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俊昌 《经济论坛》2005,(13):20-21
在对就业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中,研究工作者的研究重点常常侧重于对我国就业压力与缓解就业压力的政策分析、中外就业政策和就业发展过程的实证分析与经验介绍、就业政策的发展过程和就业者自身的观念、行为分析研究。实践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常常表现在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对政府在就业中的作用,理论研究的成果和文献并不多见。事实上,和谐社会的建立,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政府在实现充分就业的宏伟目标中,  相似文献   

2.
通过将宏观层面数据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相匹配,本文实证考察了政府管制对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结果发现:政府管制越严格,流动人口的就业质量越低,表现为就业稳定性下降、更难到正规就业部门就业和劳动收入减少,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证实了结论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政府管制导致的就业扭曲不仅产生了流动人口内部的性别收入差距,还拉大了流动人口与城市户籍人口之间的收入差距。从代际差距的角度看,受政府管制影响,流动人口的低就业质量还降低了未成年子女随迁的概率,加剧了留守儿童问题。最后,地区劳动保护的加强与流动人口自身议价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政府管制对就业质量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推进政府简政放权改革有利于继续释放“流动人力红利”,缩小社会收入差距和促进经济健康增长。  相似文献   

3.
经济转型期就业形势分析与公共政策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晶  桂莉 《现代财经》2004,24(4):27-30
转轨时期多种原因造成的就业困难已形成巨大的社会压力,降低失业率成为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本文在对就业形势进行深层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职能的角度论述政府在解决就业和保障劳动者权利方面的作用,进而提出促进就业的公共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4.
中国政府R&D投入对就业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政府R&D投入与就业关系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运用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政府R&D投入与就业规模的协整检验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发现:中国R&D资本额与就业规模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误差修正模型显示两者之间的长期均衡机制对扩大就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应注重政府R&D投入对就业的长期效应,将其纳入中长期就业规划。  相似文献   

5.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统计,中国1.3亿农民工中,有2000万人因金融危机失业返乡。因此,如何妥善处理好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成为今年各级政府的大事。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出了五大措施扶持农民工就业,而各地政府也纷纷采取得力措施力促返乡农民工就业,上上下下已经开始行动。  相似文献   

6.
就业问题一直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的就业形势在近年来越来越严峻。就业矛盾已成为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焦点问题。就业总量矛盾与结构性矛盾的交织、城市下岗压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交织,使我国的就业问题更加复杂化。笔者认为要解决就业问题,一是要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岗位的供给;二是要合理界定与强化政府在解决就业问题上的责任,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三是要继续推进和完善市场化就业模式,为最终解决就业问题提供有利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人口绝对量大,农业剩余劳动力多,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期,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以及部分人就业观念滞后等因素影响,使得下岗、失业人员规模日益扩大,失业率不断攀升。面对严峻的就业、再就业形势,我认为应采取以下七个方面措施,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消除政策障碍,努力开创就业工作的新局面。一、政府要适当放松管制,消除就业的行政性障碍对政府来说,最大的利益就是税收和就业机会。不管是国有还是民营,只要能提供税收和就业机会,就是政府应该扶持的企业。政府对企业应该适当放松管制,减少行政干…  相似文献   

8.
失地农民就业的政府服务——基于服务行政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服务是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必然选择,但由于其行为存在三大问题:失地农民的服务理念尚未真正形成;“三位”现象尚未解决;服务型政府的制度支撑还不够完善。为此,基于服务行政的视角,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指导下,以新的视角审视政府服务,通过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强化服务职能;构建工作运行体系,完善监督机制;构建绩效评估体系,强化激励机制,以此提高政府在促进失地农民就业中的服务。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和贫困生资助问题日益受到政府的高度关切。从大学办学目标角度,简要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和贫困生问题产生的现实背景,提出解决问题应以政府为主导,齐抓共管,并改革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0.
政府促进就业:目标、制度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将始终伴随就业的巨大压力,“政府促进就业”是解决失业、实现充分就业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课题。充分就业是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促进就业则是政府首要的经济职能。政府促进就业的目标人群将不再局限于城镇人口。政府促进就业要着力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帮助就业弱势群体就业和再就业、协调城市就业与农业剩余劳动人口就业以及维护公正、有序的就业市场环境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一般认为,就业歧视就是根据劳动者的户籍、性别、民族、种族、肤色、宗教等因素,限制其选择职业的权利。就业歧视可能是企业行为,也可能是政府行为,其中政府行为可能是具体的行政行为,也可能是抽象行政行为,即制定包含有就业歧视内容的法规。上述种种歧视行为我们可以概括为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容貌歧视、户口歧视等等。本文将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就业歧视的原因进行一个比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关于健全统筹城乡就业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就业的关键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统筹城乡就业的主体是政府,但政府不能包办城乡就业,而是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调整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同时,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城乡就业协调发展和结构升级,促进城乡劳动力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政府应抓好就业规划与宏观调控、统筹城乡就业管理与服务、统筹政府在城乡就业方面的职能和责任等几个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13.
赵建国 《时代经贸》2008,6(7):26-27
本文针对灵活就业群体被排斥在现行社会保险制度之外所引发的严重问题,从完善制度设计,提高制度的公平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改进技术手段,提高社会保险管理能力;明确政府责任、完善政府政策等三个方面较为系统地提出如何构建适应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岗位的供不应求是一个长期的现象。在建国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曾多次面临过相当严重的就业压力。到目前为止,就业形势依然很严峻。尽管从“九五”中期起,政府在缓解就业压力和保障劳动者利益上采取了大量积极措施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产生的失业问题将日益显性化,使就业问题仍然是今后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就业和劳动力市场问题无疑将继续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政策中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从根本上说,经济增长、税收增加与就业扩大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政府支出、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把政府支出引进效用函数之中,建立一新古典增长模型来研究政府支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发现:政府支出、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效应主要与消费者风险规避系数有关;中国的政府支出增加促进就业,技术进步抑制就业。同时利用中国的1978-2004年政府支出、技术水平以及就业的相关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就业量与政府支出、生产技术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政府支出对就业的短期效应大于长期效应。  相似文献   

16.
就业是民生之本。努力扩大就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的治本之策,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就业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问题。因此,解决就业问题,必须加快发展,通过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拉动就……  相似文献   

17.
张礼强 《时代经贸》2011,(2):231-231
残疾人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其就业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应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残疾入的就业工作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社会排斥的角度分析了残疾人就业田境的成因,并从个人、政府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就业是民生之本,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是有效促进就业、调节人力资源市场和维护就业公平的有效措施,也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公共就业服务的发展,必须适应市场变化和服务对象的新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方式,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扩展服务领域,全面提升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入世后我国的就业问题正争论得如火如荼。乐观者有之,悲观者亦大有人在,经济学家胡鞍钢更是把未来就业问题形容为一场“就业战争”。亦有人因此提出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但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各方面对就业问题的认识观念上存在误区。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对待就业问题,转变观念,才能在实践上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之。1.政府政策观念的转变。对于政府来说,保持经济增长和实现充分就业是其宏观调控的两大基本目标。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及现实状况,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观念,…  相似文献   

20.
张廷朝 《时代经贸》2013,(14):88-88
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既有客观社会环境的原因,也有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不足的原因,大学生本身的素质及择业观也是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顺利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高校、社会以及大学生本身共同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