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宗彦 《中国市场》2014,(24):103-104
我国的民间工艺美术博大精深,遗产丰富,技艺高超,是民族思维与心理的凝聚,具有很深的文化积淀,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民间工艺美术品的品种繁多,如竹编、草编、木雕、蜡染、泥塑、剪纸、工艺铸件、民间玩具等,本文以剪纸为例,对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小议。  相似文献   

2.
《商》2015,(34)
传统文化作为人类历史的积累与沉淀,必然有其自身的延续性与承继性。现代法治建设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归因,过多地注重西方法治理念与制度的移植不利于推进中国的法治现代化。因而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基础,承继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建构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切合中国人习惯特点的法治体系。  相似文献   

3.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既随着社会进步而发展,又反作用于社会,对其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积极或消极的作用。中国正在在进行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方面推动着现代文化的进步,一方面又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现代文化必须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与继承,继承其精华,批判其糟粕,使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相似文献   

4.
陈丽红 《品牌》2011,(7):129+140
现代包装设计作为现代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以文化为本位、以生活为基础、以现代为导向的设计学科.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表现传统文化,用现代设计语言反映传统文化,这是我国向现代化包装迈进的必经途径.  相似文献   

5.
谈现代商业广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植根于我国文化环境中的现代商业广告,无形中继承和利用了我国传统文化。同时,现代广告要有效地影响顾客的文化性消费心态,也需要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影响。本文认为,现代商业广告继承和利用了一部分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仁爱孝悌、精忠爱国、自强不息等:但现代商业广告也继承了一些腐朽落后的传统观念,如男尊女卑、君权意识等。所以,现代广告应批判性地继承传统,并善于突破传统,引导社会公众确立完美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6.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唐玉琴 《商业研究》1999,(12):38-39
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我们发展知识经济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讲能调控科技第一生产力,能正确引导高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的作用,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精神源泉,并促进企业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商》2015,(6)
文化是道德及道德教育的精神寓所。基于道德与文化之间天然的、本体意义上不可分割的联系,道德教育始终存在于一定的文化谱系之中,体现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价值理想,是一种文化性存在。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二者在我国文化建设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德育的宝贵资源,它所蕴含的德育理念、内容、方法等,对现代德育依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另一方面,德育也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传统诚信与现代和谐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云玲 《商场现代化》2007,(25):240-241
诚信是中国传统的商业道德,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曾维系着古老商行的公正博弈。建设现代和谐企业文化要继承传统诚信道德,把诚信作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石。诚信既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又是保障现代市场经济秩序的刚性法律法规,同时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基,企业要确立诚信价值观,建立起有效的诚信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大力推行丧葬改革的背景下,土葬文化逐渐陌生化,其具体流程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野,土葬文化已出现断层局面。以N县X村作为田野调查点,通过调查法记录土葬的具体流程,来分析土葬的心理抚慰功能及其历史文化意义。同时通过对传统土葬的记录和现代改革的探索,展现丧葬改革里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并探索丧葬改革下新政策的推行之路。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文化发展中,人们通过物质与精神的紧密结合来表达传统观念与现代设计,不断实现心灵与艺术的交融。传统纹样的吉祥观念起到了对传统文化的追溯和梳理的作用,以及对现代设计观念的探索和倡导。从传统到现代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从观念到设计又是精神文明的直观表达与心灵交流。传统纹样是观念的载体与表现,观念要通过纹样表现出来。传统纹样的吉祥观念与现代纺织品设计将给人们带来唯美的心灵抨击。  相似文献   

11.
肖玮 《消费导刊》2010,(6):37-37
在当代文化发展中,人们通过物质与精神的紧密结合来表达传统观念与现代设计,不断实现心灵与艺术的交融。传统纹样的吉祥观念起到了对传统文化的追溯和梳理的作用,以及对现代设计观念的探索和倡导。从传统到现代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从观念到设计又是精神文明的直观表达与心灵交流。传统纹样是观念的载体与表现,观念要通过纹样表现出来。传统纹样的吉祥观念与现代纺织品设计将给人们带来唯美的心灵抨击。  相似文献   

