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审计署2004—2015年间发布的环境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样本,分析环境审计实施现状,结果发现:环境审计结果公告数量严重不足,环境审计实践显著滞后于生态文明战略部署;环境审计类型以财务审计为主,环境合规、环境绩效和环境责任审计相对较少;环境审计对象以自然资源和水资源为重点,大气环境审计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环境审计发现违规领域涉及环保资金、项目管理与资源利用,环境审计整改反馈情况存在缺失,影响审计治理功能发挥。基于此,围绕扩大绩效审计范围,规范环境绩效评估;加强责任审计力度,构建环境问责机制;强化环境审计治理功能,落实审计整改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政府环境审计改进建议,以促进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  相似文献   

2.
一、环境审计定义框架 根据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发布的关于合规和绩效审计的审计标准,定义环境审计框架包括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两方面.合规性审计是指保护环境资产、资源行为,保证相关会计记录准确行为的合规性审计;遵守相关法律所必需的控制制度的合规性审计.绩效审计主要指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关注生态、环境资源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3.
与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绩效审计的某个侧面不同,本文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为环境绩效审计评价设计了一个整体的理论框架,将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涉及的各个要素进行了整合,分析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指出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为环境绩效审计理论体系的深入发展提供了一个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4.
赵彩虹 《财会月刊》2012,(12):22-25
环境绩效审计以受托公共责任为前提,参与水资源治理是以参与者利益冲突协调为基础,其是绩效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契合在一起参与水资源治理的策略互动博弈机制,也是涉水参与主体利益冲突与协调的结果。环境绩效审计的制度化,可以合理保证水资源治理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涉水部门的责任意识。环境绩效审计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为水资源治理的健康发展服好务、定好位。本文认为环境绩效审计与环境治理存在共同理念,并以宁波市成功将环境绩效审计融于水资源治理建设为例,进一步阐述二者理论和实践有机契合需要的体制与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5.
绩效预算模式下公共项目绩效审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公共项目绩效预算模式及其运作机制入手,探讨绩效预算模式下公共项目绩效审计的属性和内容,研究认为,绩效审计作为绩效预算的外部约束而存在,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绩效审计和绩效管理有着不同的功能和属性.绩效预算模式下公共项目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绩效预算评价体系审计、绩效目标要素审计、项目决策机制审计、项目目标实现程度审计.绩效审计应重点关注预算金额与绩效目标、绩效评价之间的匹配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分析受托经济责任与审计的关系入手,指出环境审计是受托经济责任向环境领域扩展后形成的一个审计新分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审计目标的分析,说明环境绩效审计是环境审计的一部分,从而确立了环境绩效审计在整个审计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明确了环境绩效审计与审计、环境审计、绩效审计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生态、经济和社会视角设计了一个区域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指出环境绩效审计应对审计结论进行假设检验,以检验审计结论的显著性。  相似文献   

8.
政府受托环境责任关系的确立是政府实施环境审计的基本前提.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党中央提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既反映了中央加快治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也是明确政府环境责任、构建责任政府的体现.基于责任政府的视角,开展政府环境审计是政府履行环境责任的制度安排,也是落实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现实选择;实施政府环境审计需要明确政府环境审计的审计对象、审计依据和审计重点,创新政府环境审计的组织方式,结合国家政治制度安排,积极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环境绩效审计和环境责任的追踪审计.  相似文献   

9.
盛巧玲 《会计之友》2012,(15):72-74
政府绩效审计是促进政府改革、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审计署正大力推进绩效审计的开展,但实施效果还不甚理想。制度环境和经济环境形成了审计环境的基础,地方政府绩效审计发展水平不均衡是制约绩效审计整体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深化政府绩效审计的技术路径及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战略的实施需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内部审计组织的广泛性、系统性、全面性,评价结果的行动导向性决定了其可成为生态文明战略的内部“免疫”系统.可将内部审计的每一项内容向生态审计拓展,财务审计应兼顾生态资金安全,合规性审计应以生态合规为决策基线,绩效审计应建立融入生态绩效的终端指标体系.提升内部审计的生态文明战略实现功能,应同时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对生态文明的引导、监督与强化功能,开发内部审计技术对生态安全的评估与风险应对功能,增强内部审计人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执行功能,提升内部审计机构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功能.  相似文献   

