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更新财政支农观念 壮大农业财源基础尤文君我省是全国农业大省之一,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经济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不快,依然是“农业大省、财政穷省”。最近省委提出把我省由农业大省建设成农业强省,这个决定,...  相似文献   

2.
在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中振兴地方财政的几点思考殷智贤松花江地区是个传统的农业地区,多年来,财政拮据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的难题。近几年,我区财政形势明显好转,主要得益于通过推进产业化,加强了效益型财源建设。一、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是农业地区振兴财政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3.
农业结构调整,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经济工作的核心。财政作为调控经济的一大杠杆,如何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当前财政支农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结合龙岩实际,探讨财政支持农业结构调整问题。  相似文献   

4.
陕西是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农业省份,也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地区。面对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形势,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投资,合理配置农业综合开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建立健全农业投入机制,对于有效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加快陕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实现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富锦市是我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市共有18个乡(镇),现有耕地面积328万亩,可供开发利用荒地资源196万亩,农业人口3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0%,农村社会总产值129415万元,占全市的70%。但多年来.由于受政策和传统生产方式的困扰,我市农村经济一直徘徊不前,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为了摘掉农业大县.财政穷县的帽子,壮大农村经济实力,推进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就必须探索一条振兴农村财政经济发展之路。依笔者之见.应该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做好四件事:一、实施资源开发,全力搞好农业综合治理振兴经济.既要稳定基础财源,…  相似文献   

6.
发展农村经济关键在旗县区,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又促进经济。当前农业需要不断增加投入,但与旗县区财政承负能力很不适应,总结以往成功及失败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7.
围绕“三大”基本任务推进“五新”理财举措王永生,刘久英为了切实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的振兴国家财政、健全财政职能、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财政工作的三项基本任务以及富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富锦建成“农业强市、工业大市、财政富市”的战略目标,富锦市...  相似文献   

8.
为配合国家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进行对农业投入的政策、结构、方式、管理体制以及农民增收等情况的调查研究,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迎接入世挑战,省厅组织对全省各设区市22个县(市、区)1999—2000年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管理及使用效益等情况的审计调查。此次调查,共审计了各县财政局及农业资金主管部门160个、相关用款单位221个,并对69个乡(镇)财政收支和负担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经审计表明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为支援农村经济发展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改革,促进农业增长、农民增…  相似文献   

9.
“农村财源建设”有奖征文农村财源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头戏,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尤其对农业大县来讲更为更要。因此,农业大县振兴财政的出发点,应把农村财源建设这项工作作为奠基之石,脚踏实地,富有成效地做好。富锦市的实践恰恰说明了一个硬道理:只要因地制宣,重视农村财源建设,把农业经济纳入币场经济轨道,真正构建商业、科技、创汇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农具大县就一定能摆脱大而不强的被动局面,走上富裕之路。一、固本稳农,搞好农业综合治理,夯实财促基础粮定生产是农业的检I以同题,富民币在提高综台生产能…  相似文献   

10.
农村财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快其建设进程,尽快形成快速发展的态势,对于壮大农村经济实力,促进地方财政的振兴,巩固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目前,农村财源建设的浪潮已经兴起,但真正使其步入规范化、基地化、集约化轨道,尚需有与之配套的子系统工程作保障。第一,树立农村财源建设导向意识。一是要建立农村财源建设领导责任制,真抓实管,明确责任,量化指标,分兵把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一抓到底。农业地区特别是大的农业地区各级领导要更新决策导向意识,改变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做法,拓…  相似文献   

11.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是财政支出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与投入,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资金也越来越大,支农专项资金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但近年来,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2.
振兴县级财政经济的思考张连云县级财政是组成我国国家财政的基础环节,是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县级财政已成为是为困难的一级财政,尤其是分税制改革推行以来,尽管县级财政可以在中央、省、市分取收入增量的剩余中分得比乡级财政更多的份额,但这对县级财政...  相似文献   

13.
在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下,农业财政政策是财政政策的组成部分,财政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和资金投入(主要包括农业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业综合开发支出),既是政府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措施,也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政策性工具和手段。公共财政是弥补市场缺陷的财政,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凡是市场办得了的,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同题。财政与农业关联度很高,但由于目前还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在财政与农业的关系上,在财政支农政策选择上,人们认识并不一致,有的甚至相去甚远。在现阶蜃财政支农工作要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学习借鉴工业化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长处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具有时代特征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  相似文献   

15.
会年是“九五”计划买施的第二年,也是推进财政“三大任务”的重要一年,富锦币作为全省五十个改革试点市之一,必将承受新的考验与挑战。那么,边远财政部门,该如何应势而起,彻底摆脱经济增长效益低下,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力分散问题严重等羁绊,加速“贫困型”向吃饭型”,“吃饭型”“温饱型”,“温饱型”向“富裕型”这一过程的演绎,使他政经拆走上振兴之路呢?我们富绵财政局1997年的总体工作思错是,以国家和省关于实现财政振兴的总体原则和思路为指导,紧扣市委建设“农业币、工业大币、财政富市”的主旋律,在理财上向“收入…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区各市,县财政运行的难度越来越大.问题和矛盾日趋显露。最主要的表现是:财政增收的难度加大,财政收入增长趋缓;财力水平较低.对上级财政依赖程度较高;财政保发工资的压力增大;财政可调控财力小,财政包袱和财政风险加剧。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市、县经济的发展。认真研究目前基层财政走出困境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乌兰察布盟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总面积8.4万平方公里.330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占84%,耕地面积120.5万公项.年降水量350%毫米左右.是一个农业大盟,也是一个财政穷盟,所辖15个旗县市(含和林县)、有12个被列为全国、全区的贫困旗县,14个财政入不敷出靠国家补贴过日子。1994年(以后除特殊说叫外.均为1994年数据)全盟11个旗县市财政发主赤字达5017万元。  相似文献   

18.
潘建华 《山东审计》2001,(10):29-29
农业产业化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和农业改革的重要形式,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大幅度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和财政收入,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一条成功之路。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已成为各级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作为政府宏观综合调控的财政部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支持和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提高财政支农支出比重,确保财政资金总量持续稳定增长,这是新形势下强化财政支农职能和发挥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作用的一个根…  相似文献   

19.
乌盟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全盟15个旗县市,有14个财政入不敷出,长期依靠吃国家补贴“过日子”,1986年财政自给率仅为35.9%。从基础经济结构分析,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而弱,工业小而亏,流通狭而窄、财政团而穷”的盟。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财会》1995,(6):12-15
岳岐峰等省委主要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印发后,我们组织全局干部及各市县财政局长进行认真学习、通过学习、大家对过去和财政工作进行深刻反思,对今后的理财思路进行了新的调整。总的感到,从绥化地区的财政经济和财政工作实际看,省委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既为摆脱当前财政困境指明了方向,又为有效地积蓄地方财政经济后劲,促进财政与经济良性循环提供了思路,对我们绥化地区财政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最近我们结合绥化地区“农业大、工业小、财政穷”的实际,围绕省委主要领导指示精神,从深入剖析,深刻反思、研究对策等不同侧面,从加大财源建设力度,构造新型财源群体的角度,就如何解决农业地区向财政富区转变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探讨,确定了坚持发展经济的原则,依托大农业,开辟新财源,努力实农业地区向财政富区转变的财政经济工作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