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精神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从本质上讲,民营企业家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能力、职业品质和价值取向的体现,是催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态因素,是支撑民营企业经济发展壮大的根本驱动力和灵魂所在。本文在阐述企业家精神一般内涵的基础上,从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五个维度进一步厘清了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从政府、民营企业家、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民营企业家精神培育的路径,旨在进一步激发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的奋斗热情,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家》2004,(9):88-88
《中国企业家》:世行一直致力于推动私营经济在中国的发展,私营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民营企业家的成长,你对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有何评价?您曾经在南亚和俄罗斯任职,您认为中国的企业家与他们有什么差别? 黄育川:中国的企业家是具有创新精神的,这种企业家精神是中国的历史传统,如果不是几千年历史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成就之一,就是中国诞生了一大批民营企业家。中国的民营企业发展今天,已经初步完成了第一代创业的过程,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家,有了两种资产:一是公司发展壮大以后的公司资产,一是个人和家庭积累的个人资产。但大部分的中国民营企业家,尤其是那些公司股份全部是自己家族成员的,一般出于各种考虑而把这两种资产混杂在一起,不分开的。与此同时,中国大部分民营企业家的家族第二代也开始长大,大学毕业以后也开始进入商界。  相似文献   

4.
《经济界》2009,(4):85-96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精神引领。企业家精神不仅是企业家创业创新的精神资源,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蔓延和深化,我国社会变革和经济体制转轨正处于关键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解中国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家精神的认识和评价,研究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探索影响企业家精神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熔铸了民营企业家奋斗发展轨迹的"四千四万精神":"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经历千难万险、吃尽千辛万苦"——让人更觉发展成果的来之不易和倍加珍惜。当年发展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家以"四千四万精神"攻坚克难,现在发扬新时期的"四千四万"精神,既是一种传承,也是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通过培养创新创业能力,高职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社会需求、企业需求,还可以锻炼思维,提高自身综合能力。而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寨在家乡南通办实业、兴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了既爱国敬业、责任感强,又勇于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企业家精神。这些优良的企业家精神凝结了创新创业者的特质,对新时代高职生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针对目前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将张謇企业家精神融入高职生“双创”素质培育的实践性策略,从而将张謇企业家精神引入校园文化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渗透张謇企业家精神,全面树立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以“创新创业”为切入点,丰富人才培养内涵,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意义特别重大。研究表明,企业家精神形成的影响因素与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密切相关。基于社会制度背景,本文比较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对企业家精神形成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其形成机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基于经济体制背景,本文比较了国有企业家精神和民营企业家精神的内涵特征,并分析了其形成机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据此,分别提出了培育激活两类企业家精神的政策建议:培育激活民营企业家精神,要营造保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营造促进民营企业家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营造鼓励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环境;培育激活国有企业家精神,要健全国有企业家选拔机制、完善国有企业家激励机制、健全国有企业家容错机制、转变国有资本的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经历始终是许多大学课堂教学中的鲜活案例.创业、创新.创富.不由击节而叹;民营企业家们的思想轨迹一直是社会学术研究中的重点内容,知识、见识、胆识.令人受益匪浅。《华帝之道》的出版.这是中国民营企业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是民营企业家心路历程的又一次文化解读.将为世人展现新的魅力和意境.提供新的思想和智慧。[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刘慧 《企业文化》2016,(1):17-18
国家一直在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什么?最受认同的是具备企业家精神,包括创新、诚信、执著、敬业、合作、冒险等。而中国的商业文明更需要呼唤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东方企业家》2008,(8):I0016-I0017
“关注全球商业趋势和观念变革、关注新兴市场和新生力量,鼓励企业家关注社会责任和对社会贡献”。此为(东方企业家)杂志办刊理念,在“远见、创新、境界、新一代企业家的选择”的品牌精神下,以“寻找商业变革的力量”为使命。《东方企业家》杂志自2003年起,每年举办“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论坛”,五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论坛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家关注度、参与度最高的论坛之一,从而令它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家群体进行思想撞击的舞台。价值,荡于纵深:财富,现于方法。我们深信一个事实:在中国30年商业变革的历史当中,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成为最重要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浙江经济可谓民营经济,在那里的民营企业身后,都站着一个或一群机敏、坚韧与务实的民营企业家。如果要说他们拥有的企业家精神,其重要内容应该是:敢于和善于进行组织和制度创新的精神:不断开拓和创新市场的精神:不断追求技术创新的精神;团队合作与不断进取精神。一位法国经济学家曾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后宣称,企业家的“精神气质”在一个地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成长具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这也就决定了大部分民营企业家与国外企业和国内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相比,具有自身特点.他(她)们创业时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卓越的胆识,内心深处对新的管理模式以及理念的渴求,赋予他们特有的优势.但是民营企业家要想带领企业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并长久地存活,应该加强自我修炼、特别是加强思维方式的修炼,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是行动的起点.  相似文献   

13.
《昆明市民营科技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分析与比较》系教育厅省校合作《新时期加快云南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体制与对策研究》课题的子课题。2004年8月,课题组进行了“昆明市民营科技企业成长因素”的问卷调查。这次调查共发出设计有37个问题的4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1份。通过对调查获得的数据的系统分析,影响昆明市民营科技企业创业阶段的关键因素依次是企业家、政府支持、  相似文献   

14.
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作用,其中管理创新能力是企业创新基因的来源。在本文的分析中,首先阐述民营经济的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而指出了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对民营企业家管理创新能力对企业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最后详细介绍了提高民营企业家管理创新能力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关村自主创新的精神动力源自这里一直洋溢着的企业家精神,二十年多来,几代企业家在这里前赴后继、创业发展,谱写了一个个企业创新成长、发展壮大的传奇。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由天津市政府和全国工商联主办、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协办的"民营经济发展·天津论坛"近日在此间举行,来自北京、天津、山东、浙江等地的100多名民营企业家,聆听了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多位教授的演讲中国民营企业家由热衷和政府官员交往,逐渐改为与学者"联姻",由过多看重60中国乡镇企业2003.11权力变为更看重智力。大学教授和专家学者正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智囊团,为民营经济第三次创业提供智力支持。与会专家表示,中国民营企业已经从最初的原始状态完成了两次飞跃,进入到第三次创业时代。在第一次创业时代,中国的民营企业主要是家族…  相似文献   

17.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给企业家创业、企业家精神一个准确的定义。像IT行业,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很明显属于完全靠智慧和智力发展事业,很像我们平常谈论的企业家精神,就是冒险、创造财富这样子。其实,我觉得要给企业家精神增加一些含义。在目前的信息时代,社会真正缺乏的主要不是财富,当然更不缺乏创业家,中国想创业的人有很多,企业家要把以创造财富为中心转移到以创造价值为中心。  相似文献   

18.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呼唤企业家精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核心应该是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本文对企业家精神的概念和内涵进行梳理,并通过对当下高校双创教育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进行分析,找出其在企业家精神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朱越  韩凤晶 《中外企业家》2013,(10):240-241
培养学生企业家精神是高校创业教育的立足之本,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之一。“企业家精神”内涵入手,分析目前企业家精神在我国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局限性。探讨适合现状的有效的工商管理专业“企业家精神”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交互作用理论的民营企业家压力应对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交互作用理论的分析,文本针对中国创业背景下民营企业家压力源、初级评价、次级评价与应对策略的关系机制进行了探讨。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探究了民营企业家创业压力源,初级评价、次级评价与应对策略理论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