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徐源  陈永红 《生产力研究》2022,(11):26-32+161
文章从理论上阐述了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用2005—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其一,数字经济扩大了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其二,区域创新水平在数字经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中发挥了中介效应,而农业劳动生产率则发挥了遮掩效应;其三,农村人力资本具有逆向调节作用,能够降低数字经济给城乡收入差距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农村人力资本结构的调节作用更优。未来,应进一步加快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业技术创新,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同时要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培育信息化人才,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劳动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其对劳动收入水平和收入差距的效应仍处于探索阶段,且定量评估不足,缺少行业层面的经验证据。本文基于Acemoglu&Restrepo(2018)的人工智能技术模型,并引入行业人工智能发展的非对称性变动,从智能渗透和边界延展两方面分析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水平与技能收入差距的影响及机理,并通过2003—2020年中国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水平和技能收入差距具有显著影响。从长期来看,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提高劳动收入水平,缩小技能收入差距。(2)人工智能对低技能劳动收入水平的冲击显著大于对高技能劳动收入水平的冲击。(3)人工智能通过提升高低技能劳动力就业水平增加劳动收入水平,缩小技能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间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毋庸置疑,合理的收入差距可以为社会公众所接受,然而收入差距过大,无疑会对行业的均衡发展、社会的公平分配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因而,厘清影响行业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进而探寻缩小或根治行业收入差距的有效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金融业和制造业为例,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影响行业收入差距的因素包括行业人力资本水平、行业劳动水平和行业垄断程度,且这三个因素对行业收入差距都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行业收入差距是理解中国收入差距的重要视角.目前有关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研究主要围绕行业收入差距的趋势、现状和成因展开.已有实证研究表明,行业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是行业垄断或劳动力市场分割,而市场竞争、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对行业收入的影响尚存在争论.实证分析的结论受限于数据和行业收入及行业收入差距的指标,即忽略福利和补贴会低估行业收入差距,而行业平均工资不利于分析收入差距.资本深化、银行信贷和宏观调控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城镇化视角下,通过理论模型推导,构建门槛面板模型,采用1997~2015年省际数据实证检验了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在城镇化视角下,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在城镇化水平中级阶段,社会保障支出缩小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在城镇化水平高级阶段,社会保障支出拉大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分地区看,东中西部社会保障支出既存在城镇化水平的门槛效应,又存在地区差异。基于社会保障支出结构,社会保障各项目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具有不同的门槛效应。此外,人力资本和城乡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具有显著影响,人力资本负向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城乡收入差距正向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相似文献   

6.
城乡收入差距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最突出矛盾之一。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解释和实证检验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理论分析认为,国家层面城市偏向的发展政策、地方层面经济增长至上的单向思维、体制层面的"中心—边缘"二元格局,是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的内在机理;Panel Data实证模型估计结果进一步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受到来自经济发展、政策偏向、金融发展、经济干预以及其他控制性因素的多维影响,其中,城镇化建设、经济开放度、人力资本培育度、农业经济发展程度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总体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科教文卫和公共服务的城市偏向、金融发展规模以及非国有化则都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为此,城乡差距问题的消解,应立足于"乡村本位"的价值思考,通过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推动城镇化建设、建立城乡"包容性政策体系"等举措,真正达成城市与乡村社会的衔接。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全国31个省份6 937份家庭问卷调查数据,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进行了统计测算,运用Mincer收入模型及Oaxaca Ransom分解法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贡献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基尼系数已超过警戒线;户主个人与家庭基本特征、人力资本、地区差异与城乡差异对居民家庭收入有显著影响;户主文化程度差异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最大,城乡二元结构差异、户主个人及家庭基本特征差异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较大,而地区差异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最小。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信成杨  闭明雄 《生产力研究》2022,(10):11-16+161
文章梳理了服务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路径,基于我国2005—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在控制了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条件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服务业集聚会先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在到达某一临界点时,服务业集聚开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存在区域异质性。因此,服务业集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将资源依赖、人力资本、城乡收入差距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利用中国2006—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资源依赖、人力资本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资源依赖显著扩大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研究发现:资源依赖通过人力资本这一中介变量间接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即人力资本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传导作用。因此,降低资源依赖程度、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断缩小城乡人力资本差异是缓解我国城乡贫富差距的重要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我国行业收入分配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并研究了行业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行业收入差距正在一步步扩大;人力资本差异、劳动生产率差异、市场机制和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行业收入差距产生并扩大的主要原因;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在改革开放初期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而现阶段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经济增长有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关于行业工资差距与行业垄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利用理论模型分析了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工资差异存的必然性,再利用Miner工资收入模型和Chow检验法,对我国的行业工资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行业人力资本水平、行业劳动生产率和行业垄断程度差异是造成行业职工工资差距的影响因素,但行业垄断程度对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的影响结果不同,而且行业属性的差异是造成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工资差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在这基础上利用带有两个协整的VECM对该机制进行实证.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通过降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效力影响经济增长,且金融发展程度有助于缓解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这种的负作用;经济增长通过物质资本途径扩大收入差距,通过人力资本途径缩小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3.
运用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微观数据,结合Heckman样本选择方法,估计垄断行业和竞争行业的收入方程,结果发现,垄断对行业收入的影响远大于性别、教育、工作经验等个人特征。运用Shapley值分解方法,考察各因素对我国城镇内部行业工资差距的贡献,结果发现,人力资本因素对行业收入差距的贡献最大。分行业看,人力资本因素能够解释垄断行业收入差距的一半左右,管理岗位对竞争行业收入差距的贡献最大,性别因素对竞争行业收入差距的贡献高出垄断行业两倍,非农户口在解释垄断行业收入差距时的贡献要远大于竞争行业。因此,缩小我国行业收入差距,亟需打破行业垄断壁垒,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减轻劳动者地区间流动障碍。  相似文献   

