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于代松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0,17(5):10-14
攀枝花市对土地的需求压力很大,须加强土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但该市未利用地开发难度大利用成本高,产出低。加强已利用的各地类的管理,通过土地整理,改善使用结构,可缓解土地需求压力,提高产出率。 相似文献
2.
YU Dai- song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0,(5)
攀枝花市对土地的需求压力很大,须加强土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但该市未利用地开发难度大,利用成本高,产出低。加强已利用的各地类的管理,通过土地整理,改善使用结构,可缓解土地需求压力,提高产出率。 相似文献
3.
桂西北喀斯特山区易地科技扶贫战略探讨 --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新平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8,(2):1-4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所在的桂西北喀斯特山区人地比例失调,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农民就地脱贫难度极大。易地移民安置一较好的扶贫途径,提出了:(1)集成现代农业高新技术,高效开发迁入区荒地资源;(2)建立以果蔗开发为主体的支柱产业体系;(3)建立“公司+基地+移民农户”的扶贫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推进中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全面提升中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管理水平和投资绩效,切实发挥土地开发整理对保发展用地和保耕地红线的支撑作用,逐步推动土地开发整理成为国家战略。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在全面总结10年来中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基础上,分析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提出开展土地开发整理战略研究、改进管理模式、推进体制改革、加强权属管理和基础理论研究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态势与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慧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26(4):9-13
土地资源紧缺和耕地流失过快是长江三角洲最为突出的资源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长江三角洲不同地区20多年来(1978~2002)耕地面积变化与人均GDP增长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耕地面积随人均GDP 的增长呈显著的指数型减少, 未来5~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对耕地资源仍有较大的压力.保证长江三角洲地区未来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首要任务应是有效地控制耕地流失.对此,作者从土地管理政策、土地管理机制、土地利用空间重组等方面提出了实现该地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土地整理中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研究——以湖北省沙洋县土地整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沙洋县土地整理为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研究了土地资源优化模式.认为土地整理中土地资源最优分配能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整理中土地资源最优分配模式研究为土地整理项目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合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管理学理论在土地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以土地整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人地关系,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管理工作是关键。近年来我国出现的诸多土地问题说明了我国土地管理工作水平的不足,如何提高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水平迫在眉睫。本文从管理学角度出发,讨论了管理学理论在我国土地整理中的应用,并对土地整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8.
湖南南岭山区宜农后备土地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通过对汝城县宜农后备土地资源特点的分析,建立指标体系,进行适宜性评价,提出了该区土地开发模式和措施,对整个湖南南岭山区宜农后备土地资源开发作一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重庆市万盛区南桐镇土地开发整理为例,选取斑块特征指标和景观格局指标,对比分析规划实施前后土地开发整理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斑块特征及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荒草地的开发和田土坎的合并,土地利用结构中变化最大的为耕地和其他土地,并净增加耕地面积74.91 hm2;新修的生产路、沟渠使得最小斑块面积、最大斑块面积、平均斑块面积都有所降低,斑块总数和斑块密度增加,景观优势度降低,景观多样性、均匀度和破碎度增加,区域总体景观格局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0.
关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措施研究——以辽宁某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是项目进入建设阶段后对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所进行的控制,是保证项目计划、质量标准、进度安排、预算执行顺利实现的保证。文章按照国家投资要求的管理原则,就如何科学地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进行研究,并结合辽宁某县实际情况提出探索性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等模型,对河池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采用因素相关性分析法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2001-2007年农业用地面积减少,园地面积逐步增长,建设用地面积一直呈现增长态势,累计增长量达5990.380hm2,2001年、2004年、2007年河池市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别为178.56,178.80,178.41,土地呈现从高度开发利用向合理调整转变的趋势;政策因素、经济和交通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等都是促进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2.
广西岩溶地区面广量大,岩溶地区石漠化现象严重,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该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广西岩溶石漠化地区农业发展的现状和优势,找出了广西岩溶石漠化地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确定了广西岩溶石漠化地区农业发展目标及战略重点,提出了5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旅游资源等6个方面概述了攀西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及开发中的不利条件,分析了目前资源利用缺乏综合规划、利用效率偏低、开发引发的环境问题严重、基础设施落后等该区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该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体系、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治理并重、走集约型深度资源开发道路、重点开发水能资源和生物资源、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资源开发与脱贫致富相结合等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井冈山地区自然资源及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气候资源、水及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等6个方面概述了井冈山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及开发中的不利条件,分析了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强资源利用和保护教育、健全自然资源的管理体制、制定自然资源发展战略、积极培育支柱产业、调整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和推动经济发展等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5.
喀斯特贫困地区生态经济林业开发构想——以贵州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经济林业作为一种新型生态农业模式 ,在维系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平衡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在一般论述喀斯特山区生态经济林业开发作用的基础上 ,探讨了生态经济林业开发的原则 ,提出了符合喀斯特山区实际情况的五种复合生态经济林业结构模式 ,给出了保障生态经济林业良好建设的五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冯灿飞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1):67-68
针对不同地区旅游开发的经济基础,提出了“贫困型旅游地”概念通过分析“贫困型旅游地”的开发现状,提出“贫困型旅游地”应引入可持续旅游观念,并对实施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进行了探索,认为主要应从做好旅游规划、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加强环境伦理教育、完善旅游法制建设和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南阳旅游资源持续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郭荣朝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3):51-53
分析了南阳地区旅游资源的特征、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在旅游客源市场定位、资源开发格局、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小商品开发、投融资机制、产品宣传促销以及与周边地区协作开发旅游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8.
莱芜是一个矿业城市.存在矿业“三废”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岩溶塌陷、矿山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等问题;通过对莱芜市矿产资源开发现状的实际调查和环境监测,提出了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皖西丘陵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文海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9,(4)
皖西丘陵山区是安徽省老、边、穷地区 ,农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该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的分析 ,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以期能对皖西丘陵山区农业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发展西部山区经济,实现西部山区的可持续发展,对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巩固国家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甘肃省陇南山区为例,分析了该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战略和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