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告无孔不入。我们现在已由"大众"时代走进"分众"时代,只有细分大众,细分市场,找到明确的产品受众,广告才会更有针对性。网络广告,就是以付费方式运用互联网,以数字代码为载体,劝说公众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即时通讯工具凭借它强大的用户和超强的粘性力,已经开始成为众商家所注意到的一种新兴网络广告媒体。  相似文献   

2.
广告作为一种商业传播,其有偿性决定了其终极目标就是追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但要达到这一效果的前提就是让信息传递给尽可能多的广告的目标受众.随着市场不断分化,受众不断被细分,那种追求以量取胜的"轰炸式"的广告投放再也达不到既定的传播效果了.而新媒体的不断产生媒体自身定位的分众化又为广告的分众化传播提供了物质条件.本文利用市场学的受众细分理论结合目前中国的传播媒介环境的新的格局现状,试图对广告传播从大众向分众传播趋势可能性和现实性做一探究.  相似文献   

3.
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广告形态,具有形态单一,缺乏市场细分和行业陷入竭泽而渔的状态的弊病,这使得分众媒体应运而生.分众媒体的出现和壮大,使得媒体广告形态发生了从信息灌输到信息沟通;从粗放投放到精准投放;从单一投放到多样化投放;消费终端客户从主动散漫关注到被动强制关注的四大转变,实现了传媒史的飞跃.然而,分众传媒同样面对着提高终端消费者的有效投放性;加强企业对分众媒体的认识;消除营销发展盲目性的三大问题.大众媒体和分众媒体的广告形态各有利弊,相互融合,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4.
这几年整个市场变化特别大,过去我们说有一个大众市场,就是大家都很一致的,那么有大众媒体做这个广告,也很有效果,但现在发现,大众媒体的效果不是那么有效,关键是这个市场变了,变得很细分,是一块一块的.这个时候.媒体要改变,从过去大规模的那种覆盖、投放,变成针对一个一个的族群,或者是群体做广告.这个时候就有分众的概念出现。所以从这一点上.我认为分众传媒符合了市场发展的一个趋势.就是市场细分。分众是有多种多样的.手机是一种分众市场.有线的数字电视是一种分众市场.楼宇电视也是一种分众市场.是根据消费者不同的行为特性去制定你的媒体。还有卖场,医院,候车厅.就是根据消费者不同的生活习惯、行为形成的一个圈.这些圈就是媒体的一个投放的机会,分众传媒也好.分众媒体也好.它的立足点是和消费者的变化相吻合.它就能捕捉这个市场机会。分众传媒现在的理念是要建立一个生活圈的媒体群,即是将广告植入到消费者的自己生活轨迹之中。  相似文献   

5.
博客广告随着博客的兴起也成为一种新兴的广告媒体,尽管现在它还不是主流的广告媒体,博客广告占互联网广告收入比例还不高,但现在它的价值越来越被认同,应该说,博客比传统的互联网媒体及以往的大众媒体有更高的广告价值。本文试图从广告媒体自有化、广告传播分众化、博客流量扩大化、消费者价值取向个性化、广告诉求隐蔽化及广告效果更优化来阐明博客广告相对更大的广告价值。  相似文献   

6.
任颖秀 《中国广告》2005,(3):187-188
作为近年来海外的新兴事物,分众广告传入中国的历史很短,因其弊端的日益暴露,无论企业还是消费者大都持观望态度。分众广告的发展必然会遵循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追本溯源——分众媒体释义 "分众"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词汇,由美国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首次提出,  相似文献   

7.
乔均 《中国广告》2008,(3):I0003-I0003
兆讯传媒全国火车站视频广告传媒属于近几年来在业内产生的新媒体类型之一,有人称这种媒体为户外新型媒体、创新性媒体或分众性媒体……而这种媒体在国外被称为户外电子媒体。目前,户外电子媒体是中国户外媒体的主力军,而兆讯传媒则是此中的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8.
兆讯传媒全国火车站视频广告传媒属于近几年来在业内产生的新媒体类型之一,有人称这种媒体为户外新型媒体、创新性媒体或分众性媒体……而这种媒体在国外被称为户外电子媒体。目前,户外电子媒体是中国户外媒体的主力军,而兆讯传媒则是此中的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9.
生产和科技的发展将人类社会推进到分众时代,在社会发生时代转变的潮流下,作为社会主要构成要件之一的大众媒体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报纸的多版组、本土化和厚报化;电视的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广播的"窄播"化;媒体本身的分众化定位。国际互联网的诞生和普及,将分众时代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分众传播成为主流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0.
媒介     
《品牌》2005,(1):6-6
<正> 盛世危言刚刚结束的央视招标会再次表明,如果在中国唱一场广告投放大戏,以央视为代表的大众媒体仍然是无法撼动的"领衔主演"的地位,而小众传媒,还处在"友情客串"的龙套角色。但是,消费者正在成为具备广告免疫力的"商业老兵",对于电视广告的厌烦和规避程度也排在所有广告类  相似文献   

