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卫生部官员在公开场合表示,目前世界各国都没有研发出有效的地沟油检测方法,这属于"世界性难题"。一边是政府部门花大力气征集检测方法,另一边却是日益壮大的质疑之声——即便是我们找到了一种理想的检测方法,那地沟油就真的会消失了吗?地沟油猖獗至此,难道仅仅是因为检测方法的缺失吗?  相似文献   

2.
卫生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1年12月,卫生部组织向社会广泛公开征集"地沟油"检测方法,共收到762份关于检验方法或检验指标的建议。其中,有281个单位和个人提交了315项"地沟油"检测方法。卫生部组建了包括油脂加工、食品安全、卫生检验、化学分析等领域权威专家和相关机构在内的检验方法论证专家组,通过盲样测试等方式,对征集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据媒体报道,2014年9月4日台湾警方通报,查获一起以"馊水油"(即地沟油)等回收废油混制食用油案件。知名企业强冠公司以低于市价的价格购进并制成"全统香猪油",冒充食用油销售给相关企业,此次"地沟油"事件波及台湾全岛,涉案企业包括众多知名的如味全、85度C、味王等1200多家企业。上海、厦门等地质检部门已经发现并下架在台湾生产销往大陆的问题产品,网络渠道的相关问题产品也被下架。地沟油被当作食用油来销售令人毛骨悚然,各地不时曝出的食用油质量丑闻,不断加深着百姓对食用油质量的不信任感。  相似文献   

4.
锐声音     
刘清珺:统一地沟油检测方法 针对"地沟油"能通过质检的现象,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清珺表示,目前已有一些研究性方法,国家质检部门可以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性检测方法,方便鉴别筛查"地沟油"。有大型食用油生产企业表示,正讨论如何将地沟油变废为宝,防止流入餐饮市场,地沟油可加工成肥皂、橡胶、洗涤剂等几十种化工产品,技术很成熟,主要困境是原料收集难。  相似文献   

5.
据报载,近日,上海向明中学高二学生林立旖发明了简易鉴别地沟油方法:地沟油因动物油含量高,相比植物油,其黏度冰点不同。普通植物油要零度,而地沟油在8摄氏度即凝结。将自家购买的食用油放进温度8度左右的冰箱,如凝结,即为地沟油。此科研结论一出,网友奔走相告。  相似文献   

6.
据报载,近日,上海向明中学高二学生林立旖发明了简易鉴别地沟油方法:地沟油因动物油含量高,相比植物油,其黏度冰点不同。普通植物油要零度,而地沟油在8摄氏度即凝结。将自家购买的食用油放进温度8度左右的冰箱,如凝结,即为地沟油。此科研结论一出,网友奔走相告。  相似文献   

7.
新闻快讯     
鲜花保鲜法末端击碎法将花梗末端约一寸处击碎,使其吸水面积扩大;灼焦法把花枝末端放在蜡烛火焰上烧焦后,立即放入酒精溶液中浸一分钟,再用清水漂洗;保鲜剂使用市场上出售的现成保鲜剂。地沟油之后,又现潲水油,潲水油是从餐厨废弃物中提炼而成的。重庆九龙坡区近期破获的潲水油大案表明,不法商家把潲水提炼成食用油,而其多项指标可达到或接近食用油相关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8.
就像地沟油经过不法商家加工成食用油后,常规检测居然合格一样,现在用液态盐加工成的酱油等调味品也遭遇这样的尴尬,常规检测都是"合格产品"。近日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出紧急令,要求全省追查威极公司所产酱油  相似文献   

