。"社区人"对社会管理工作带来了新问题与新难题。社区在管理和服务于"社会人"上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如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理论,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所要回答的时代课题。江北区社区治理模式将为你精彩展现。  相似文献   

7.
随着五年计划的实行与发展,我国经济正朝着积极健康迅速的方向发展。在现代社会,城市文化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这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奔向城市,成为城市的新居民。那么如何正确地引导人们和谐健康地生活成为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城市的主体是社区,社区文化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文化的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人口素质差异、价值取向、邻里交流等等。文章对怎样建设社区文化才能更好地改善这些问题,提升人民的幸福归属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陈跃 《杭州研究》2007,(1):53-55
杭州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要坚持“天人合一”的理念,不断探寻“中西合壁”住宅建设的路径,建造具有“生活品质之城”独特魅力的传世建筑,为杭州人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环境,以不断提升杭州的环境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9.
曾峥 《中国西部》2012,(31):116-117
羌人对于大自然给予他们生产空间、创造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质条件,充满了感恩,因而把几乎所有与之相关的物质尊为神祗或祖先,世代崇拜。羌人在与自然界长期斗争与共存的实践经验中,不断领陪到保护生态环境与人类和自然界和谐共存的互动关系,在有意识地力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同时,客观的起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康凯 《魅力中国》2013,(28):117-117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一种和谐的统一的亲密关系。中国人欣赏自然美,是将自然看做是自己的亲人、朋友的,是一种伦。理关系。同时,也不将自然视作静态的观赏对象。而是把自然当作可游可居的动态的生活环境,不仅将自然人情粑了述将自然世俗化了。西方哲学对待自然,是一种奉着实用的目的的科学态度。由于受中国传统夷学史化熏陶,个人认为中西某些绘画作品中所表现出自然,温宁,柔和之美是共通的。  相似文献   

11.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其具体的概念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平衡建筑环境的性能及人们对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影响。在该前提下创建的建筑空间能够使人们可高效、健康地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12.
人从自然界中走出来,但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独立自在,而是与自然界构成一个完整和谐的整体。当人将自身的力量加于自然的同时,既影响人外部自然的变化,也影响人自身自然的变化即人体自身的人化,这是个人成为社会成员的基本条件。工业文明颠倒和割裂了生产、生活与生态的秩序和联系,使自然生态环境陷入空前的危机之中,人类应该从工业文明的社会范型转向生态文明的社会范型。  相似文献   

13.
建筑与绿地、自然与人,需要艺术的衔接,才会和谐统一。因此,城市雕塑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标志,已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秋天的北京街头,在雕塑的点缀之下,越来越美了。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一世纪房地产产业前程似锦,二十一世纪宁德商机无限,宁德作为一个新兴发展的滨海城市,郊区住宅大盘的发展不可限量。郊区住宅大盘的特征当今时代,收益稳定的“中产阶层”日益壮大,他们追求舒适优雅生活,渴望回归自然,要求社区居家环境优美,有休闲交流娱乐健身场所等,人们纷纷呼唤个性化“郊区大盘”时代的来临。郊区住宅大盘实质是生态问题,是把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要求建筑要与自然高度和谐。郊区住宅大盘很盛行,但事实上,一个项目人住多了,容易破坏生态。需要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把建筑和配套设施,巧妙地放在自然生态环境中,而不要过于…  相似文献   

15.
绍兴水乡景观的文化内涵在于其折射出的哲学意蕴:一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人生哲学,这主要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儒家哲学重人生的一面;二是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这主要折射出中国文化中道家哲学重自然的一面.绍兴人既注重现实生活,尽量将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安排得有条不紊,努力保持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同时也重视顺应自然,过着一种自然闲适的慢节奏生活,努力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6.
在瑞典,每年都会新建许多公寓楼和办公楼。当你进入那些装饰一新的建筑时,不但闻不到刺鼻的装饰材料味,而且映入眼帘的多是枝繁叶茂的植物和充满自然气息的摆设。在酷爱大自然的北欧人看来,虽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各式建筑,但如何让人为的东西对环境破坏最小,更加贴近自然已是非常重要的课题,这就引发了对生态住宅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增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社区作为城乡人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和细胞,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充分发挥社区功能作用。本文阐述了社区在创新社会治理中的功能作用,提出了促进社区发挥功能作用的对策和举措。文章旨在通过加强社区建设、放大社区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城乡社区的作用,从而从基层、基础环节入手带动引领社会治理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18.
黄强  许建民 《开放潮》2005,(9):8-10
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这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思路和总体战略,也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基础的作用。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性的一环——城市社区建设,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基,这是不言而喻的。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胡锦涛同志说过,要“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使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因此,要高度重视和谐社区建设,把促进社区和谐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塑造和谐社区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鉴于历史传统和地域文化的差异性,以及现代社会商业文化的不断冲击,需要拓展思路,积极塑造和谐社区文化,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丰富社区内涵,维护社区稳定,拓展社区生活的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20.
郭玲玲 《魅力中国》2014,(23):93-93
爱德华?维亚尔(Edouard Vuil ard,1868-1940)是19世纪末巴黎最活跃的艺术团体纳比派的代表画家。看维亚尔的画,我们首先便会被他明快、斑斓的色彩所吸引。惊叹于他那和谐的色调,他以朴实的艺术视角观照生活,描绘出生活的诗情画意,维亚尔的油画,体现了对生活理想化的追忆和叙述,对人生本质的深刻尊重和理解,与此相适应的是作品内敛的情感、画风的含蓄及语言的自然、朴实,具有独特而和谐的艺术魅力。画面充满华丽和谐的色彩,使画中的人和景完美的溶于一体,带给人诗意而和谐的美感。笔者从油画语言的抒情与含蓄,绘画造型单纯而写意来分析维亚尔绘画的诗意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