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县域金融机构存贷差逐渐加大,存贷比逐步降低,县域资金外流严重的现象已引起经济界的广泛关注。存差数量巨大,增长过快充分说明县域资金向投资转化的渠道不畅,金融业大量的资金没有很好地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暴露了地方金融环境建设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因此如何降低存差,充分利用有限资金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是我们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农村信用社存在存差过大的问题,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截至2006年末农村信用社存贷比为56.1%(当年新增存贷比仅为38%),存差达15.7亿元。巨额存差,一是增大了农村信用社的财务风险,万州区农村信用社存款平均成本为2.06%左右,而农信社存放在央行资金的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89%,备付金利率0.99%,利率倒挂现象严重;二是反映出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3.
县域金融结构性短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飞 《济南金融》2006,(9):64-65
一、县域金融短缺实质为结构性短缺 (一)县域资金上流,是金融管理政策的短缺。以山东省某县为例(以下同),2006年3月末,该县金融机构存贷比为58.7%,差额41.3%的资金主要有四个去向:各级备付金和库存现金2.1亿元;历年亏损及存放同业4.8亿元;上存上级行资金6.1亿元;邮政部门只存不贷的储蓄资金8.6亿元。上存资金实质上是上级行占用下级行资金.而邮政储蓄资金近几年也分成了两块用途:一是人民银行基础货币;二是上级邮政部门集中投资和运用。  相似文献   

4.
当前,广水市金融机构一方面存差扩大,贷款萎缩;另一方面不良资产上升问题突出.在此情况下,商业银行的上级机构不断上收贷款权限,上划存款资金,并在系统内强化信贷管理,推行"贷款第一责任人"、"贷款终身责任制"、"系统内上存资金的高比例、高利率化"等管理办法.从表层上看,这对防范货币信贷风险是必要的,但往往因信贷过度集中导致县域金融业务的萎缩,从而削弱了对当地经济的扶持力度及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银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营思维、经营理念的变化,县域银行经营的自主权逐步减弱,基本形成“我的资金你做主”格局,大量欠发达地区县域银行资金不得不“外流打工”,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一、县域银行资金运营基本状况以吉林省四平市为例:调查显示,四平辖区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资金运营总体趋势是存款大幅上升,贷款微增,存贷比进一步下降,存差资金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6.
四川银行业机构存差现象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差是指当银行业机构存款大于贷款所形成的差额。近年来四川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差呈扩大趋势,存贷比不断下降。本文对存差现象进行分析,对存差概念作了几个方面的思考,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县域经济中,存差逐年扩大的现实摆在了我们面前。以某县为例,1994年以前.贷款一直大于存款(即借差),从1994年开始,由“借差行”,逐步转变成“存差行”,存差走势逐年扩大,资金供求的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截止2004年12月末,该县各项存款余额56.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9.8亿元,存差已达26.4亿元,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金融相关比率、存贷差、存贷比等指标分析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深入剖析了秦皇岛辖区县域金融的特点以及和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旨在为进一步优化县域金融结构和促进区域经济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模式的现状1.存贷款资金情况农村资金外流情况严重,并有逐年加大的趋势。2000年末,县及县以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2787亿元,贷款余额24355亿元,存差8432亿元,存贷比74.8%,比同期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低5.46个百分点。2006年未,县及县以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8953亿元,贷款余额38825亿元,存差高达30128亿元,存差比2000年增长了2.57倍,存贷比仅为56.3%,与同期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差距拉大到12.72个百分点。六年来,县及县以下银行机构存款年均增长15.99%,接近全国银行业机构17.74%的增长水平,但县及县以下银行机构贷款年均增长率为9.72%,大大低于全国银行业机构15.66%的增长水平。人均业务量城乡和东西部差异巨大,制约了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和西部发展。2006年末,全国银行业机构人均存款2300万元,而据调查测算,农村地区人均存款仅为650万元左右。其中东部农村地区人均存款92l万元,西部农村区域人均存款527万元,受效益驱动因素的影响,东部县均商业银行网点22.5个,而西部县均9.88个,另外西部不少县的贷款市场由农村合作金融机...  相似文献   

