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从国际油价、外贸外资、股汇市以及相关行业等方面来分析,“倒萨”战争必然对中国实体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速战速决,战争对中国经济影响较小;如果战争延长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明显加大。如果战争扩大化将造成更大的影响,而且将出现更为复杂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石油是国民经济的血液,在目前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高达40%,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从中长期来看,“倒萨”战争使得中东地区原油供应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使伊拉克经济遭到毁灭性破坏.也给渐趋复苏的世界经济蒙上阴霾.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美元波动加大、世界市场主要价格走势难以预料.打击了消费和投资的信心.造成世界旅游、航空运输业等领域一系列负面影响.国际经济组织和世界各国对世界经济前景的预测并不乐观.综观各方面的情况.由伊拉克战争引发的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在进一  相似文献   

4.
2003年,世界经济在艰难的恢复行进中逐步显现出生机和活力。尽管这种恢复势头仍不十分牢固,但可以说,近年世界经济最坏的时期已基本过去。2003年,世界经济经受住了美伊战争爆发、“非典”肆行和恐怖主义活动加剧等不利因素的冲击,开始了艰难的复苏。可谓路径曲折,在颠簸行进中加速。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举世瞩目的美国“攻伊倒萨”的形势下,世界各国都更加注意能源在保证自身经济安全中的作用。 本文就国际油气形势、俄罗斯能源部门近况、目前中俄油气合作进展中的一些情况和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倒萨”战争打的就是经济战、资源战,战争的爆发,使中国在石油安全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凸现出来:中国国内原油储量不足,能源消耗较大,供需矛盾突出,至今还没有建立起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石油进口来源比较集中、市场单一,等等。中国面对的石油安全形势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徐勇 《中国工商》2003,(6):38-41
全球关注的焦点,从伊拉克战争转向了SARS,而中国经济如何走出“非典”阴影、成为了世界舆论的焦点话题。国际金融机构开始担心它会给中国经济乃至整个亚洲经济带来致命的一击。这一话题至少涉及如下问题:SARS疫情将持续多久?扩散区域有多大?“非典”目前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什么影响?这种影响会否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吗?面对“非典”冲击,中国经济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8.
美伊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充满不可确定的变数,尤其取决于战争的定势。如果战争速战速决,虽然不会有力地刺激经济,但是会消除世界各国经济人士因战争引起的不稳定惰绪,为经济复苏扫清随碍。如果战争迟迟不决,情况将变得十分复杂。无论战争结局如何,都至少会使世界经济面临一个短暂的困难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国际原油价格将大幅上扬,能源与相关原材料成本亦跟着水涨船高,从而波及各行各业。作为与国际经济往来愈来愈紧密的中国来说,显然也不可能独善其身。正因为中国与国际经济的这种密切关系,此次美对伊动武,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与格局。而具体到中国企业来说,美伊战争则既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也意味着机遇,关键在于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9.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近十年来女性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已经超过了新技术或者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国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英国《经济学人》(Economist)周刊将这种全球经济女性化的现象命名为“女性经济”.也就是“她经济”。在我国妇女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著名经济学家史清琪女士提出了”她经济”的概念。国外越来越多的商家也开始从女性的视角来确定自己的消费群,研制并开发新产品。但是.我国针对女性的商业活动和商业模式还未引起足够重视.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从2003年3月20日开战到2003年4月中旬,萨达姆政权瓦解,美伊战争迅速走向终结,事实证明这是一场缺乏悬念的短期局部战争。然而,在世界经济领域,美伊战争的影响正在逐渐显现。短期而言,战争结局对世界经济的动态影响有限,不会改变各主要经济体  相似文献   

11.
东莞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被喻为“世界制造业基地”,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近年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东莞模式”面临重重困难.东莞经济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本文从税收政策对经济结构优化作用的理论分析入手.结合东莞经济发展现状.具体阐述如何运用税收的杠杆作用。推进东莞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2003年春以来,全球经济继续缓慢而曲折地复苏。随后几个月发生了美英对伊拉克的战争,引起对国际油价暴涨和供应安全的紧张;亚洲爆发“非典”,引起疫情蔓延的担忧。但是,迅速结束的战争和有效的疫情控制,消除了这两大冲击和抑制经济复苏突出因素。同  相似文献   

13.
《机电产品市场》2007,(2):18-19
一、2007年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国际经济环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6年9月17日在新加坡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06年和2007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为5.1%和4.9%,世界贸易量的增长速度将达到7.4%和7.0%。报告预测,今明二年经济增长速度,美国为3.4%和2.9%,仍是西方七国集团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欧元区为2.4%  相似文献   

14.
面对一触即发的“倒萨”战争,中国当前可采用的应急措施有:第一,原油出口应适当控制,成品油出口应严格控制;第二,紧急情况下,海外份额油尽可能调回国内,减少就地出口的比例;第三,必须大力推行节能措施。我国在能源方面浪费严重,节能意识不足,通过节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振荡多变.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北非、中东等产油国政治动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加之“3.11”日本大地震.这一系列事件都对世界经济造成了重创。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还余波未平,随着2009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低碳”正式走上了世界舞台。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围绕减排指标和减排援助资金支持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博弈,一场“低碳战争”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打响。  相似文献   

17.
“2006年世界经济与国际形势报告会”预测,2005年美国的经济增长为3.5%,估计2006年比2005年略有下降,在3.3%左右。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活动,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和融合的表现。一经济全球化是人类自有史以来最伟大且影响深远的发展态势,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或正在改变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一“质”的飞跃恰巧又发生在本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历史时期,而这一“质”的飞跃和相应“量”的扩张规模也是空前的。世界贸易额从1947年的450亿美元猛增至1998年的5.2万亿美元,半个世纪增长了115倍,世界服务贸易达1.3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英国近200年的经济发展史表明:禀赋、技术决定了分工方式和贸易结构;长期贸易逆差和长期经济增长负相关,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远远小于其他指标的贡献度;影响英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因素是科技革命、世界战争和经济危机,科技革命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快速迅猛并且伴有经济结构质的变化,经济危机和世界战争对物价指数、失业率的影响恰好相反;经济增长过程必然伴随着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性波动,这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的整体繁荣.“世界工厂”逐步向“世界市场”转变的步伐已经变得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