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学为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开放的平台,可以促进一个城市科技创新的发展。宜宾从提出“大学城”建设,到落实,再到最后的施工建设,坚决果断、效果显著。本文分析了宜宾大学城的发展过程和发展动态,研究了宜宾大学城建设带来的区域变化。首先,大学城的发展趋势正在加速,大学城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次,大学城通过文化聚集、文化创新、文化共享提升了区域文化水平,同时大学城建设带来了大量的人口流动,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结构;最后,大学城建设还增加了就业机会、改善了交通设施、促进了房地产建设。  相似文献   

2.
大学城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评价模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岳峰  肖冬 《市场论坛》2006,(3):188-189,193
大学城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加速了我国的高等教育产业的发展。文章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来全面评价大学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教育产业高速发展背景下,学校规模变化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建设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之一。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大学城影响力模型和区域经济变化模型,并以2010年安徽财经大学西校区搬迁为实例,进行模型的运用与验证。根据模型得出学校规模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提出大学城与区域经济建设要结合实际情况,不能照搬照用其他地区政策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苏刚 《市场周刊》2004,(12):5-6
在长三角经济板块中,常州应抓住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特大城市建设和大学城建设这三大契机,拓展城市发展的产业层次空间、城市功能空间和注意力空间,提升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如今的大学城不再只是教学资源、科研能力的汇集地,同时也成了各种经济实体的聚集地,沿大学城产业集群效应逐渐凸现。以上海为例,杨浦和闵行大学城周围产业集群效应已经张显。只有用区域创新体系的视角来分析,才能为更多的沿大学城产业带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校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现在已经逐渐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以高等教育为主体的大学城正在规划、开发和建设。大学城的建设如同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学习城镇,其资金的数额是相当巨大的。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大学城建设项目融资中存在的风险,让我们重视风险、正确处理好建设与发展的关系、广开则源、保持规模优势来增强大学城建设项目融资风险的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旸  黄震方  周年兴 《商业时代》2007,(26):105-106,116
在国内大学城的建设和发展,游憩功能的缺失问题日益凸显。如何使大学城游憩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游憩需求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江苏省南京仙林大学城为例,在对大学生游憩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揭示现阶段大学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完善大学城游憩功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重庆市大学城为例,实地考察重庆市大学城商圈的业态构成、布局及其特征,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该区域大学生的服装消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树立正确的商圈经济发展理念,优化其商圈经济结构,采取特色化、实效性强的发展策略,构建新的重庆市大学城服装经济发展模式,以期探索具有普适意义的大学城商圈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大学城建设的浪潮席卷发达城市,并发展到了较落后地区,本文以丽江为例,对边远地区大学城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大学城模式是推动城市和地区发展的新助力,但目前尚不成熟的大学城建设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本文以因素分析为基础,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温江大学城在经济、交通、人文、生态四方面的负面影响做出量化评估,并且针对性地提出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进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淮安市区域经济发展和产学研合作的实际状况,结合当今国内外产学研发展的趋势及经验,介绍了淮安市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提出了以企业为主导、加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以大学城为载体加大高新技术的转化力度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上世纪末及本世纪初中国高校的扩招,以城市为依托,几所大学进行联合办学的情况开始出现.在此背景下,由开始最初的设想,到相关硬件的建设,再到软件系统的程序化安排,其目的都是整合资源,使得大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更优质、更有效率的学习服务.图书馆作为知识资源的集聚地,学生、学者日常主要学习的地方之一,对图书馆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开放和共享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大学城图书馆相关概念的阐释为出发点,深入探讨了大学城图书馆的历史渊源,在发展过程中对社会建设起到的相关作用,随后在大学城图书馆建设上提出两方面内容,其一,大学城图书馆的组织机构建设,其二,大学城图书馆的行政管理建设.最后对我国大学城图书馆建设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给予了相关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一、大学城概念的界定 关于大学城概念,目前并无明确的界定和严格的标准,更多的只是一些形象的表述,而这也恰恰说明了有关大学城的基础性研究的缺乏。大学城是历史的产物,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从大学城生成模式来看,主要有自然发展型(evolution model)和主动构建型(规划建设型program model)两种。  相似文献   

14.
融资是大学城成功建设的关键。国外大学城建设多为市场行为,其建设主要依靠非政府资金,通常采用市场主导型融资模式。而国内大学城的开发建设大都属政府行为,主要由政府推动。因受地方财政的制约,我国大学城建设体现了不同的融资模式,主要有深圳大学城融资模式、珠海大学城融资模式、上海松江大学城融资模式和宁波大学城融资模式四种典型模式。这些成功的融资模式,可以为当前在建和拟建的大学城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大学城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发展模式,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生长点.我国现有的诸多大学城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个"教育经济岛屿",其"岛屿"效应不断释放,经济影响日趋凸显.但我国大学与城市的相融互动、教育与经济的和谐发展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基于经济视角,试图通过对大学城概念、大学城之于经济发展等中西方研究成果作简要的梳理和述评,归纳系统性理论,总结先进性经验,以期对我国大学城的后续建设和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大学城管理体制构建与发展战略取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强 《商业时代》2003,(15):20-21
大学城的建设和运作不能仅仅靠政府,不能仅仅靠大学,也不能仅仅靠企业或社会组织,而是政府、大学和企业三种力量的有机整合。所以,大学城建设和运作模式采取的是政府统筹大学主体运行和社会各界参与的模式。大学城未来发展战略取向应由孵化器向栖息地转变并建立起大学与知识经济协同发展的新型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注意解决好环保和法制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进程中,大学城区的建设极大地推动卫星城镇的发展,但在规模局限下区域出行压力日趋扩大;以互联网与交通运输的结合作为突破点构建点到点预约出行平台,通过传统客运的整合与信息的对称,实现对卫星城镇客流的缓解。  相似文献   

18.
李丽娟 《消费导刊》2009,(19):97-98
本文针对目前全国部分高校将其新校区建设在城镇郊区这一现象,以榆中大学城为切入点,探讨其对周边城镇(榆中县,三角城镇,夏管营镇)区域经济影响。主要表现在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带动地方农业种植业增长、提升大学城周边的土地商业价值、带动城镇人气等。同时指出位于城镇高校也存在自身弊端,如离市区偏远信息滞后等。  相似文献   

19.
大学城管理体制构建与发展战略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强 《商业时代》2003,(250):20-21
大学城的建设和运作不能仅仅靠政府,不能仅仅靠大学,也不能仅仅靠企业或社会组织,而是政府、大学和企业三种力量的有机整合。所以,大学城建设和运作模式采取的是政府统筹大学主体运行和社会各界参与的模式,大学城未来发展战略取向应由孵化器向栖息地转变并建立起大学与知识经济协同发展的新型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注意解决好环保和法制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教育园"、"大学城"等成为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载体,教育园的发展也已成为萍乡城市转型的重要载体,对城市和区域的布局模式、发展方向等均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育园区的规划建设对于推进萍乡教育事业发展,整合全市教育资源,增强综合竞争力,推动新区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萍乡教育园概念规划提出"一个中心、一轴、三片区"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