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自然人为服务对象。利用其网点、技术、人才、值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运用各种理财工具,以帮助个人客户达成生活目标或投资目标而提供的综合理财服务。从狭义的角度来讲,理财就是投资增值;而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理财包含了投资增值在内的个人一生的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需要。随着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的步步“入侵”,个人理财业务作为高利润,高增长的业务,渐已成为中外资金融机构抢夺客户的利器。未来的5-10年将是我国理财市场高速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个人理财理念,产品,人才,服务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本文作者尝试对此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龚锋 《金融论坛》2003,8(4):48-53
完整地理解银行业稳健经营的含义 ,对正在融入全球化大潮中的我国银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认为 ,银行业稳健经营是着眼于动态的 ,它包含着积极进取的意味 ,强调安全与效率兼顾和在稳定的基础上求得发展。影响银行业经营稳健性的因素包括制度与体制、客户的心理与行为等内外部因素。应该从稳定性、发展性、效率性和竞争能力四个方面衡量银行经营的稳健性 ,本文设计出了相应的指标及区间值。本文还指出 ,稳健经营应成为我国银行业在金融全球化时代的经营宗旨和追求的目标 ,相应的 ,对银行经营状况的监测指标应调整为稳健经营指标。  相似文献   

3.
准确、完整地理解银行业稳健经营的合义,对正在融入全球化大潮中的我国银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认为,银行业稳健经营是着眼于动态的,它包含着积极进取的意味,强调安全与效率兼顾和在稳定的基础上求得发展。影响银行业经营稳健性的因素包括制度与体制、客户的心理与行为等内外部因素。应该从稳定性、发展性、效率性和竞争能力四个方面衡量银行经营的稳健性,本文设计出了相应的指标及区间值。本文还指出,稳健经营应成为我国银行业在金融全球化时代的经营宗旨和追求的目标,相应的,对银行经营状况的监测指标应调整为稳健经营指标。  相似文献   

4.
现代银行的经营以客户为中心,银行业发展的主导因素也从金融产品的价值转向客户需求,通过有效沟通了解客户,发现客户的潜在需求,对客户进行管理,充分发挥银行服务的经济作用。  相似文献   

5.
现代银行的经营以客户为中心,银行业发展的主导因素也从金融产品的价值转向客户需求,通过有效沟通了解客户,发现客户的潜在需求,对客户进行管理,充分发挥银行服务的"经济"作用。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资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综述的方式对中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学习和模仿,中资银行积累了一些自己的经验;但由于经营历史较短,在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方面,中资银行还应在人才吸纳、客户服务模式创新及客户资产配置方面不断努力,以实现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和忠诚。  相似文献   

7.
吴刚  王晶 《河北金融》2020,(5):29-32
新冠肺炎疫情对银行业经营产生了一定影响,也为银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促进了电子银行的发展以及银行业产品创新能力、服务能力的提高,从长远来看,将进一步加快银行业服务转型的步伐。目前,银行业服务转型仍处于初级阶段,疫情下的服务转型是被动的缺乏计划准备的,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人才、技术、信息、风险等方面的问题,银行业应以新金融和高科技为主线,统筹规划,解决转型中的难点、痛点,促进银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综述的方式对中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学习和模仿,中资银行积累了一些自己的经验;但由于经营历史较短,在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方面,中资银行还应在人才吸纳、客户服务模式创新及客户资产配置方面不断努力,以实现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和忠诚。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银行业在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主要通过面对面的方式为其用户提供诸如入对公、对私、存贷、信用卡和代收代付等金融业务,这种面对面的方式使得银行业储蓄网点多、成本高、技术含量低,同时也给用户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不方便。因此,银行客户服务中心应运而生了,但因其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够完善,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国内外银行客户服务中心的现状及我国银行客户服务中心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建立银行客户服务中心的实际意义,从而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银行客户服务中心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0.
促进中国银行业在防范风险前提下创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金融创新已成为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纵观国内外银行业,经营体制.管理模式、服务方式和产品的创新日新月异;从传统的分业经营到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的混业经营,从传统的资产负债管理到新兴的客户管理,从面对面的柜台服务到电产化远程服务.从单一的存贷款产品到为客户量身定制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创新活动一刻未曾停止,创新模式从产品主导向客户主导演变。在创新中求发展.已成为银行业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网络时代的银行个性化服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婷 《福建金融》2003,(12):45-47
网络信息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一方面将打破传统银行业务经营的地域和时间限制,使银行能够以较低的经营成本在更广的地域和范围内开发新的客户群,另一方面也将改变传统银行业的竞争格局。银行若想在网络金融环境下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借助网络平台提供个性化服务,这就要求银行不仅要努力改善网上的服务质量,还要加大科技投入并致力于线下客户关系的维护。  相似文献   