11.
荷兰是较早开展环境审计的国家,其环境审计法律制度具有政府强制环境审计与社会组织自主环境审计并重、注重环境绩效审计、加强欧盟范围内区域合作环境审计等特点。近些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荷兰环境审计法律制度也开始呈现注重依托企业自主环境审计机制,全面开展环境保护政策绩效审计,跨部门多领域协作环境审计,以及积极开展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审计的趋势。荷兰环境审计法律制度对于我国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廖元旭 《会计之友》2012,(25):91-93
随着我国"天人合一"城市理念的兴起,对生态宜居城市环境绩效审计概念、审计内容进行探索,初步建立生态宜居城市审计的组织方法、技术方法,构建审计评价体系和审计评价指标,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3.
以2009年颁布的《审计署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为事件构造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政府环境审计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环境审计对企业环境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政府环境审计通过发挥揭示功能、抵御功能和预防功能,可有效地改善企业环境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环境审计对企业环境绩效的正向影响主要表现在政府审计制度的审计强度较大、处罚力度较大和司法力度较大的企业,政府环境监管较强的企业以及媒体环境监督较强和公众环境监督较强的企业中。研究结论验证了政府环境审计的微观环境治理效应,在理论上拓展了企业环境绩效的驱动因素研究,在实践上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指向生态经济,环境审计也是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江西省目前在环境审计方面极不完善,若实施环境审计,对江西的环境保护非常有利,对江西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文章从对环境审计的意义认识不足、环境审计立法缺失、环境审计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及教育培训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江西省实施环境审计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审计是治理非财务计量绩效信息失真的机制之一,文章探索非财务计量绩效信息审计的基础性问题,包括:非财务计量绩效信息审计需求、非财务计量绩效信息审计本质、非财务计量绩效信息审计目标、非财务计量绩效信息审计客体、非财务计量绩效信息审计内容、非财务计量绩效信息审计主体、非财务计量绩效信息审计方法、非财务计量绩效信息审计环境,上述内容形成非财务计量绩效信息审计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并高度重视本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而在环境保护过程中,环境审计始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环境审计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环境绩效审计,且关于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这也将成为环境审计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在环境价值链的概念及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索了构建基于环境价值链的我国企业环境绩效审计体系,并对基于环境价值链的我国企业环境绩效审计实施保障措施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7.
陈波  刘丽君 《财会月刊》2011,(27):74-77
在人类保护资源环境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新的审计概念——资源环境绩效审计。本文通过对资源环境绩效审计模式和方法的分析,重点对资源环境绩效审计所采用的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做了深入研究,同时总结云南省资源环境绩效审计模式和方法的特点与不足,以期推动资源环境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在协调发展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站在政府审计指导区域宏观发展的立场,分析审计目的和审计内容对审计指标体系构建的影响,将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划分为环境质量指标、发展与环境相互作用指标和决策与行动指标三个相互驱动的维度共同展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三个维度分别按环境要素、发展与环境相互作用方向、政府职责层层分解,构建切实可行的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对提高区域发展质量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环境审计评价标准思考——基于绩效审计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立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必要性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是审计人员在开展环境绩效审计时所依据的审计标准,它是指导审计人员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指南。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有理论必要性和现实  相似文献   

20.
政府绩效审计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免疫系统",对城市水安全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绩效审计主要通过宏观的再监督评价机制、中观的调控协调机制、微观的监督、纠正和修复机制来实现维护城市水安全的职能。在路径选择上,应创新审计组织模式,构建科学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完善绩效审计的法规与技术保障,强化绩效审计结果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