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平 《开放潮》2002,(10):8-11
入世后两岸经贸形势出现了重大变化。由于大陆与台湾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市场的开放,两岸贸易在入世后迅速扩张。特别是今年以来,台商对大陆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增长,形成了新一波台商投资热。台商投资区域布局重心发生变化,热点区域不断扩大;投资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层次在不断提高;台商投资大陆的投资领域和台资企业经营模式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台商新一波大陆投资热除了带给海峡两岸人们以关注和欣喜外,还将引起人们诸多思索:为更好地引进台资,在目前台商投资的“量”已有较大增长的基础上,今后我们吸引台资的政策还需作哪些战略性的调整,以进一步提高利用台资“质”的水平?能否将引进台资与大陆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以促进大陆弱势产业的发展? 本期编发特别关注的几篇文章——“台商新-波大陆投资热”,“台资企业:在‘聚变’中‘升腾’”,“吸引台资应作战略性转变”,“台商西进两岸双赢”,目的在于对以上问题的探讨起抛砖引玉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7年是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一年来,台商对大陆投资或台资企业在大陆的经营活动,受大陆经济环境变化与一系列重大经贸政策出台影响出现重大变化与调整,台商在大陆发展进入新一波转型期。海峡两岸贸易持续快速增长,两岸贸易磨擦与经贸纠纷问题变得更为突出,两岸经贸格局正在出现新的变化。2008年,两岸经贸关系将继续呈现结构性调整与变化。  相似文献   

3.
台商大陆投资的现实需要对台资政策进行调整,这种调整不仅有国际实践上的依据,而且有发展大陆经济与两岸经贸关系的现实依据。在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台资政策调整要服务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与发展大陆经济的战略目标,既能对台商大陆投资行为进行有效规制,又不至于影响台商大陆投资积极性的政策组合是台资政策选择与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加快了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并对台海两岸经贸关系产生重大、积极的影响。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两岸经贸关系已进入一个从数量增长为主向质量提升为主的新阶段。全球化改变了台湾在中国大陆的投资模式,使中国大陆作为台商投资场所的潜在吸引力明显增加。台湾在中国大陆的投资地域和范围亦发生了重要变化,高新技术、服务业和基础产业部门已成为两岸经贸合作新的增长点。台湾大企业也越来越深地介入中国大陆市场,它们在两岸经贸合作中的作用趋予增强。全球化还使两岸产业分工形态发生变化,分工范围扩大,形式趋向多元化。这些都使台湾当局越来越难以继续对中国大陆奉行“戒急用忍”政策。  相似文献   

5.
<正> 80年代以来,台湾对外投资步伐加快,特别是1987年7月台湾当局放宽外汇管制以来,台湾对外投资更是迅猛增长,投资地区主要是东盟国家(本文仅指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美国和中国大陆。近年来,东盟国家先后大幅调整外资政策,争相吸引台资,给大陆吸引台资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拟就台湾在东盟国家投资现状、特点作一分析,着重探讨90年代台湾在东盟国家投资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正>2005年,两岸经贸关系呈现不平衡发展态势。两岸贸易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但台商实际投资增长下滑,外移明显,台商对大陆投资逐渐进入新一轮调整期。两岸金融、通航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出现一些新的局面。就政策面观察,两岸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政策措施。大陆出台一系列有利于两岸经贸发展特别是惠及岛内民众的对台经贸政策,  相似文献   

7.
2007年台商对大陆投资格局出现重大调整。由于大陆经济环境变化以及相继出台一系列涉及税收、劳动等政策,台商对大陆投资项目与实际投资金额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7年,大陆批准台商投资项目3299个,同比下降12.1%;实际利用台资金额17.7亿美元,同比下降20.4%,为近年最大降幅。  相似文献   

8.
台湾入世对岛内整体经济和长期发展具有正面影响,无论对生产总值,进出口贸易,还是产业结构、就业人口等,均钭明显提高或改善。但短时期内,原先受保护程序的较高的、生产成本较高的产业,如农业、部分工业产品及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的服务部门,将面临强大的外来竞争压力。入世后,两岸贸易障碍的逐渐解除,使得两岸市场扩大开放,规模持续扩大。台湾将放宽进口大陆产品的限制,对大陆贸易顺并现象将会改变。另一方面,大陆因入世削减关税和其它市场开放措施,有助于台湾产品出口大陆,但同时也面临其它国家相同产品的竞争。两岸贸易关系将与其它外商趋于一致,两岸贸易纠纷增多,应在不违反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按照WTO精神协商解决。台商赴大陆投资规模也将扩大,进而带动两岸贸易的加速发展。贸易及投资的相互作用,使台湾对大陆市场的依赖进一步提高,更可促成两岸直接贸易。但两岸直接投资问题无法藉两岸入世解决,大陆资本流入台湾将会有限度开放。  相似文献   