9.
近期以来,国内的食用油市场似乎进入"多事之秋"。中国台湾地区的地沟油事件自月初被媒体曝出以来不断发酵,几乎席卷了整个台湾地区的食品企业,也使得人们再度提升了对健康安全使用食用油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健康元采购1.45亿元地沟油用于制药消息再次引爆大众对于这一话题的讨论,地沟油事件为何能屡屡发生?监管层难以检测出地沟油才是地沟油事件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来自工商局、质检中心、环保局三方人士均向21世纪网表示,地沟油就算靠各种仪器、手段也都难以检测。"不是不想查,而是查不出来不敢查,检测不出来怕给自身惹上麻烦。"一名工商局人士说道。(9月6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2011,(10)
近日,公安部统一指挥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历时4个月,成功破获了一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件,这也是全国公安机关首次全环节侦破非法收购“地沟油”炼制食用油,并通过粮油公司销售给群众的案件。一条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六大环节的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由此。“地沟油”流向餐桌的传闻得到证实,地沟油恐慌再次侵袭,社会舆论一片哗然。  相似文献   

12.
试结合地沟油谈食品商品质量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价值工程》2011,30(19):114-114
随着近日新闻媒体对于地沟油的有关报道,地沟油又一次浮出了水面。地沟油实际上是一个泛指的概念,是人们在生活中对于各类劣质油的通称。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地沟油严重危害着身体健康,所以本文试图结合地沟油来讨论一下食品商品的质量要求,并阐述一下如何对食用油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13.
近段时间公安机关破获了特大“地沟油”案件,此次案件令人惊心,而这暴露出来的食用油监管机制的种种问题让消费者们担心,到底谁来监管“地沟油”。  相似文献   

14.
能检测就能解决问题吗?显然不一定。瘦肉精、三聚氰胺、塑化剂哪个不能检测,但哪个问题又彻底杜绝了?近日,关于地沟油产业在京津冀三地做大做强的报道再一次引起了轩然大波,而有关专家的一句"目前地沟油无法检测"的言论更是进一步提高了"地沟油事件"的沸点。  相似文献   

15.
近日,公安部指挥浙江、山东、河南公安机关破获一团伙生产销售食用地沟油案件,一条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六大环节的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据了解,这也是公安机关首次全环节破获以地沟油为原料制售食用油的重大案件,这起案件也暴露了我国在地沟油监管机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据公安部网站消息,近3个多月来,各地侦破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犯罪案件128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00余名,查实涉案油品6万余吨,打掉涉及全国28个省份60个犯罪网络,"地沟油"危害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17.
李钰 《中国新时代》2012,(10):44-47
提起臭名昭著的“地沟油”,相信每一个成年人对这东西都不会陌生,因为我们每天离不开的食用油,就有可能是恶心的地沟油。当你吃着用这种“油”烹饪的美味的时候,不可忽略的健康问题就随之而来了。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一则"炸大蒜鉴别地沟油"的帖子在微博、微信圈中疯传。帖子称"炒菜时放一颗剥皮的大蒜即可鉴别地沟油,因大蒜对黄曲霉毒素最敏感。如果大蒜变红色,说明所使用的油含有大量黄曲霉毒素,即为地沟油"。那么,网传大蒜鉴别地沟油的方法是否靠谱?昨日,记者采访了河南科技大学化学专业讲师李伟,他告诉记者,这种说法并无科学依据。"黄曲霉毒素与大蒜发生化学反应不会变色,且普通食用油、花生等放得时间久了也会有黄曲霉毒素。"李伟说,地沟油分三类:一是将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产出的油;二是劣质猪  相似文献   

19.
地沟油管理渐入正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说起地沟油,人们必是皱起眉头。地沟油是质量、卫生极差,过氧化值、酸价、水分严重超标的非食用油。通俗地讲,地沟油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狭义的地沟油,即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通称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二是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以及提炼后产出的油;三是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数超过规定要求后,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食用油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作为烹调食品的基本配备,食用油是提供人们所需脂肪的重要来源之一,所以把好食用油的质量关至关重要。近些年劣质食用油和地沟油也有抬头并呈现恶化趋势,各监管部门和广大消费者应予以警惕并采取有效措施。纵观种种原因,我们不难发现目前食用油安全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只有从多方面着手,才能解决当前问题。本人从多年的工作中总结以下几点建议和措施供大家磋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