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象     
《中国税务》2012,(11):6
北京设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改革财政扶持资金"为解决部分企业税负上升的问题,像上海一样,北京等"营改增"试点地区陆续出台了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北京设立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改革财政扶持资金",对税负增加部分进行扶持,资金不设上限,具体增加多少就补贴  相似文献   

2.
中国宏观税负理论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判断宏观税负水平是否合理,仅从税收自身、生产力决定论、纳税主体及税负与宏观调控的关系角度出发都难尽人意.因此,我们只能从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即从中国财政改革的目标模式——双元财政模式中的公共财政支出角度出发来确定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当前,这个合理的公共财政规模可表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优化配置所要求的政府公共财政部分配置资源的规模.并由此得出中国宏观税负的理论模式为A±B(B<A<M).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地方财政的困境根源在于1994年分税制改革财权和事权的失衡设计. 2012年1月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在上海首次试点,2012年8月北京等八省市继上海后扩大试点范围.这次改革,一方面,使企业的整体税负减轻了,避免了重复征税;但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损失了营业税收入的75%,使本已陷入财政困境的地方政府雪上加霜.因此,在短期内不能根本改变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前提下,为了促进增值税改革的顺利进行,切实可行的方法是以增值税扩围改革扩大试点为契机,适当提高地方增值税分成比例,以摆脱地方财政困境.  相似文献   

4.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在时间进度、增长率和规模等方面均存在差异,财政收支差异加重了宏观税负水平。改革预算管理制度,加大财政收支管理与监督力度,有效控制财政平衡关系,增强财政收支的协调性,并在财政可承受范围内,探索有效的结构性减税措施,有助于降低宏观税负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 在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金融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调控手段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致使宏观经济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银行是财政的附庸,成为财政的出纳,银行的信贷、货币资金只能起到给财政进行填平补缺的作用;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银行虽然被确立为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但由于金融宏观调节机制不健全,手段不完善,因而货币、信货规模失控和紧缩出现周期性的变化,导致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稳定。  相似文献   

6.
2001年以来,根据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各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相继推开,从改革运行情况看,国库集中收付改革有利于规范财政性资金的管理,增强财政收支活动的透明度,确保财政收付整个过程处于有效的监督管理之中,减少财政资金申请和拨付环节,达到了预算单位用款快捷及时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为新时期财政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根据深化财税改革的总体要求,贵州省天柱县财政局课题调研组就如何深化县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调研。一、天柱县财政现状近年来,天柱县财政工作紧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1998—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运用系统GMM实证检验宏观税负与财政民生支出的数量关系。结果显示:宏观税负上升带动了财政民生支出绝对额的小幅增长,但对财政民生支出份额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这表明中国的宏观税负与财政民生支出的协调性不容乐观,财政民生支出强度不足不应主要归因于政府财力规模不足。因此,囿于宏观税负高低之争并无实质意义,关键在于实现宏观税负与财政民生支出的协调和匹配,确保财政收入更好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相似文献   

9.
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项经济改革几乎都涉及和推动着财税改革,反过来,财税改革影响和促进着经济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搞活方针指引下,本市财税部门在财政、税收改革方面迈出了步子,上海原是执行计划经济模式比较突出的一个地区,财政体制基本上是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税收体制上比较单一,调节作用不强。经过十年的改革,先后实行了简政放权、减税让利、扩大财权,实行了财政承包,建立了复合税制,开始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从统收统支的供给型财政,逐步向经营管理型财政转变,为实现十三大提出的“公平税负,促进竞争和体现产业政策”“实行分税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文摘精萃     
我国财政将有被拖垮的危险 “吃皇粮”队伍膨胀已达极限 当前,财政供养人员队伍庞大,增长迅猛,管理失控,我国财政不堪承受。据统计,改革初期,全国总人口中,大约50个人养一个“吃皇粮”的人,而现在约30人便养着一个“吃皇粮”的人。 资料表明,截至1996年底,我国财政供养人员总数已达3673万人,比1978年增长82.3%,大大高于同期我国总人口27.1%的增幅。财政供养人员的膨胀,导致财政支出的大部分被“人头费”吃掉。按平均每年1万元一个人经费标准计算,现有的财政供养人口一年就需要财政供给经费3600多亿元,吃掉的几乎是国家总财力规模的  相似文献   

11.
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国有企业改制后,虽然形式上也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但由于产权不明晰,出资人缺位,未能形成有效的内部权力制衡机制,从而使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有效运行,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管理者专权独断和内部控制失控、贪污腐败等问题,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一是制度执行不力。内部控制制度难以得到真正落实,内部管理依然处于失控状态。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要改革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以上重要论述为今后财税改革确定了新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制造业城市佛山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测算1995~2009年佛山地税宏观税负变化趋势并与其他地区横向对比,结果发现经济结构转型不到位是近年来佛山地税宏观税负较低的主要原因,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相对佛山经济总量表现不足。应从控制宏观税负下降趋势、保证经济运行质量和调整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支持力度方面入手加以改革。  相似文献   

14.
叶檀 《理财》2011,(12):20-20
最新的金融市场显示,僵化的管制已经失效,整体金融处于失控状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西安市9413户工业企业和14493户商业企业近两年的销售收入、缴纳增值税的调查,表明增值税转型对工业企业税负影响较大,商业企业影响较小,对地方财政收入影响也较小,国家和地方财政均完全有能力承担转型改革的成本。同时,改革后企业间的税负将更趋于合理,这又能起到涵养税源之效。对完善税收政策,本文建议应规范税收优惠政策,推进配套政策改革。  相似文献   

16.
论点     
《税收与社会》2000,(2):40-40
中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李竣、王瑜认为,深化我国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拓宽税基、降低税率,确保财政、公平税负,注重调节、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7.
《新理财》2011,(7):39
从焦作回来后,笔者一直处于模糊的思考状态:我们该怎么看待焦作财政改革?说实话,一直觉得好像意会了,又难以用语言表达。为此,有时真的睡不着觉。对于这样的财政改革者,笔者如不能准确地报道出,心难安,有愧。  相似文献   

18.
杨震 《税务研究》2012,(7):39-41
2012年,我国下调了经济增长目标。在经济处于下降通道的情况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应充分考虑改革对于企业、行业税负的影响,考虑整个经济形势的状况;同时,应参考其他国家增值税改革过程中的经验。还应考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政策配套等问题,确保减轻企业税负的改革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9.
财政是养老保险制度健康运行的物质基础之一,超过财政负担能力的养老保险制度不仅自身难以为继,还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制约作用。通过预测发现,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扩大并未使社会统筹养老金的收支状况得到改善,预测期间内养老金一直处于缺口状态,并且在最严重的时期已超出财政的承受能力,而对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将有利于减轻财政压力,保证制度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20.
美国GP、LP的税负目前是20%左右,未来,GP的税负可能会恢复到最高35%;而中国GP,如果是公司的话.其综合税负为40%,如果是个人的话,其税负最高为35%,中国的自然人LP,其税负最高是35%。中国GP、LP的税负在全球范围来讲,是比较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