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一、引言与文献回顾 我国可转债市场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步至今已十六年了.2006年5月8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实施《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渤》,使停止一年多的再融资开闸,使我国的可转债市场迎来又一个繁荣期.  相似文献   

2.
王予瞻  郭真华 《财会月刊》2023,(22):119-124
我国针对可转债定价理论的现有研究存在三个不足:一是文献主要研究内容分类不清晰,仅对模型和参数做细微改动就自称创新,用很少的数据量做实证就断言有改进,缺乏与前人模型方法基于大量数据的真实效果对比,定价精度是否提升无从知晓;二是中国特色可转债制度因素、市场条件与经典理论模型适配程度不够;三是对“部分经典定价模型假定无法优化、部分客观影响因素不好度量”的难题缺乏解决办法。本文认为,未来的可转债定价研究首先可围绕模型、影响因素和实证误差原因分类重点展开,确保同类可比;其次,应充分考虑我国可转债投资者结构、发行公司结构(包括信用评级、行业、资本市场层级等)以及特殊制度等因素,不断优化模型方法设定,尽力缩小可转债理论价值与实际市场价格间的差距,提升可转债研究对实务的指导价值;最后,在部分可转债定价理论模型假定无法优化的前提下,放松可转债定价模型假设,借助先进计算工具,允许“黑箱”定价,在充分积累可转债定价经验后,寻求理论的改进和突破。  相似文献   

3.
可转换债券(简称可转债)有双重属性,即债券性和期权性,因而关于可转债双重属性的理论研究也分为两类:强调可转债债券性的研究和强调可转债期权性的研究.可转债的双重属性使公司利用可转债融资也表现出两种特征,即可转债融资的债券性特征和可转债融资的期权性特征.通过从资产规模、资产结构、负债水平、偿债能力、公司成长性、公司风险、过度投资等7个方面对可转债双重属性的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可转债双重属性与公司可转债融资特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企业经济》2015,(10):165-169
可转债作为一种新型的再融资工具受到越来越多上市公司的青睐,监管部门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案条例规范了可转债融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公司的经营绩效。然而,国内学者对可转债融资经营绩效的研究相对匮乏。本文结合我国可转债融资的制度背景,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可转债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利用可转债融资会带来公司绩效的下降,公司风险与公司经营绩效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应大力发展可转债债券市场,鼓励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融资,同时降低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门槛,推行"注册制"。  相似文献   

5.
可转债于1843年起源于美国.目前,以可转债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可转券全球规模已达3750亿美元,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数量相当大,各家发行的可转债数量从几亿元到几十亿元不等.由于发行可转债的公司基本面大多数较好,发行后受到了市场追捧.今后将有更多上市公司采用这种方式筹集资金,市场容量的增加将给市场带来活力;更重要的是,今年的股票市场充满希望,在延续价值投资理念的同时会给投资者带来较为理想的回报,从而为可转债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投资者来说,可转债多了一个投资品种的选择,也多了一条规避风险的渠道.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2~2007年三种主要再融资方式:可转债、增发、配股的融资成本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探求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动因.对股权再融资成本采用CLS剩余收益模型计算,可转债融资成本取利率成本与内含期权成本之和,结果表明,在样本选取期间,我国上市公司可转债再融资成本低于股权再融资成本.希望以较为低廉的成本获取资金应该是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可转债融资的动机之一.  相似文献   

7.
可转换债券的投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可转债的定价问题日益为企业和投资者所关注。本文首先从布莱克-斯科尔斯(Black-Scholes)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可转债的定价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可转换债券的投资策略,最后以钢联转债为例,分析可转债的理论价值与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可转债成为筹资和规避风险的重要工具,其定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选择布莱克-舒尔斯模型对招商银行可转债进行价格估计来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李秉祥  李娟 《价值工程》2012,31(30):5-7
为了探讨股东控制权收益对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行为的影响,本文以2006-2011年我国发行可转债上市公司和增发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所选变量对可转债发行动机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收益三大指标分别与是否发行可转债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Black-Scholes模型在可转债定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转债集股权和债权的双重优势,正在成为我国资本市场新型的融资工具。可转债的价值由纯债券价值和期权价值两部分组成,而期权价值的确定是可转债定价中最重要的内容。本文通过比较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四种期权定价方法,以Black—Scholes模型为工具,以金牛转债为例,对可转债的期权价值进行了评估,为可转债定价理论的应用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无套利基本原理和二叉树模型对引入信用风险的可转债进行了定价,在求出可转债所满足的偏微分方程的同时,也选取我国可转债市场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当天我国可转债的实际价格明显低估。  相似文献   

12.
可转换公司债(简称可转债)是指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给予持有人在一定期间内依约定条件和转换比例将债券转换成本公司股份的一种公司债券形式。目前,我国发行的可转债有两种:不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和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简称分离式可转债)。1992年,深宝安(000009)发行了我国A股市场上的首只不可分离交易可转债,融资总额5亿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可转债市场近两年进入高速发展期。本文在此背景下介绍了可转换债券涵义,分析了可转债的发展意义和我国可转债市场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对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动因进行研究。首先对发行可转债和增发这两种融资方式进行比较,发现公司规模、现金流动负债比与选择发行可转债融资显著正相关,资产负债率、市净率、公司成长性与选择发行可转债融资显著负相关;接着对发行可转债样本按照上市地点和所有制形式分类,发现在沪市的上市公司有更强的现金流动负债比,而国有上市公司有更高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2001年4月至2009年6月30日期间最终成功发行可转债的7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其首次公告可转债发行议案为公告日,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对其公告日前后超额收益率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可转债发行公告具有显著负的股价效应,这种负的股价效应在"清洁样本"以及"股改前样本组"表现得更为显著.这说明了上市公司在公布可转债融资公告的同时,释放的"好消息"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了可转债发行负的公告效应;佐证了股权分置改革在一定程度减少了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可以转换为普通股股票的特殊企业债券,具有债权性、股权必及可转换性三方面的特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可转债的发展却还处在初级阶段,总体规模小,品种也少,可转换债券市场体系也尚未成形,在可转债的没计,价值评估,融资效果研究以及相关法律等诸多方面仍处于滞后状态.  相似文献   

17.
可转换公司债券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市场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可转债发行主体、发行动机、发行时机、发行条款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使发行人对该融资工具有个理性的认识,以切实有效地利用可转债融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风险评估理论,利用线性回归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在2006年5月6日至2010年7月31日期间发行过可转债的公司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公司规模、盈利能力、经营风险以及盈利能力的稳定性对公司是否选择发行可转债的影响较大;而资本结构对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影响较小;企业的成长性、收益质量、财务风险以及现金流量状况对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影响不显著,这一结果表明,可转债发行的风险评估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李秉祥  李娟 《会计之友》2013,(1):109-112
为了探讨我国转型期公司治理机制下股东控制权收益和经理管理防御对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行为的影响,文章以2006—2011年我国发行可转债上市公司和增发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综合考虑外部宏观环境、公司基本特征和经理人自身特征三个方面,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控制权收益动机和管理防御动机对可转债融资行为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反映股东控制权收益的Z指数、每股净资产和每股股东自由现金流量与反映经理管理防御的现金股利支付率、每股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和管理防御指数六个变量分别与是否发行可转债呈显著正相关,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管理费用与是否发行可转债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可转债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的重要再融资工具,特别是在2003年,上市公司以可转债融资首次超过配股和增发融资规模,而且,投资者对可转债融资表现出积极的态度。然而,可转债融资是否能改变上市公司在配股和增发融资后公司业绩立即变脸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