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院校当前面临高校结构布局调整、生源下降、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本文从剖析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入手,详细阐述了高质量招生、高质量就业对保证和推动高职院校持续发展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并提出了保障高质量招生、高质量就业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就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是最大的民生,也是中国达成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现有文献就人工智能对就业数量的影响进行了大量探讨,但对于人工智能在就业质量层面的影响却较少关注。基于人工智能促进高质量就业的机理,采用2010—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工智能对中国高质量就业的促进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可以有效促进中国高质量就业,并且这一结论在解决了内生性问题和更换估计方法后仍然是稳健的。从地区看,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人工智能促进就业质量提升的作用更加明显。从时段看,人工智能促进中国高质量就业在时间维度上并未表现出显著的非线性效应。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促进中国高质量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质量就业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对高职院校就业服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服务工作普遍存在就业服务机制不健全、就业服务通道不畅和就业服务内动力不足的问题,无法很好地满足高质量就业的要求。高职院校应从建立健全就业工作服务机制、铺设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新通道、激发就业工作内动力三个方面着手,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从而提升就业服务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帮助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  相似文献   

4.
丛屹  闫苗苗 《财经科学》2022,(3):112-122
高质量就业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针对现有文献大多忽视了人力资本投资在实现高质量就业中的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的问题,本文基于2004-2019年全国30个省份相关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人力资本投资与高质量就业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实现高质量就业有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投资则对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有明显的正向调节效应,但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差异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力资本投资在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就业作用关系中也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因此,有必要着重加大对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5.
崔宇  范芹 《经济问题》2023,(9):52-59
就业是民生之基、财富之源,当前稳就业和保就业仍然是“六稳”“六保”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经济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助推器,而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对实现高质量就业产生了较为广泛且深远的影响。在把握数字经济的内涵及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就业的双重影响。一方面,数字经济能够扩容就业“蓄水池”,使就业机会推陈出新;能够筑牢就业“压舱石”,让就业生态千姿百态;还能旋转就业“魔方块”,令就业结构革故鼎新。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就业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劳动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劳资关系或日益紧张;对低技能劳动者产生替代效应,收入差距或逐步扩大;对不同产业行业产生差异化影响,经济效率或受到影响。数字经济视域下实现高质量就业的路径包括:依靠平台经济,扩大数字就业岗位,创新就业形式;改善教育体系,注重数字人才培养,优化就业结构;关注青年群体,拓宽数字就业选择,增强就业信心;完善法律制度,强化数字就业服务,提供就业保障。  相似文献   

6.
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要求顺应了人民对高品质生活追求的意愿,对于促进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作用。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为例,系统分析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等方面寻求推动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途径和策略,不断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7.
“慢就业”是毕业生为了找到合适工作而主动选择暂不就业的状态,普遍被视为高质量就业的具体表现,而其职业损失常常被忽略。这容易夸大“慢就业”对毕业生就业的促进作用,忽略了很多毕业生选择消极“慢就业”以及“慢就业”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抑制作用,从而有可能使“慢就业”成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阻碍。文章从工资收入和工作职位两个方面,考察了“慢就业”对毕业生就业的负面影响,结果显示:“慢就业”显著降低了毕业生的工资收入和工作职位。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受限于较低的就业意愿,很多毕业生选择消极“慢就业”,很难借此提高需求与供给匹配程度;同时,“慢就业”所产生的“职业空档期”导致毕业生就业能力下降,也阻碍了其实现要求与能力的匹配;而且,两项匹配都存在滞后效应,会抑制毕业生的长期职业发展。据此,文章认为可以从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发展“间隔年”项目以及建立终身学习制度等方面促进各级各类毕业生及时和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8.
韩宇 《经济师》2023,(8):167-169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是构建稳定社会结构的重要因素,对于整体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我们必须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最基本的就业问题,高校大学生是当前社会就业难题的主体,更应当加以重视并妥善解决。文章基于就业优先战略思想,从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推动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必然性、解决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题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阐述新业态就业形式特征的基础上,梳理了连云港市新就业形态发展成效及其在带动就业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疫情防控对当前就业形势的影响,提出就业优先背景下连云港市新就业形态创新发展路径,为有效地推动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周闯  郑旭刚  张抗私 《技术经济》2023,42(3):167-178
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作用,促进服务业就业是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2011—2019年的地级市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对服务业就业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该影响的行业异质性和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有助于增加服务业就业,并且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微观数据的分析也得出相同的结论;数字经济主要通过扩张城市人口规模,促进产业结构服务化来增加服务业就业;数字经济对服务业就业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对流通服务业、个人服务业和生产服务业的就业产生了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对公共服务业的就业没有产生显著影响;数字经济对服务业就业的影响产生了空间效应,并且该空间效应也存在行业异质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校的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大学毕业生人数呈逐年上涨趋势,但社会就业岗位的增加数却并不乐观,从而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为了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个人发展的职业,众多高校展开了职业指导。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缺乏高质量的职业指导。从高校在职业指导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和高校职业指导策略两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实现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相似文献   

