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全国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正式开业,各地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机构也纷纷成立。据悉,将还有更多的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希望进入农村金融市场。2007年春天,我国农村金融多元化市场序幕正式拉开。这对农信社意味着什么?农信社又该如何面对?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呈现出金融需求缺口集中、金融供给结构扭曲、信贷市场风险偏大、金融生态环境脆弱等特,最,面临着国家对农信社支农高度依赖和农信社道德风险严重、小农经济金融需求与金融机构商业化运作、农户组织化程度提高与行政控制成本上升、非正规金融发展与金融风险防范等两难冲突。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加大金融支农的财政扶持力度、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竞争和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农村金融服务的难点、空白点在乡镇以下。乡以下的金融服务,现在实际上由农信社、农联社在支撑:但现在农信社的机构每年都在减少,而农信社地位和目标又不明确,所以工作难度很大。 如今,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已经开始异化,所谓异化就是高端市场竞争激烈,低端市场越来越出现空白。  相似文献   

4.
对于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信社而言,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一方面,日益走向深入的市场化改革,彻底唤醒了农信社沉寂巳久的发展活力;另一方面,日益开放的农村金融市场,使得农信社“一家独大”的竞争格局完全被打破,农村金融市场的日趋白热化的竞争态势,使得农信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挑战。  相似文献   

5.
通过阶梯式管理架构、互补式运营策略、差别化针对服务,进一步巩固了在"三农"和小微企业市场的优势地位随着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强力推进,农村金融需求不仅在数量,而且在结构、层次上对金融产品与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农信社独家垄断农村金融市场的格局已被打破。如果仍坚持原有的业务发展模式,显然难以应对农村金融新格局带来的挑战。在金融主体的多元化和多样化需求面前,农信社只有不断创新,为"三农"和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更快、更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产品,进一步巩固"三农"和小微企业市场,才能找到通往未来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农信社要想在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只有进一步转变经营观念,加大金融服务的创新力度。其中,推行客户经理制,全面满足客户多元化、层次化金融需求,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是有效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肇始于2005年的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农村金融机构活力的增强和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架构的初步确立。银监会又适时给出了鼓励农村金融机构跨区经营、参股控股、吸收合并的政策许可,确实是抓住了优化农村金融体系的关键,也意味着农村金融改革工作的重心由“盘活”转向了“优化”。  相似文献   

8.
现行农村金融体制在配置农村金融资源方面具有不公平和低效率的特征。为了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必须打破现有农村金融体制,进而在农村建立和发展微型金融组织,可以促使农村金融体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既能分担农信社的支农压力,还能积极诱导地下金融逐渐转移到地面,从根本上阻止农村资金外流,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缺乏适度的竞争,服务效率低下,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始终没能走出的困境。“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和监管层积极的政策引导,为农村金融找到了破解枷锁的钥匙——竞争。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老面孔的出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格局已经发生变化。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一家独大的垄断格局正在被瓦解,  相似文献   

10.
当前,随着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登陆农村市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也风生水起,农村金融市场的充分竞争格局已经初步形成,长期服务"三农"的农信社遇到了巨大的生存挑战。面对沉重的竞争压力,农信社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金融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和观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顾和评述。新中国农村金融研究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伊始至1993年金融体制改革前、1993年金融体制改革至2003年农信社改制前、2003年农信社改制后至今。第一阶段农村金融研究主要集中在信用合作与国家银行的地位和作用,其中又可以分为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之前和之后两个分阶段。第二阶段主要是引进国际农村金融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历史进行总结研究。第三阶段主要是探寻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之路,关注农村金融抑制和深化、农信社体制改革和信贷扶贫。第四阶段主要是尝试构建中国农村金融理论。每个阶段的研究重点都是为了回应当时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但基本内容都聚焦于农村金融需求和供给以及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及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农村金融市场发生较大变化:邮政储蓄银行由过去单纯在农村经营储蓄业务变为储蓄与贷款业务并重;村镇银行进入农村;国有商业银行重返农村金融市场;股份制商业银行也逐步介入农村信贷市场。作为长期扎根农村的农村信用社(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以下简称农信社),其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地位已受到挑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农信社只有不断进行信贷业务创新,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才有生命力,才能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3.
外部环境使农信社面临激烈竞争 湖北省潜江市农村信贷市场随着农行“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经营理念的重新确立,标志着农行已全面进军农村金融市场,开始“下乡”同农信社形成正面竞争之势,而农村金融市场的另一家金融机构——湖北省潜江市邮政储蓄银行已经在全市开办抵质押贷款和担保业务,  相似文献   

14.
农村金融市场的发育水平和开放程度较低,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业务经营受到限制,农村信用社依然是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组织.但是,县城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滞后于县域经济发展、“三农”信贷支持与“三农”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极不匹配等制约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应不断深化农村金融市场改革,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报告肯定了农信社改革试点5年来取得的重要进展,并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路:即稳步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建立有序竞争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机构体系;鼓励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贷和定单农业,稳步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实行有差别的监管政策,建立有利于降低服务成本的捉村金融监管体系,充分发挥民间金融的积极作用,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在财政、税收和货币政策上给予农村金融机构一定优惠,建立扶持农村金融服务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推动农村金融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青海玉树地区发生7.1级地震后,《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全体干部职工十分牵挂着玉树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的干部职工。为了表达对玉树农信社员工的爱心,支持玉树农信社抗震救灾。《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向青海省联社发去慰问电,并决定向玉树灾区农信社捐助10万元,  相似文献   

17.
贴心为“三农”服务是农合行的标志性定位 农信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改制成农合行以后,仍然继续担负着服务“三农”、活跃农村金融市场这一重要使命。在浙江省农信社改革历程中,统一选择转制农合行成为改革的方向。截至2009年2月笔者到浙江调研时,温州市已有5家农合行,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不过,现阶段我国农村发展的瓶颈是金融服务的缺乏,针对这一现状,本文阐述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供需状况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供需失衡矛盾,得出解决供需失衡的根本所在是要对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最后,本文分析了社区银行的外部性,并结合农村各金融机构的状况,得出应优先将农信社改革为社区银行,并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着农村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村镇银行、邮储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落户农村,农业银行以及其他商业银行服务向农村延伸,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农信社为在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也在加大金融服务的创新力度和转变营销服务方式,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而客户经理作为联系农信社和客户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一是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 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基础,也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虽然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包括了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不同类型的机构,但是,这些机构在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特征方面共性较多,差异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