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在2003年2月,本刊记者曾经就银行业灾难备份中心建设的话题撰写《再造一个“篮子”——银行数据集中后的灾备建设》一文。此文在业内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时至今日,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情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相对于两年前,一方面,绝大多数大中型国内商业银行已经完成或者正在推进数据大集中工程,“装鸡蛋的篮子”越来越少,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国内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2.
银行数据集中后,常被人告诫: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如何面对风险,做好大集中后的系统安全工作?如何有效的防范和化解风险?灾难备份可以为“鸡蛋”提供另一个“篮子”  相似文献   

3.
一、大集中呼唤灾难备份 2002年,实现数据大集中几乎成为我国所有银行信息化工程的重点,各行都在紧锣密鼓地走上一条大集中之路。数据集中给我们带来方便的经营管理,帮助我们有效地控制外部风险,增强规模效益。同时,数据集中也带来了风险的集中。系统的风险随着集中程度的提高和上挂行数量的增加而加大。一旦数据中心遭到灾难打击停止服务,将引起大范围银行业务停顿、营业额损失、客户流失,甚至会引起法律纠纷和社会动荡。有人形象地将数据大集中比喻为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了一个篮子里,这就是我们在大集中之后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4.
如今,随着银行逐步实现信息系统的数据大集中,使其进行集约化经营管理、控制内部风险、信息共享的愿望变成可以达到的目标,但数据集中的同时也意味着风险的集中,这如同“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了一个篮子里”。小而言之,金融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涉及银行的生存,大而言之,涉及国家安危,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后数据大集中时代计算机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日常的计算机信息安全防范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各行下面的基层分支行。  相似文献   

5.
我国商业银行的数据大集中工程开始于上世纪末期,数年来,大多数银行都实现了区域集中,一些银行业已实现数据的全国性集中。数据集中之后,使国内银行业面临着很多疑难问题。数据从原先的多个中心归并到一个中心,全国的业务处理也由原先的分布式处理转而变为集中式处理,原来在各个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各种批处理作业自然也被集中到了中心节点。后大集中时代,银行所面临最头痛的问题就是,当面对业务和数据被集中之后产生的巨大的交易量和数据量时,必须相应改造原有业务系统的处理方式,并添加新的批处理作业来提升业务处理的效率。因而如何合理有效地管理这些新老批处理作业,成为了各大银行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赵魁 《上海金融》2003,(11):35-37
银行数据大集中是我国商业银行迈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然而,数据的集中同时也带来了风险的集中,如何降低数据大集中带来的风险是当今我国各大银行在实施数据大集中过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在我国银行现在采取的防范风险的措施中,无法避免由于数据大集中带来的某些风险,从而使系统存在巨大的风险隐患。本文根据把集中的数据进行分散备份的方法,提出了一个能够有效降低数据大集中带来的某些风险的方案,作为现在银行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的补充,能够消除现在银行数据大集中系统存在的巨大风险隐患。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以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涉及金融业的各类客户的经济活动范围都有所扩大,因此对数据结算的多样性需求也大大增加,这就使得各大国有银行以及私人银行、证券债务公司、保险公司等企业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利、安全性能高、值得信赖的数据结算和支付手段。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能够让会计核算业务处理和数据管理在全国范围内集中起来,对于我国银行会计核算以及管理来说是重大的改革,这些改革能够有效提高银行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作为银行的职员,我经历了银行数据物理大集中的整个过程,也看到了数据大集中取得的各种成果。浏览2001年以后的《中国金融电脑》杂志,并阅读了许多关于大集中的章之后,我想从个人的角度对大集中发表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在实现数据大集中之后,银行的主要业务数据被集中到一个或几个数据中心。有了集中的数据,银行能更好地掌握全行的客户、财务、业务和控管等信息,增加了业务的联动性、实时性和可管理性。在大集中的运作环境下,银行应该更充分地利用集中的数据,创造更多的业务品种,提供更贴心的客户服务,提高银行对客户的渗透能力,以创造更大的利润收益。  相似文献   

