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对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三大支柱中的资本充足率监管.在分析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的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理论和实践,然后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2006-2011年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银行资本充足率对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最后,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建议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杠杆率监管;优化资本结构;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相似文献
2.
2006年2月颁布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确认、分类、计量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就金融工具准则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2010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细化监管资本的定义、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并设置了流动性和杠杆率监管的国际标准。2012年6月8日,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作为银行业监管新标准的核心内容,并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2018年底前全面达标。新资本监管办法执行后,商业银行新旧资本充足指标比较发现:新旧资本充足率均较为充裕,但新指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外资法人银行下降趋势更为明显。监管层和商业银行需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保持银行资本充足情况下的长效运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的6家商业银行2015~2018年的财务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权益、贷款、利润、不良贷款率四个方面的增速都可促进资本充足率增速的提升;利润增速及不良贷款率增速与资本充足率增速呈现相反态势。各大商业银行可利用股票的增值发行、长期次级债券的发行,或通过整改完善自身资产结构、调节资产组合、避免不良贷款出现以及提升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等举措提升自身资本充足率。 相似文献
5.
2010年,在雷曼兄弟破产两周年之际,《巴塞尔协议Ⅲ》在瑞士巴塞尔出台。新巴塞尔协议重新界定了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产生重大影响。文章从《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背景及协议中有关资本充足率的主要内容入手,阐述巴Ⅲ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以及分析提升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银行均衡的资本结构产生说起,接着说明了银行存款契约的内在缺陷,由此产生了担保制度.但是,担保制度又导致了银行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因此需要资本充足率监管制度.事实上,担保制度和资本充足率监管制度分别是对银行事前和事后风险防范提供一种制度安排,共同保障银行业有效顺利运转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银行均衡的资本结构产生说起,接着说明了银行存款契约的内在缺陷,由此产生了担保制度。但是,担保制度又导致了银行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因此需要资本充足率监管制度。事实上,担保制度和资本充足率监管制度分别是对银行事前和事后风险防范提供一种制度安排,共同保障银行业有效顺利运转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8.
<正>一、资本新规的内容银监会下发《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的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中的主要内容如下:(1)主要商业银行核心资本超过7%才能发行次级债和混合资本债,其他银行需超过5%;(2)主要商业银行持有的次级债务和混合资本债务等监管资本不能超过核心资本的25%,其他银行不能超过30%;(3)附属资本中应全额扣除本行持有的其它银行的次级债务和混合资本债券等监管资本工具额度。 相似文献
9.
10.
风险识别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信号博弈模型,对资本充足率监管下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的行为选择进行的研究发现:在分离均衡条件下,资本充足率监管最有效;在准分离均衡条件下监管效果次之;在混同均衡条件下,监管效果最差。对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发现: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不仅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具有实质性影响,而且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思想、经营模式和经营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我国110家商业银行2000~200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动态关系,结论表明:(1)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变动具有顺周期效应.(2)资本充足率的顺周期调整具有非对称性,一方面在经济上升时期资本充足率的增加显著小于经济下降时期资本充足率的降低幅度;另一方面,大银行资本充足率变动的顺周期效应更为剧烈,尤其是在经济衰退时期,大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中小银行.(3)资本充足率顺周期调整的动因主要源自监管资本的亲周期性,而风险加权资产的亲周期特征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为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顺周期特征提供了理论解释和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在探讨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持续下降现象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充足率持续下降的宏观和微观多方面的因素,并对提高资本充足率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一 背景 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金融风险传递的加快,银行业所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加.鉴于银行业对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长期以来,对银行业的监管一直是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浅析我国资本充足率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际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34):95-96
资本充足率(CAR,Capital Adequacy Ratio)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规定该项指标的目的在于抑制风险资产的过度膨胀,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各国金融管理当局一般都有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管制,目的是监测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商业银行盯住市场的资本充足率与宏观经济周期:1996~2004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巴塞尔协议的亲周期问题对以银行为主要融资途径的国家有着重大影响。本文利用Pennacchi等提出的盯住市场的商业银行资本比率模型和Bank-scope中我国商业银行数据,分析了1996~2004年期间我国商业银行盯住市场资本充足率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关系。研究表明盯住市场的商业银行资本比率是一个宏观经济领先指标,具有积极的、理性的超前反应能力;研究还表明我国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历次注资是反周期的有效宏观经济管理行为,同时提出了应对亲周期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资本充足率是《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内容,是全球银行共同遵守的风险管理标准。然而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影响了这些银行在国际上的评级和融资能力,因此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在于探索国有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以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抗风险的能力,保障整个国家的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8.
逐渐增加银行的资本以提高银行经营的稳健性,已成为国际共识。为提高核心资本充足率的特定监管要求,即发行次级债等资本性质债务工具时,核心资本充足率将大幅提高。一、国内关于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规定2004年2月发布并于2007年7月重新修订的《商业银行资 相似文献
19.
王萍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4):72-72
一、资本充足率的重要意义 资本充足率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净资本额及其加权折算后与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用以表明银行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它是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考核商业银行经营安全性的重要监测指标。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因此,资本充足率是我国抵御银行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因自身规模、治理结构不完善、成本较高及业务创新薄弱等,使其总体资本充足率无法达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中国银监会的要求,同时也不利于其参与金融市场的竞争。为提高其资本充足率,使之适应银行业的发展要求,应从加强外部扩充、内部融资等方面入手,同时,监管当局也应完善监管制度,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运营加强引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