14.
董继红  叶思晖 《技术经济》2020,39(8):191-200
按学历、技能设置的落户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不同人力资本禀赋劳动力的流动性差异,这种流动性差异深刻的影响着人力资本的区域间分布和现代部门产业的空间格局,从而为解释地区收入差距的形成与扩大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将户籍门槛变量引入新经济地理模型,并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分析在不同水平的户籍门槛、贸易成本、人力资本份额下,不同技能劳动力的空间选择及地区收入差距变动。研究结果表明,需求与供给效应的彼此强化使得低技能劳动力与高技能劳动力在同一区域聚集,但因技能而设置的户籍门槛作为分散力阻碍了低技能劳动力的空间聚集过程。伴随区域一体化推进,贸易成本不断降低,高技能劳动力将在发达地区高度集聚,而如果户籍门槛保持不变,低技能劳动力将均匀地分布在两个区域。高技能劳动力的地理集中是导致地区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主要原因,降低贸易成本能够有效缩小地区收入差距,而降低户籍门槛或提高人力资本份额均使地区差距变得更大。本文进一步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的劳动力回流现象、人力资本的迁移趋势、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地区收入差距的收敛和发散趋势,发现经验数据与理论命题的结论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以传统行业收入决定理论为基础,运用2003年~2008年我国19个行业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系统地分析了2002年至今各行业收入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生产效率仍然是决定收入变动的重要因素;垄断因素在行业收入差距扩大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人力资本水平对收入变动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笔者还阐述了加入"世贸"组织后垄断行业暴利、高教扩招等社会现实问题对行业收入变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章将人力资本结构因素纳入到贸易开放与发展中国家内部收入差距关系的分析框架之中,通过理论推理和实证检验考察了贸易开放、人力资本结构对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机制、条件与力度.研究表明,贸易开放对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不但与其所带来的技术进步类型有关,还与该国的产业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本(人才供给)结构密切相关.就我国而言,人力资本结构升级速度慢于贸易产品结构升级速度,是贸易尤其是出口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毛其淋 《财经科学》2011,(9):94-103
本文采用双倍差分法考察了西部大开发对中国西部地区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显著地缩小了中国西部地区的收入不平等,在选用衡量收入不平等的不同指标和控制其它影响因素后,这一结论依然稳健;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西部大开发主要通过吸收外资、提高城市化水平和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的途径来缩小西部地区的收入不平等。  相似文献   

18.
张晖 《经济经纬》2006,(3):17-20
跨国公司的进入改变了原有产业间竞争的格局,而这种变化将会给地区间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差异。所以,地方政府都希望借助于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优势增强本地区经济竞争力,从而获取比较高的地方财政收入。但跨国公司不同的股权进入方式取决于不同的技术垄断优势。基于此,地方政府同国有企业、跨国公司共同展开合作博弈,结果证明跨国公司的控股现象是我国区域间竞争的必然结果。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不能以保护民族工业而排斥外资为出发点,而应借助市场体系的完善与外资共同发展,并不断加强国内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培育,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严重依赖性。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dynamics of human capital in China. We develop a new comprehensive human capital measure based on the Jorgenson-Fraumeni (J-F) lifetime income framework, in addition to using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based human capital measures. We find that the new J-F human capital measure reflects more closely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y than the education-based measures. We also conduct a Divisia decomposition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contributions of different factors to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growth of human capital and to regional disparity.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gional human capital gaps in China are enlarging in general. Education and urbanization contribute most to human capital growth, while population aging shows a strong negative effect. Our estimates create a new provincial level human capital panel dataset from 1985 to 2014, which is useful for empirical work and policy analysis.  相似文献   

20.
教育均衡与中国区域间收入分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受教育年限、人力资本及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对省区间教育均衡性进行研究,分析教育均衡对个人收入影响的相关关系,结论表明:我国各省区间教育差距与人力资本存量呈负相关关系,但受教育总体水平有向均衡发展的趋势。以此,政府应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投入,提高这类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以促进各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缩小区域间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