10.
《金融电子化》2004,(7):26-27
2004年,我国银行信息化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这一个时期,数据集中和应用整合是我国银行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技术方向。最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陆续实施、完成了数据大集中项目建设。数据大集中的初步实现,在相当程度上完善了银行经营管理的内部信息资源条件,改变了分支机构各自为政、客户资源割裂、业务监控创新滞后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国际商业银行纷纷进行了数据集中,通过将经营策略和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提高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国内商业银行也依托现有的业务处理系统,重新设计、规划、开发和实施了数据大集中模式下全新的业务处理模式。图1是数据大集中后,商业银行业务处理模式的原理图。在这种模式下,银行的客户数据与处理数据集中在数据运行处理中心(简称数据中心)的主机上进行。当有业务请求时,所有银行的前端数据采集可以通过综合柜台系统、银行卡系统、清算系统、信用管理系统、自动柜员机、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多种接入渠道通过网络…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下,中国银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信息数据大集中成为银行发展的必由之路。时至今日,部分银行(如光大、工行、中行等)已完成或基本完成了数据大集中的主体工程,全行数据集中到一个或几个大中心,解决了原来众多中心、众多版本、众多标准、不统一、难维护、难共享、难管理等问题,为下一步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大集中仅仅是手段并不是目的,其目的是为了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大集中是个硬指标,是商业竞速的起跳点;大集中之后的工作是软指标,这些工作开展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能否真正达到大集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银行数据大集中的发展,推动了金融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金融业务处理模式,为银行实行综合管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所谓会计大集中,是指银行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原先分散在各分支机构的数据集中到上级机构乃至总行,统一组织帐务,集中处理会计业务和信息,是从手工处理、人工传递过度到业务自动化处理的一种崭新的集中化会计核算摸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化金融竞争的加剧、科技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一些银行的物理网点逐步被虚拟银行所取代,选择实施数据大集中在我国金融业势在必行。现在大部分银行都实现了区域性的数据集中,有一些银行已建成全国统一的数据中心。同时,在我国银行由数据管理阶段向信息管理阶段转变的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6.
从2000年起,中国银行业掀起数据大集中的信息化浪潮,并迅速席卷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各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这几年数据大集中的系统工程建设,各家国有商业银行都已经基本建成了以一个或多个数据中心为核心的综合系统处理平台,数据的集中程度和综合系统的复杂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今,已经进入了数据大集中的后期时代,在已具雏形的框架内,国有商业银行的信息化进程又将何去何从呢?  相似文献   

17.
经过最初的必要性讨论、可行性分析和模式选择等 系统中开发,但需要在核心系统中增加新的接口才能实阶段,现在,大部分银行的数据大集中已经进入了紧锣 现;前端功能可独立开发。密鼓的实施阶段,有些银行甚至进入了集中后的维护阶 以新功能的使用范围为标准,新功能还可以分为全段。伴随着银行业务数据的大集中,银行核心业务处理 行功能和分行功能,即在全行统一推广使用的新功能和系统也集中到了数据中心。如何对集中后的核心应用系 各分行根据本地…  相似文献   

18.
关于银行业IT风险管理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各大银行纷纷从原有的数据分布式处理模式,逐渐转向了数据大集中处理模式。数据集中为各金融机构带来的收益是巨大的,其优势不言而喻。但是数据的高度集中,引发了各种风险,近年来这些风险在各银行的业务实践中不断表现出来,轻则降低了银行的服务水平、阻碍了业务的正常开展;重则导致大范围、长时间停业,使得银行面临信用危机,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9.
数据大集中:中国银行业的信息革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银行的许多传统优势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竞争力的挑战。面对内、外强大压力,建设一个集中统一的全国性的数据集中处理环境,实现银行全国性数据大集中,既是我国银行业的生存所迫,也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0.
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客户数据不断增加。特别是近年来的数据大集中,各营业网点的数据都被集中到总(分)行,这意味着原先分散的计息压力也都集中到总(分)行。如果计息日无法及时完成批处理,可能影响第二天日常交易的运行效率,甚至造成大面积的停业。因此,如何提高计息效率,特别是对私储蓄活期账户的计息效率,是各银行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