12.
银行业既依托于实体经济又服务于实体经济。当前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面临一些困难: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与资金需求量巨大令银行经营左右为难,化解过剩产能及处置"僵尸企业"给银行信贷风险防控带来新的压力;银行自身也存在银行业总资产增速下降、利润增长压力加大等问题。我国银行业应进一步整合组织架构,变革管理方式,实现转型发展,以顺应客户金融需求深刻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和经济"新常态"对银行业服务理念、服务能力、服务品质及发展方向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3.
当前,银行业经营和发展面临新环境、新形势,迅速兴起的金融科技改变了用户的行为方式,数字化、智能化冲击着传统银行经营模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转型将逐渐聚焦两个方面:一方面,坚守金融本质,快速适应环境和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升级、创新自身的经营模式、组织结构、服务手段等,定位并解决痛点,提高服务客户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张策 《河北金融》2013,(4):34-35,45
近年来,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的速度不断加快,与中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也全方位展开,我国银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发展机遇.如何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服务创新成为目前我国银行业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服务管理的必要性,并从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管理、客户投诉管理、排队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银行大计,服务为本。随着银行业经营环境的改变,特别是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金融业的经营目标、经营理念和经营行为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金融产品越来越趋于同质,单靠有形产品本身已很难取得竞争优势。银行要发展就必须靠服务,服务在建设最具价值创造力的银行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不断改进和提高客户服务已成为各家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更是银行竞争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相似文献   

16.
尽管银行业的服务状况在不断改善,但随着银行机构服务功能和作用在社会生活中的日益显现,人们对于银行的服务状况更加关注,服务期望值也日益提升。河北省银行业服务工作中还存在排队现象普遍、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现代服务手段与客户认知和接受不同步等问题。需要追求科学性、主动性、前瞻性和跟进型服务,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提高银行现代设备使用率,推动银行服务标准化,科学布局机构网点,强化宣传,争取社会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银行服务渠道呈现出多元化和自助性的发展趋势.但如何利用好各种服务渠道,使客户通过恰当的渠道能够获得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也是摆在银行业面前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银行竞争形势需要,各银行机构均推出了许多便民服务措施与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客户需求,也促进了自身业务的发展。然而,银行机构客户服务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业整体形象和行业声誉,又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当前商业银行应不断提升对客户的服务功能。一、商业银行客户服务功能存在的问题(一)客户服务对象歧视明显。一是柜台歧视。纷纷增加人财物投入,开设装潢越来越考究  相似文献   

19.
云凤生 《华南金融电脑》2005,13(9):21-21,20
随着综合经营的发展,银行业的系统改造将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通过对银行、证券、保险行业系统的改造和整合,可以实现各系统之间数据、服务渠道、销售产品等方面的互补,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服务。根据目前银行系统的建设情况,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造和整合。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电子银行已成为商业银行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成为客户判断银行服务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我国电子银行起步稍晚但发展迅速,近十年来业务规模、技术创新和服务能力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与一些国外金融机构较为完善的电子银行业务相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本文通过分析外资金融机构电子银行业务的经营模式,总结出可供我国银行业借鉴的优良经验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