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金砖四国”的碳排放、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81-2008年数据,采用协整检验方法,实证分析了金砖四国的碳排放与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相互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各国的碳排放与各种能源消费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中国的碳排放与GDP负相关,而其他三国均是正相关;短期来看,煤炭消费是影响中国、俄罗斯和巴西碳排放的一个重要的共同的能源消费因素,中国、印度和巴西的经济增长均是导致石油消费增加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国集体经济》2009,(7):36-36
俄罗斯、巴西、印度和中国6月16日在叶卡捷琳堡举行了“金砖四国”首次正式会晤,引起广泛注意。“金砖四国”(BRICs)的概念是2001年由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吉姆.奥尼尔首次提出的,是指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四国,其英文首字母连读与英文“砖块”(Brick)的发音相似,故称金砖四国。  相似文献   

3.
《海外经济评论》2006,(52):20-21
近年来,在商界和政界人士中,很少有哪个概念能比“金砖四国”(BRIC)更流行。“金砖四国”指的是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这四个新兴的经济大国,人们认为,它们的实力和影响力正改变着全球的经济与政治现实。不过,将上述四国归于一类,模糊了这样一个简单事实:尽管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代表着全球力量天平的真正改变,但俄罗斯和巴西只是大宗商品价格高企支撑起来的两个边缘经济体。这种差异有着深刻的含意。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三人对话”公司董事长瓦尔达尼扬指出,由于“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全球经济版图将在近15年内发生重大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中国合作经济》2010,(5):49-50
4月15日至16日,"金砖四国"(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合作社会议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应巴西全国合作社组织的邀请,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李成玉率团前往巴西利亚出席会议,并在会上介绍了中国供销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思路、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以及加强交流合作、共促合作事业发展的建议。此次会议由巴西合作社组织倡议举行,是第二次"金砖四国"首脑峰会的配套活动之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巴西全国合作社组织、俄罗斯全国消费合作社联社、印度全国邦合作社银行联合会负责人及有关人员60多人参加了会议。四国就加强合作社交流合作、共促发展进行了讨论。俄罗斯、巴西和印度在发展合作社方面有哪些特点?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本期"看世界"为大家集中介绍这三个国家的合作社发展情况。专业性强的印度合作社、成为农民贴心人的俄罗斯合作社以及产、供、销一体化的巴西合作社,都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学习。  相似文献   

6.
一、“金砖四国”美誉从何而来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在一份全球经济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国际上出现了引人注目的新生事物:“金砖四国”(“BRIC”,即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国名的英文第一个字母所组成的新词)。  相似文献   

7.
社会折现率是国家公共项目决策中需要重点研究的一个参数,但数据显示,不同国家之间以及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折现率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资本的稀缺程度、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通货膨胀率的高低是影响社会折现率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1997年~2006年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金砖四国")社会折现率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的高速度是中国和印度社会折现率的主要支撑因素,同时我国较低的贷款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高折现率数值,因此折现率低于印度;高通货膨胀率是俄罗斯社会折现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巴西尽管通货膨胀率和贷款利率处于较高的水平,但较低的经济增长速度使其社会折现率在"金砖四国"中处于最低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金砖四国的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及其他重要国家要在国际舞台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能再让原有的发达国家七国集团继续主宰世界。  相似文献   

9.
3月8日1当高盛(Goldman Sachs)经济学家2001年首次发明出“金砖四国”(BRIC)——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大经济体的合称——这个词时,它表现的是这些国家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日益上升的经济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媒体速览     
《中国经济快讯》2010,(40):14-14
"灵猫六国"来了如今对冲基金经理之间流行的词是"灵猫六国"而非"金砖四国"。"灵猫六国"被认为将替代"金砖四国"成为未来10年经济增长热点。"金砖四国"(BRICs)指的是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该词是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在2001年时提出的,它被广泛用于描述全球经济实力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转移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张华  丰超 《南方经济》2021,40(3):36-53
创新决定城市未来,低碳引领未来城市。中国政府自2008年开始实施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并将绿色低碳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原则和目标。因此,准确评估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效应,对于进一步推广这一试点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中国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在不同城市、不同试点时间上的变异,使用双重差分法估计了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非试点城市,创新试点城市的碳排放绩效平均增加2.47%,意味着创新型城市建设显著提升碳排放绩效。经过共同趋势、工具变量、干扰政策、安慰剂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够强化创新政策支持、提高创新要素集聚、增加创新投入和改善创新环境,从而促进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这有利于降低碳排放水平,进一步提升碳排放绩效。从动态效应上看,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碳排放绩效的提升效应具有持续性,并且随时间不断增强。文章是国内首篇从绿色低碳发展的角度探讨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效应的文献,不仅丰富了碳排放绩效的相关研究,也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为打造创新、低碳等新型特色城市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One of the most undesirable output of China's rapid economic growth has been increasing carbon emissions. This study measures and analyzes the impact of carbon emissions on China's regional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from 2000 to 2017. Using 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 productivity indexes, we re-estimate the provincial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aking carbon emission into account, comparing different assumptions of returns to scale and considering the rank reverse issue. The differences of technical progress and efficiency change across Chinese regional economies are also investigated and we found that the former was the primary contributor to improved Chinese provincial productivity performance. In addition, we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roductivity based on provincial panel data.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novation capacity, energy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had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rovincial productivities while urbanization had a negative impact. A mo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n be expected by expanding regional investment in R&D, adjusting and optimizing structures of regional industries and energies.  相似文献   