12.
焦玮 《财富时代》2023,(9):85-87
<正>推动高质量就业,提高劳动力就业效率是当前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本研究通过对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构建评价体系,实证分析数字经济、人力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和人力资本对于就业质量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科技创新情况等因素会对就业质量产生影响。同时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就业质量普遍较高,数字经济、人力资本对就业质量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西部地区数字经济、人力资本的作用并不显著。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推动领域间融合发展,发掘地域资源禀赋优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劳动力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3.
面对西部地区劳动力素质低下,就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本通过就业成本-收益比较分析,提出了增加劳动力就业成本是获得高质量劳动力的前提,也是改善就业结构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实现更加充分就业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国有企业如何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肩负起“稳就业”的社会重任,成为新时代国资国企改革的关键目标。本文以2009—2020年沪深两市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系统考察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稳就业”效应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在平常时期减轻国有企业的冗员负担并提升其经营管理效率,促使国有企业在经济增速换挡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好地实现“稳就业”目标,具体表现为国企整体就业吸纳人数的上升;进一步研究表明,国有企业在经济增速换挡期承担“稳就业”责任后,能够获得更多的政府资源支持并提升资本市场价值。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实现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经济目标和促进就业稳定的社会目标之间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2008年以来,崇左市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队伍逐步壮大。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市第二、三产业就业规模明显提高。在当前形势下,正确认识全市就业形势,探索推动实现高质量的就业意义重要。本文重点就崇左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法人单位及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进行分析,提出了扩大就业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肖红新 《发展研究》2023,(11):66-71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降低了毕业生个人的工作收入,且降低了市场需求与毕业生供给的匹配度,进而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探析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表现形式,厘清深层次原因,从政府、高校、家庭、学生四重维度协同发力探索治理路径,构建“四维一体”的就业育人体系,这对于帮助毕业生转变观念,提升就业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立足于整体发展观,以经济发展服务于社会发展为主线,本文对于经济高质量、社会高质量和治理高质量的特征及其互补性关联进行了分析。主要认识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总括性理念,经济高质量是社会高质量和治理高质量的输出。中国迈向发达国家的核心经济机制在于要素质量升级和创新,但需要社会高质量和制度高质量作为前提。第二,新常态下城市化的本质是福利社会,因此对社会保护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未来一二十年,中国将步入社会支出快速增长期,而日益增加的公共支出必须以效率改进为支撑,高质量社会与高质量经济协同是重中之重。第三,经济高质量的基础是知识中产群体扩大再生产,通过就业能力提升和消费结构升级,知识中产群体充当了经济高质量与社会高质量的纽带,也是决定要素质量升级的关键环节。第四,高质量经济社会需要高质量治理结构支撑。治理现代化的根本落实,重在呼吁-退出机制建设,借此最小化个人或集体表达信念的成本,增进社会福利和经济效率。包括两个要点:第一,防御性治理,以经济发展服务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强就业保护和社会保障建设,同时,国家应将关乎国家命运的战略部门——农业和医疗卫生部门——纳入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引领性力量,势必会对高质量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基于2008—2019年中国283个城市面板数据并将不同技能劳动力就业结构纳入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发展分析框架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应用可以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城市技术创新水平和绿色低碳水平,从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从理论机制来看,缩减低技能劳动力的就业份额和提升高技能劳动力的就业比重可以强化人工智能应用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人工智能应用显著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技能劳动力会强化人工智能对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而东北地区人工智能应用显著抑制高质量发展,低技能劳动力会加剧人工智能对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上述结论意味着,应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应用,赋能高质量发展,同时各地区应根据就业结构等客观实际制定差异化的人工智能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张鹏  张平  袁富华 《经济研究》2019,54(12):4-20
居于国民经济核心地位的就业系统的形成、演进和调整,与经济发展阶段和结构条件变化密切相关。受到经济追赶所必须的高强度资本积累的制约,中低层次人力资本主导的中国就业系统,源于城乡二元分割制度且被低价工业化模式强化。面对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城市化转型,中国的这种工业化就业系统呈现出越来越大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大量劳动力漂移于低端部门,低端锁定现象明显。理论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就业漂移将会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明显的负反馈效应,特别是高人力资本劳动力和成熟劳动力群体表现尤甚。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形成于大规模工业化时期边疆开拓式发展环境下的维持型就业系统,在向城市化和高质量转型中导致大量劳动力就业漂移,人力资本在漂移中不断耗散,形成中国向高质量增长阶段跨越的极大障碍。在中国发展逐步触及创新与福利这些最本质的现代化理念时,就业的制度组织应从维持型就业系统转型并逐步建立有利于人力资本持续积累激励的分享型就业系统。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学生就业模式由统包统分、有计划的双向选择到市场调控的自由择业的演变,毕业生就业已经走向市场化阶段。在自由选择的阶段,高校应该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就业岗位,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建立一批就业基地,形成一个以基地合作为中心的大学生就业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