12.
阿东 《现代商业》2014,(1):64-69
传统与现代已经开始发生碰撞,二者之间正在进行一场搏斗在2012年的CCTV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与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展开一次辩论,王健林认为电子商务在现在很厉害,但是不会成为未来零售市场的主流,但是马云认为电商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零售行业,可是会基本取代。既然马云与王健林敢打这个赌,说明马云对电商的发展前景是充满信心的。而这个赌实际上是电商与店商这两种零售模式之间的赌,马云这方代表的是电商,王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罗万千,其思想精髓和奥妙始终贯穿着我国的管理实践,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越加明显,笔者主张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应当加大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  相似文献   

14.
《品牌》2019,(15)
传统材料就是那些来自于大自然的材料。这些材料普遍绿健康,并且得到现代大多数人的认可。人类在刚刚出现时便开始使用这些材料,那时的人类也会用这些传统材料来作为建筑材料装饰我们的房子,直到现在我们也仍然使用着这些传统材料。如今,有各种各样的装饰材料来供我们装饰房子。这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才导致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进着传统材料的加工方式和加工成果不断的改进。随着世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各个民族的文化交融,人类的审美也变得越发的具有多样性。与此同时,社会的不同发展同样也给人们的身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压力,所以在人们心情烦躁,生活压抑的时候,急需一个舒适安逸的环境来缓解他们内心的压力。而传统材料,它能带给人的感觉就是清新绿色放松,这样就给消费者们营造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贾蓉 《商》2014,(7):93-93
当西方设计统领全球,一栋栋高楼平地而起,国际主义潮流覆盖了全中国,作为设计师应该如何处理?中国传统设计应该何去何从?本文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商》2015,(46)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为人类留下丰硕的宝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其中,家庭伦理是对传统文化内在秩序的核心设计,家庭是社会最小的单位,家庭伦理问题在中国繁杂又明确。而婚姻是家庭的来源和基础,家庭是以自然形态的伦理关系联结起来统一体。中华民族重视家庭生活的价值由来已久,以家庭和谐为中心,形成了规范的婚姻家庭生活的伦理道德体系。为了保证社会的和谐和统一,儒家的思想家们不断丰富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对婚姻缔结在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上作出诸多规定,但传统的婚姻缔结制度也存在其弊端。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的关系,将会更广的传播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实现现代法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告》2006,(5):107-109
两性、情感与爱情从来都是亘古不变的话题,男性和女性以及这些话题也都在谈论和被谈论中随着时代变迁、岁月轮回不断蜕变。当我们回首去看20年前的照片时,发现一切都已今非昔比。在经过20多年的持续改革开放后,尽管有五千年传统文化深深的积淀和影响,但人们在行为,观念和心理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其中,都市女性又是变化最明显的。因为她  相似文献   

18.
张云雷 《江苏商论》2006,(9):144-145
中国传统诚信文化思想门类众多,其中儒家文化的诚信文化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商》2015,(14)
2014年7月9日,四名猴戏艺人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街头进行猴戏表演(表演的猕猴是猴戏艺人自家繁殖饲养的),在表演过程中被当地的森林公安抓获并刑事拘留。随后法院做出一审判决,判定4人犯非法运输珍贵野生动物罪,但均免于刑法处罚。这一案件引发了我们队传统文化和现代法治相冲突的反思。传统文化作为意识形态上的一种反映同法律的规范和思想都存在一定的冲突,传统文化的传承会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多优秀的遗产,正是这些传统文化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柱,我们需要传承我们的文化。在保护还是制约传统文化的发展的法律选择上,我们应当做出慎重的选择。如何发挥传统文化对现代法治建设的推动作用,是立法者甚至司法者所要衡量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