13.
薛飞  周民良  刘家旗 《南方经济》2022,41(10):19-36
在数字经济时代,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释放"数字红利",已经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基于2009—2019年中国28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文章以"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政策为切入点,借助双重差分法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碳排放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宽带中国"建设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果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降低城市碳排放量。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从东中西差异来看碳减排效应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从南北差异来看碳减排效应在南部地区更为显著。文章的研究深化了对数字化赋能"双碳"战略的效应、机制和地区差异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Estimation of a household carbon footprint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s abundant in the literature but there are few studie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stimation of household carbon emission from the consumption of various goods and services in the Philippines. We estimate household emissions by combining input–output analysis with household expenditure for 2000 and 2006. After controlling for household characteristics, the analyses reveal that income has a significant non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emissions, depicting an inverted U‐shaped with a turning point beyond the current income distribution. Unless consumption patterns change, it is likely that there will be further increases in emissions as households become more affluent.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环境下,对区域物流活动的能源投入和碳排放提出更高要求,实施区域物流低碳化发展意义重大。区域物流的碳排放源主要集中于"点"和"线"两个方面,目前区域物流低碳化发展尚存在协调难度大、动力不足、成效不明显和技术支持缺乏等诸多难题,需要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角色与作用、找准节能减排的切入点和重点,并转变区域物流发展模式,从寻找合适的碳排放统计方法、出台更多鼓励性减排政策、"点线"结合减少碳排放和构建区域物流低碳化发展的服务平台入手,促进区域物流和物流行业的低碳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中国为研究对象,同时考虑城市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的动态变化和地区差异,利用时间序列数据(1952-2009年)和省际面板数据(1995-2009年),分别以排放总量、人均排放量和碳强度等三类二氧化碳排放指标,使用多种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城市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时间序列数据的经验估计表明,城市化对二氧化碳排放存在显著地正的影响,弹性在0.10%-0.12左右。(2)静态面板数据的经验估计表明,城市化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而动态面板数据的经验估计表明,城市化对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存在显著地负的影响,弹性为0.19%,而城市化对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碳强度尽管存在负的影响,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3)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的经验估计均表明,城市化并非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因素,而人均GDP、能源强度、人口等对二氧化碳排放存在显著地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杨晨 《科技和产业》2023,23(17):125-130
基于2011—2019年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剖析绿色创新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显著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绿色创新在碳交易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方面发挥了中介作用。因此应加快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激励企业加大绿色技术研发投入,以绿色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探索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动力源泉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实现“双碳”目标升级为国家战略,碳减排行动也成为地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基于 2002 至 2020 年省际面板数据,选取混合距离 EBM模型测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排放、效率、非化石能源、气候绩效等多维度定量评价碳减排发展水平,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碳减排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和效应。研究表明:总体来看,碳减排发展显著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区域来看,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碳减排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中介机制检验显示,碳减排能够通过提升能源效率、发展绿色金融间接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研究结论为地区差异化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To control total carbon emissions and achieve the emission reduction targe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implemented the carbon emission trading system (CETS), which has been applied in two provinces and five cities since 2013. This study uses the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policy of the pilot CETS as a quasi-experiment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environmental policy induces green innovation among enterprises. This study employs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model to conduct an empirical test using green patent data of A-share listed enterprises from 2002 to 2018.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ETS pilot-policy-induced green invention innovation in enterprises. Notably, compared with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pilot policy is more conducive to promoting green innovation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相似文献   

20.
低碳经济背景下碳税及其他减排政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杨  郑秀 《特区经济》2010,(5):142-143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二氧化碳的减排政策主要包括碳税、环境管制以及碳排放交易,各有其优劣,对它们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后,本文认为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之间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两者与环境管制手段等其他减排政策一起,将共同发挥促进二氧化碳减排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