10.
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强化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人民银行各级行积极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加大窗口指导力度,着力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收到了一定成效。据对某市调查,2002年前三个季度,该市县域金融机构贷款增长7.6%,新增存贷比2001年同期提高24.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商业银行新增存贷比同比提高19.4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新增存贷比达到169.3%,主要是利用支农再贷款加大了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农村信用社新增贷款占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的56.3%,发挥着支农主力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县域经济中,存差逐年扩大的现实摆在了我们面前.以某县为例,1994年以前,贷款一直大于存款(即借差),从1994年开始,由"借差行"逐步转变成"存差行",存差走势逐年扩大,资金供求的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截止2004年12月末,该县各项存款余额56.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9.8亿元,存差已达26.4亿元,存差占各项存款的比例高达47%.笔者通过调查,拟分析县域存差扩大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存差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03年3月,鲁山县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各项存款150084万元,各项贷款86341万元,存差63743万元,存、贷款比例57%,其中:农行存款70228万元,上存17491万元,建行存款17365万元,上存16488万元,存、贷款比仅8%.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初以来,央行对银行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法定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都进行了多次上调。使国有商业银行准备金率由10%上调至17.5%;农村信用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7.5%上调到15%,均上调了7.5个百分点。同时,使存、贷款利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一年期存款利率由2.52%上调到4.14%;一年内贷款利率由6.12%上调到7.47%。央行这一系列货币政策对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合理增长,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抑制经济过热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给基层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经营也带来了较大影响。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辖区金融机构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4.
对县域信贷存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末全国金融机构存差达到9.2万亿元,占存款余额的32%,安国市的信贷存差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存款余额的76%。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存差的持续扩大在一段时间内将是一个突出的经济问题,应予关注。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若干意见》则明确要求抓紧制订鼓励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荆州市县域存贷比为个案来研究中部欠发达地区存贷比问题,从静态、动态、横向、行际等多个方面描述了县域存贷比偏低的现状,从金融改革、县域经济、内外部考核机制和金融业发展环境等多个层面剖析了县域存贷比偏低的深层次原因,提出解决县域存贷比偏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金融纵横》2005,(11):3-6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存款快速增长,贷款投放不足而出现大量存差.而大部分存差又通过上存流向了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但令人困惑的是在国内银行业主要依靠经营存贷款业务赚取利差的现状下,这些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益却出现与贷款变化趋势背离的现象:存贷比逐年下滑,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为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有效管理流动性,引导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中国人民银行提高调控的针对性,自2010年以来已连续多次加息,尤其进入2011年,连续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本文就稳健的货币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银行的“存差”分为名义存差和实际存差,一般意义上是指银行存款余额减去贷款余额的差额,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名义存差。就云南省德宏州近10余年的情况看,银行金融机构总体上是存款大于贷款。历史数据表明,1995年末全州贷差1155万元,到1996年末则转为存差13169万元,而且存差逐年递增,特别是4家国有商业银行数额迅速扩大。截至2006年12月未,全辖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75022万元,各项贷款余额732293万元,存差达到542729万元,与之相对应的存贷比为57.43%,与1996年相比增加了41.2倍。从德宏州各县市的历史数据看,以往一直是经济相对发达的瑞丽、潞西市为存差,经济相对落后的梁河、陇川为贷差的格局,而目前全州各县市均出现存差。  相似文献   

20.
县域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村金融需求失衡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农村金融需求失衡的表现 1.农村资金需求刚性与贷款供给不足形成的供需矛盾。一是信贷资金需求旺盛与供给量不足。2009年末.某县级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仅为32.89%,存差202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仅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38%。特别是农村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因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农村金融机构缺乏介入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