11.
唐洁 《华商》2008,(20):13-14
2005年7月,"分众传媒"成功在美国的纳斯达克上市,成为海外上市的中国广告传媒第一股,震撼业界。此后,分众传媒倾力打造"生活圈媒体群",这更让分众互动模式成为广告界的关注焦点。深入挖掘分众互动模式背后所隐藏的巨大传播价值,是分众互动走向成熟化市场运作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为了在企业家中树立良好的报业形象,达到吸引广告主的目的,美国《华尔街口报》策划并实施了主题为"广告精英谱"的广告战役。这次广告战役历时十年,取得了巨人的成功。通过分析这次广告战役,可以发现"醉翁之意不在洒"这种广告策略所达到的良好效果。一、十年磨一剑在市场竞争中,每一种大众媒体为了自身的生存,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怎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广告主,创收更多的广告费,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为此,美国的大众媒体每年都要耗资几百万美元用于自身的广告  相似文献   

13.
《财经界》1998,(12)
我们已离不开信息,当我们追逐着社会上与我们相关或不相关的种种变化时,广告也越来越多频次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眼前。从选取广告载体的指标来看。成本仍占首要地位,因此报刊等平面媒体仍是信息业广告最重要的载体。但是随着信息产业不再那么专业.信息业广告在众媒体上增多起来。1997年大众媒体的电脑版的扩张就从专业媒体上分得了消费类产品的一杯羹。而由于行业媒体对行业购买的独特影响力,商用产品广告不时会在金融、商贸和科教等行业媒体上一露峥嵘。随着厂商挤占二级市场的策略出台。地方媒体上的广告投  相似文献   

14.
刘子华 《中国报业》2014,(24):84-85
十几年前甚至是几年前,相较于“分众”这个词汇而言,“大众”反而是更为大家熟知的。但是如今,“分众”在大家眼里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分众时代与大众时代是两个相对立的概念,分众时代是指公众的思想以及观念各不相同,不再受到社会总体舆论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分众时代迟早都会到来。在分众时代到来时,社会媒体必然会有一场变革,信息传播也会经历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5.
借助分众传播载体,对分众媒体传播特点、范是实现广告精确传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层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分众传播的企业广告媒体选择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双玫  李煜 《江苏商论》2008,(1):106-108
大众传播时代,"有一半广告费被浪费"是企业普遍的苦恼。针对目标受众精准细分而诞生的分众传播的出现,使企业一贯使用的与大众传播方式相适应的大规模,粗放性的广告媒体投放策略显得不再适宜。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广告投放及媒体选择现状的分析,在分众传播的理念下,对提高企业广告效率、科学的媒体投放选择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1月9日,我国楼宇广告公司分众宣布全面收购聚众。目前,中国大陆地区的楼宇广告经营公司主要就是这两家,合二为一后,新的分众公司将控制楼宇广告市场98%的份额。一时间,媒体纷纷惊呼:分众将“垄断”楼宇广告市场。也有评论人士说,一个企业完全控制一个产业是不健康的,分众的独霸天下将不利于楼宇广告这个产业的良性发展。通常,我们一听到某个大企业100%控制一个市场,或者控制大部分市场,就很担心,说这是“垄  相似文献   

18.
李俊杰 《市场周刊》2001,(17):35-37
欧洲的一些名品牌,尤其是“以广告导向”为原则的时尚商品品牌,在品牌传播中,不依赖大众媒体广告而大获成功,这引起了国际营销界的关注。有人认为,这一现象的出现有两个原因:一是大众媒体费用昂贵;二是媒体的分众化导致每个媒体的覆盖面积缩小。另一种见解则认为,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品牌营销的必然趋势。建立品牌,是所有谋求长远发展的公司的共同选择,营销传播(IMC)带给人们更广阔的视野。在不断积累品种基本要素的事例传播过程中,设计、包装,广告,DM,SP、PR、Event充当各自不同的角色。换句话说,品牌传播是一台大戏,生、旦、净、丑、未、鼓乐、丝弦通力合作,才能出演一台好戏。营销人士认识到,品牌存在于消费心中。消费不仅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认识品牌,更重要的是通过亲身体验来全方位地感受品牌。在这一点上,传统媒体广告并最有效的工具。消费对广告的解读能力日益增强,对广告越来越挑剔。因而厂商转向间接和隐蔽的传播方式。这也是不依赖大众媒体广告建立品牌的一种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并不仅仅体现在广告分流上,更多的是崭新的广告信息传播模式带给人们思想的颠覆。在网络之前,不会有人想到广告可以这么肆意的和受众互动;在分众之前,不会有人想到信息传播可以这么精准的划分;在手机普及之前,不会有人想到资讯可以有这么高的到达率传播给客户。新兴媒体的崛起,需要我们从崭新的视角来评估“媒体价值”。  相似文献   

20.
匡佳 《广告导报》2006,(11):124-125
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并不仅仅体现在广告分流上,更多的是崭新的广告信息传播模式带给人们思想的颠覆。在网络之前,不会有人想到广告可以这么肆意的和受众互动;在分众之前,不会有人想到信息传播可以这么精准的划分;在手机普及之前。不会有人想到资讯可以有这么高的到达率传播给客户。新兴媒体的崛起,需要我们从崭新的视角来评估“媒体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