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运用词化理论和语义成分分析法,着重探讨英语“名词+ly”类形容词的词化模式、词化能力和词化特征。研究发现:(1)英语“名词+ly”类形容词的词化模式可概括为“名词+特征+X”;(2)各首位语义成分的词化能力不等,按“人物名词+ly”词化模式整合而成形容词的词化能力最强,其次分别是“时间名词+ly”类形容词,“物质名词+ly”类形容词,“其他名词+ly”类形容词,“状态名词+ly”类形容词和“动物名词+ly”;(3)英语“名词+ly”类形容词表示名词词根所反映的基本特征,在词化过程中词义有所延伸,但极少存在“隐喻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现代英语中名词定语的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阐述了名词定语的句法功能和名词中心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及名词定语与名词转类形容词以及与复合名词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词类活用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法现象。不同的词类可以在相同的句法环境中出现,同一词类也可以在不同的句法环境中出现。判断词性必须考察词的全部语法功能,词类活用的范围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而名词作状语、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在词类活用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里,每句话一般都要有一个动词作谓语,所以有人说“动词是句子的生命”,没有动词不成句子。汉语的情形不完全一样,有时可以不用动词,而用形容词作谓语。然而,汉语以动词作谓语的“动句”还是占了绝大部分。动词的意义非常复杂,动句的结构也变化多端。动句结构的变化与动词意义的不同,我以为存在着一种对应或相关的关  相似文献   

5.
英语中,that-从句比比皆是.虽然它们都是由that引导,但是,由于使用的场合不同,其句法功能也就有所不同.我们所读到的大量的that-从句,有时是名词从句,在句中用作主语、表语、宾语或同位语;有时是形容词从句,在句中作定语;而有时用作状语从句.同样是用作状语,也有许多差别,或是表示原因,或是表示目的,或是表示结……  相似文献   

6.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根据其成因可以分为句法歧义、词汇歧义和语音歧义等,探讨英语中歧义现象的成因及排除方法,有助于我们在阅读、翻译和表达思想的过程中发现和排除歧义,提高语言交流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在自然语言中,歧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它存在于任何一种语言中,英语也不例外。歧义造成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误解,影响着人们之间正常的交流与交往,因此歧义现象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本文将在三个约束原则理论的框架下,对英语歧义句进行分析。并提出避免和消除歧义现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诗歌中最有意味、最为特殊的现象,即是名词语句的存在。它脱离了常见语法中的谓语动词和形容词,亦不需要连词,却能创造出极有韵味的效果。南朝五言诗在名词语句句法上的发展与开拓为唐诗繁荣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唐诗在此基础之上的深化和升华则是唐诗走向诗歌巅峰的重要因子。本文拟从名词语句句法方面探究南朝五言诗名词语句对唐代五言诗名词语句的影响,通过对比南朝和唐朝诗歌中的普通名词句、时地名词句、不平行名词句,深入分析总结唐代五言诗对南朝五言诗名词语句句法的沿革。  相似文献   

9.
形容词短语结构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许多形容词作表语时其后面常带有补充成分,从而构成作表语的形容词短语,本在对这类短语常见的“形容词+不定式”和“形容词+介词短语”这两种结构中的不定式和介词短语,在语法功能上讲行认真细致分析,在此基础上,并对这两种结构主要在to eb后面作表语时的某些特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单音性质形容词的AA式重叠作为一种语法手段,主要功能是加深程度、描绘状态及主观估价。我们对AA式形容词作定语的考察主要在两种句式下进行:一是“AA的+一量词+普通事物名词”中,AA式定语与数量定语的语序由强调重心及人类的认知规律决定,“AA的”居前常与后文形成对比转折关系,并且能达到音节韵律的和谐;二是“AA的+身体部件名词”之中,中心语参照物对象限制了事物的性质程度量,使AA式定语体现出人物体貌情态的一种中和之美,并蕴含有说话人亲昵夸赞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1.
文章总结了英语中除“not”结构以外的多种否定形式 :用否定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介词、名词、连词等词汇或短语进行否定表达 ,用讽刺句等句子进行否定表达等。  相似文献   

12.
依据英语描述法的观点,从语法及修饰的角度,对英语形容词的许多超越词汇本身意义的种种特殊意味进行了描述,此类研究对英语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无论在汉语还是在英语交际中,语义歧义是影响交际是否成功的一个障碍。本文将从汉语和英语语言交流中的语义歧义现象进行评说;对引起语义歧义的各种因素进行剖析;最后提出一些消除歧义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岐义是每种语言中都常见的现象,英语也不例外。其类型有音位岐义、词汇岐义、语法/句法岐义、语用岐义及语言变体岐义等。在实际生活中,歧义有利有弊:利在它可以丰富人们的表达,起到幽默、委婉、讥讽等绝妙效果;弊在它会引起误解、闹出笑话,甚至会严重到引起国际争端的地步。因此,如何消除岐义、变弊为利是大家所关心的。本从调整语序、明确修饰限定范围,增添上下等七个方面阐述了消除岐义的常见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隐现结构是现代汉语中一种较为独特的结构,用来表示某处出现或消失了某人或某物。其基本的句法结构是:时间/处所名词+非宾格动词+无定名词。在最简方案框架下,运用移位的复制理论(CopyTheoryofMove-ment)和探针一目标匹配(Probe-GoalMatching)的句法操作,能够充分解释现代汉语隐现结构的动态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中,表示最高程度的句型和表现法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就这一方面的句型作一个归纳。 一、带有形容词或副词比较级的句型 1、…形容词或副词最高级 (名词) (表示范围的短语或从句) I am the least experienced among the teachers.我是这里教员中最没有经验的。She is by far the most active member in our group.她是我们组最活跃的成员。其中much,far,by far,  相似文献   

17.
中式英语是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它是受母语负迁移影响而产生的。本文结合2011年6月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文中出现的中式英语,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分析了中式英语对写作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希望能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英语写作中的文化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英语写作教学历来倾向于单纯地注重字、句法,注重范,却忽视了写作中的化问题。本试图通过对比中西化的不同,强调在英写作的教学中要贴近西方思维模式,尊重英语的历史化,注重写作中的化意识,并阐明我们的写作教学应将能力的培养与化意识的认知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避免汉语的思维、汉语的写作框架在英写作中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标记理论是由布拉格学派的两位大师N.Trubetzkoy和R.Jakobson创立的,该理论最初应用在音位学之后其应用又扩展到了形态学和句法学领域。文章试以标记理论来分析英汉名词的单复数变化规律确定标记项和非标记项并解释其外部动因,同时也会将英语和汉语名词单复数问题进行一个横向的比较试图找出其异同。  相似文献   

20.
颜色的翻译     
《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十课中有这样一个句子:He seemed very shy,and ordered black coffee and smoked nervouely……句中的“black coffee”是“不加牛奶的咖啡”或“清咖啡”。而许多学生却根据其表面意思(surface meaning)把它直译为“黑咖啡”。在英语中,还有许多用颜色作形容词构成的短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