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力发展各种类型专业合作社应该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引导有一定经营能力的农户,在坚持"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民主管理"的原则下,通过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建立多门类的"自主性专业合作社",更加有效地把农民引向市场,把农副产品推向市场,从根本上解决"卖难、买难"的问题;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各种"中介性专业合作社",可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建立农副产品加工领域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也可以农村集贸市场为龙头,建立流通领域的专业合作社;可以科技服务部  相似文献   

2.
生态名片     
<正>启东市多吃点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于2011年11月,由启东多吃点绿色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和农户共同发起成立。383户农户以拥有的土地入股,农户占股51%,多吃点公司占股49%,农户取得土地租金、股份分红、劳务三项收入。合作社目前占地1000多亩,其中钢架设施种植面积450亩,露地种植面积400亩,水面养殖面积100亩,养猪场面积50亩。合作社实行"种粮种菜+养殖"  相似文献   

3.
《上海农村经济》2010,(6):27-28
上海健绿花菜专业合作社 上海健绿花菜专业合作社座落在土净、水净、空气清新的崇明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内。合作社自2004年8月成立以来,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在规范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规范。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百户社员、千万资产、万亩基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4.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大体是两类组织,一类是专业合作社,另一类是专业协会.合作社在欧美各国已很普遍,已有100多年历史.像美国这样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农民组织的合作社在农产品产销一体化经营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美国的农场主80%以上都自愿参加各种类型的合作社.如美国的大豆协会,它成立于1920年,是由种植大豆的农场主们自发组织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一、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组织形式近年来,南京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较快。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有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0多个,仅六合县和溧水县就有各类合作社、协会21个,拥有会员10907户,其中紧密型会员2563户;由供销社系统组建的棉花、蚕桑、蜂业、花荞头等专业合作社10多个,吸收社员3000多户;由各级政府、部门及科协引导形成的专业合作组织近20个。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中,发挥了衔接农户与市场、联结企业与农户的纽带作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勃勃生机。一是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随着产业化的发展,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分工越来越明显,专业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6.
<正>黑龙江省农垦齐齐哈尔管理局农工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势头强劲。截至2012年9月末,经工商部门注册的各类专业合作社243户,成员总数3615人,注册资金3.5亿元。其中:种植业专业合作社161户,包括以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粮食种植为主的专业合作社和以蔬菜、中草药、葵花、花生、芸豆、蘑  相似文献   

7.
《上海农村经济》2008,(7):48-48
荷兰的农民早在1877年就建立了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由于个体农民在出售农产品时往往受到外部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盘剥,荷兰农民建立农业合作社,起初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需要。成立合作社的方式也大同小异,一般都是由农户合伙建立农产品专业加工厂(合作社),注册公司,  相似文献   

8.
合作社的本质规定性及其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 ,面对称谓不一、形式多样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有关部门着眼于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积极作用 ,通常并不十分在意其制度内涵 ,而是将合作社与专业协会等形式笼而统之地视为专业合作组织加以鼓励和扶持。学者们则在肯定态度下有着微妙的差异 ,有学者认为应该以国际通行的合作社原则为基准 ,规范我国的合作制度 ;也有学者认为我国的合作社道路应当尊重农民创造 ,使之更适合中国国情。其次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就目前而言 ,既有简单的 ,也有复杂的 ;既有典型的 ,也有变异的。在此 ,聚焦于专业合作社即可看…  相似文献   

9.
发展专业合作社是市场经济的必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农村的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全省农村专业合作社已有1173个,入社人数51.47万人;专业协会2517个,会员46万人,农民合伙组织1.49万个,运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88.3万人。苏州市农村现有各类合作社、联合体、协会、研究会580多个,成员2.68万人,实践表明,发展专业合作社是市场经济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厦门市首家农家乐专业合作社——同安区丽田园农家乐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6月,同年12月即荣获"厦门岛外十佳农庄"称号,2011年8月被认定为"福建省休闲农业示范点"。合作社的创办,给社员带来了零距离就业、足不出户挣钱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江苏农村经济》2013,(11):11-11
发展农资合作社,其初衷是将农业技术服务、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和农民专业合作服务有机联合,乃至于部门内外资源整合,实现服务体系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内容具体化。农资合作社重建更重管作为新兴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资合作社还未发展成气候,就已被或正在被“拆台”,应该是一种值得警惕的讯号。首先,作为监管部门,应该严把登记审查关,通过先审、待验、试运行等法规手段,真正扶持那些有经营能力、社会评议度好的社团引领农民发展生产。  相似文献   

