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怎样全面地分析我国的房地产形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不少人士著文或发表意见分析房地产形势。2001年底有人指出,我国当年的房地产已经与1993年一样“过热”,并预计2002年就要出现房地产的“冬天”。2002年至2003年7月,又有许多人分析房地产泡沫和风险,认为问题严重。有人著文认定,我国的房地产业已经到了泡沫经济的“悬崖”边沿。这些分析意见的根据是:这些年我国房地产每年投资增幅过大,空置商品房不断增加,房价不断上涨,房地产企业利润过高。因此,我国的房地产已经发展过热。  相似文献   

2.
两年前,一篇《2002房地产的冬天》的文章震撼了整个房地产界。一时间“2002,不是房地产的冬天”、“根据经济发展的波动理念,房地产已经到了调整阶段”、“根据房地产发展的持续性,调整还将延长”等各种理论、预测不期而至。两年过去了,房地产的蓬勃发展,印证了一些人的预测,也增加了许多困惑。比如,按照经  相似文献   

3.
拐点     
《上海房地》2004,(6):1-1
“拐点”原是一个数学上的概念,亦称扭转点。被借用到经济学上,其意思是经济的发展态势出现了转折。这几年上海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但其中矛盾和问题也很多,于是研究“拐点”问题的人多起来。今年初就有人预言,2004年是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拐点。但是2004年已经过了一半,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房地产金融信贷现状与风险 (一)我国房地产金融信贷现状 自2002年以来,中国房地产信贷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社会各界看好其未来的发展,使得它成为各大商业银行争相瓜分的“蛋糕”。  相似文献   

5.
也许有人会问,难道我国的房地产经纪行业目前还不能算作一个真正的行业?每年大量的二手房在成交,主要是由分散在各地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在“撮合”,房地产经纪机构在“看房、签约、办证、过户”等一系列过程中不仅不可替代,而且还为整个房地产市场提供了丰富的资讯和便捷的服务。但是,我认为,我国的房地产经纪行业还远未成为一个真正的行业。  相似文献   

6.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成熟,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品牌时代。品牌作为品质与文化附加值的表征,已经日渐被购房者所重视。从行业领域看,虽然我国房地产业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市场旺盛期,但消费心理的成熟、产品同质化的加剧以及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必然规律,也促使房地产企业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拿起“品牌建设”的武器。尤其是对跨地域的房地产开发商而言,有效的品牌战略与品牌建设工作将降低消费者识别成本,大大减少跨区域发展的“入场费”。  相似文献   

7.
信托资金介入房地产业,源于2002年底央行对房地产业的信贷紧缩。2003年6月13日央行发布121号件对整个房地产产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使突破房地产资金的瓶颈限制,加速房地产金融业创新势在必行。同年10月,房地产投资信托出现“井喷”现象,推出的信托产品供不应求。目前房地产投资信托  相似文献   

8.
李秋贵,出生于1965年11月,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程度,现任上海全程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注册房地产估价师,首批全国注册房地产执业经纪人。 1998年涉足房地产行业,2002年开始精心经营和打造全程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担任董事及总经理,主管公司业务运作和内部管理,2004、2005年分别荣获“上海房屋中介市民放心店”荣誉称号,分别在2005年、2006年获得“中国地产经纪百强”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9.
2004年房价上升较快,社会上出现了关于房地产泡沫的议论,有人说“全球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大的房地产泡沫之上,而这一泡沫是由中国和美国创造的”,还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将在数月内破裂,不会超过一半”。中国楼市果真是这样的情形吗?笔者不能苟同。  相似文献   

10.
前进中成长     
苏华俊 《房地产导刊》2004,(80):136-139
2004年的钟声已经敲晌。随着2004年的到来,2003年已经慢慢地远离了我们。2003年的房地产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总结的东西,包括经验与教训。有人说:“总结,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挑战!”为此,本人也对自己所走过的这一年来一点小小的总结以及一些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一、概念:以“新政”界定时期的涵义何在 2003年6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03]121号)。此文件被业内普遍认为是对前一年即2002年8月26日建设部等六部委《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建住房[2002]217号)在宏观货币政策方面的落实。此后,包括两爪“国八条”等,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金融和土地紧缩政策,实施房地产调控。因此,“121号”文件可以视为房地产“新政”时期开端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从2002年到如今,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已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许多民间团体和个人也投资房地产,引发了房地产市场的热潮。但我国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本文对房地产行业的现状以及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一些个人的想法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土地·金融·消费——房地产新政扫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五月前后,对房地产业界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有人更称之为“夏天里的冬天”,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这期间,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对于房地产政策的一些调整,很容易给人一个信号,那就是国家将严格保证房地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房地产“泡沫”可以休矣!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回顾 近年来,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关注,初见于建设部等7部委2002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建住房[2002]217号)。自此开始,“房地产”和“宏观调控”就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随着房价的步步攀升而成为一个受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建设部“赴美房地产开发经营及房地产价格评估培训团”于2002年4月赴美,对美国房地产开发经营、经纪代理、价格评估、行业管理等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调研与实地考察。 (一)房地产开发 1.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特点。一是保障充分和公平竞争;二是市场机制调节价格;三是保护私有财产,法律保护业主所有权和转让权。与我国房地  相似文献   

16.
春天和冬天     
冬天来了,上海楼市也随着时令的冬天进入了“冬眠”状态。在冬天的第一拨寒流来临之前,房地产市场的“拐点”说已经成为热议话题,有人认为“拐点”已显,言之凿凿;有人认为“拐点”未显,信誓旦旦。目前市场的表现是,南方几个城市的房价从去年秋天开始下降,年末继续下滑;上海、北京也出现有价无市、交易萧条的情形。房地产市场调控在经历几年曲折反复后,终于在这个冬天见到了凌厉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议论房地产泡沫问题的文章不断出现报端。特别是今年里,有几个外国专家也参加了议论中国房地产泡沫的行列。他们提出了“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论”,认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接近爆炸的边缘”、“将在数月内破裂”。这些论点,与国内持“不能判断我国房地产已经是泡沫经济”的论点针锋相对,使得议论很为热闹。  相似文献   

18.
南宁楼话     
2002年南宁房地产市场比全国其他地方走得更好,目前基本上没有空置房。 2002年南宁房地产的特点可以用“四面开花”这个词来形容。以往南宁房地产的火爆主要集中在新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议论房地产泡沫问题的章不断出现报端。特别是今年里,有几个外国专家也参加了议论中国房地产泡沫的行列,有的还提出了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论”,认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接近爆炸的边缘”、“将在数月内破裂”。这些论点,与国内持“不能判断我国房地产已经是泡沫经济”的论点针锋相对,使得议论很为热闹。  相似文献   

20.
提起烂尾楼,人们就会联想到斑驳的混凝土、生锈的钢筋、破败的脚手架、脏乱的环境……有人形象地称为“城市伤疤”。当前,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株洲也同全国一样房地产开发投资不断升温,一直广受市民关注,被人们看做是“城市伤疤”的烂尾楼的治理情况越来越受到业内外人士重视。在政府部门的鼓励支持下,一些房地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