12.
《江苏农村经济》2013,(11):55-55
江阴市金风果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5月15日,在金凤农民创业园的基层上组建而成,是一个集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农业一体,以专业种植果品为主的产、供、销配套的现代农民创业就业艰地。2010年合作社被评为江阴市首批农民创业孵化基地。合作社成立后,把分散的果农有效的组织起来,从产前、产中、产后开展一系列服务。农业生产资料统一,病虫害综合防治统一,品牌统一,  相似文献   

13.
在古老的斗龙港河畔,有一个名叫“大丰市建鑫机插秧服务专业合作社”,声誉鹊起。这个座落在江苏省大丰市大中镇建设村、由农民倪浦松带头创办的合作社,经过三年多的发展,插秧机从1台发展到23台,作业量从不足70亩发展到3000多亩,经营收入从亏损2000多元到盈利10多万元,固定资产从近40万元发展到70多万元,注册资本金从初次登记20万元到重新登记51.85万元。由于业绩突出,合作社2007年被盐城市农机局授予“先进农机合作组织”称号。  相似文献   

14.
<正>在辽宁省调兵山市晓南镇,有一位知名度很高的农民,他凭着对农业、农机的热爱和独有的胆识与魄力,从农机手到农机大户,再到固定资产超2000万元的奥娃新大地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创办人,短短5年,他团结带领社员,走出了一条现代化农机发展之路,实现了一个农民的创业"三级跳"。他就是现任奥娃新大地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曹忠文。2013年合作社获得了"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基金农村推广奖"。  相似文献   

15.
《江苏农村经济》2014,(10):55-55
淮安市楚州区浦马蔬菜专业合作社是淮安市第一家注册登记的蔬菜专业合作社。2010年合作社实现经营收入220万元,带动了周边乡镇1500多农户致富。被省农委命名为“四有”农民合作合作社示范建设单位和省级“五好”示范社。  相似文献   

16.
云和县绿谷农产品合作社是以乡(镇)农技推广人员为主导.农业种养大户、营销大户为主体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丽水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社成立于二○○一年.目前已拥有社员420名。地处具有“渐江绿谷”之美称的浙南山区,这里水质良好,空气清新,没有工业污染.环境质量优越。  相似文献   

17.
国内信息     
江苏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发展到今年6月底,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增加到8310个,带动农户411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27.5%,年经营额超过千万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600多个,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4288家、入社成员5.84万人;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2806个,带动农户98.7万户;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448个,带动农户12.6万户。三大合作组织共带动农户522.3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35.2%。除三大合作以外,各地还积极探索了富民合作、劳务合作、资金互助合作等多种形式。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德州市供销社不断加强合作组织建设,兴办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培植龙头企业,带动和促进了全市供销社经济的全面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兴建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200多个,入社农户1.1万户,吸收社员股金1954万元,1999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余万元,为农民增收4000多万元,向社员二次返利300万元。 一、提高对兴办专业合作社的认识 促进供销社健康发展,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途径很多。经过多年的实践使大家认识到,兴办专业合作社一是农民的需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民获得了经营自主权,但随之出现的“买难”、“卖难”,农业生产的信息不灵等,使农民利益受到损害,农民迫切需要某种组织解决一家一户办不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最近,北京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市经管站共同组织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社科院、农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市人大农委、农业部农研中心、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等专家教授参加了研讨会,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关于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问题。专家指出,合作社是劳动者个人产权私有基础上的约定共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强调合作社必须进行自我改革,以适应变化的形势,迎接新世纪的挑战。现阶段是合作社发展的又一次机遇…  相似文献   

20.
所谓依托系统外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发展,实质就是借助系统外龙头企业的力量,把专业合作社的产品销出去,或为系统外大的龙头企业提供原料、组织货源,或为其提供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