9.
<正>台湾品牌在大陆市场失利消息不断2012年前后,《海峡科技与产业》杂志曾连续报道台湾马英九当局连任成功后,顺应主流民意,积极改善两岸关系,释放多项利好政策,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大陆历经三十余年改革开放历程,经济飞跃增长,国民平均所得大幅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显著提高,中产阶层人数大幅跃升,内需消费力也呈现爆发式增长,其中对名牌奢侈品购买力更出现狂飙趋势,台资企  相似文献   

10.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出<告台湾同胞书>,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对台方针,从此两岸经贸往来开始逐步恢复.30年来,两岸经贸政策日趋开放,经贸关系加快发展,贸易和投资总量迅速增长.2007年两岸贸易额再创新高,达到1244.8亿美元.目前大陆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台湾是大陆第7大贸易伙伴,第9大出口市场和第5大进口来源地.投资方面,截至2007年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75146个,累计吸收台湾直接投资457.6亿美元.两岸经济联系日趋紧密,依存度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台商对大陆投资的区位选择中,政府政策、产业结构、生产效率、基础设施和开放水平等发挥了很大作用,而各个因素是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的。文章利用1991年至2011年台商投资大陆各省份(地区)区位选择的面板数据,验证和说明了产业结构、生产效率和政府政策等关键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地区吸引台资的影响因素、产业布局和政府实施机制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董彦 《中国报道》2013,(7):62-64
国际经济环境、两岸各自发展阶段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投资环境禀赋的变化,使台资企业与地区经济同步转型升级这一发展难题率先摆在了江苏面前。这是台商在大陆近30年投资必然会遇到的产业转型升级问题,也是大陆必然要面对的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双方必须其同面对。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借助几个投资理论的基本内容,结合台湾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从中窥见台资对大陆直接投资所显现出来的若干趋势。一、分散性为特征的对外直接投资,使台资在大陆向更大的地域范围、更多的行业领域扩展从国际资本移动的一般理论出发,可以认为,大陆在进行中的开放改革,需要大量的发展建设资金,属于资本“稀缺”地区。而台湾有大量外汇储备,加上民间资本共近2000亿美元,属于资本“充裕”地区。在资本由“充裕”地区向“稀缺”地区输入情况下,使大陆的总产量增加,总产值提高,获取因资本输入带来的新收益;而作为资本“充裕”地区的台湾,其资本边际生产率将会提高,为资本所有者带来较高的收益,提高了总资本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入世一年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一年以来,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两岸投资关系、贸易关系及金融关系等因而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而其结果对台湾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磊 《辽宁经济》2002,(6):24-25
LIANGANJINGJI 中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于2001年11月13日和14日相继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后各项协议的履行和承诺的兑现,两岸经贸关系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如何正确把握“入世”后两岸经贸关系的走势,充分利用WTO的制度框架拓展和深化两岸经贸合作,合理有效地解决经贸争端,促进两岸经贸关系健康、稳定的发展,这是我们在新的经贸关系平台上将要面对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一、两岸经贸关系的现状 从80年代后半期起,台湾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在台商向祖国大陆的投资的浪潮中发展。此后虽因台湾形势的变化而历经波折,但两岸贸易和投资的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的,并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经贸关系。  相似文献   

16.
海峡两岸经贸发展: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宁 《中国经贸》2008,(4):60-62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出《告台湾同胞书》.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对台方针.从此两岸经贸往来开始逐步恢复。30年来.两岸经贸政策日趋开放.经贸关系加快发展.贸易和投资总量迅速增长。2007年两岸贸易额再创新高.达到1244.8亿美元。目前大陆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台湾是大陆第7大贸易伙伴.第9大出口市场和第5大进口来源地。投资方面.截至2007年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75146个.累计吸收台湾直接投资457.6亿美元。两岸经济联系日趋紧密.依存度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台商投资大陆的第四波及福建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其屏 《开放潮》2001,(12):43-44
台湾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经济不景气、投资环境恶化,促使台湾企业不断外移祖国大陆,寻找新的出路。随着八十年代中后期两岸经贸互动出现了台商在大陆投资建立小企业的第一波后,九十年代初又出现了以传统产业“西移”为主要内容的台商投资大陆的第二波。从1998年起到现在以高科技产业的“西移”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波正方兴未艾。加入WTO后台商投资大陆将出现以服务贸易为主要内容的热潮——第四波。对此,福建省应加紧服务贸易开放的准备,不断提高吸收台资发展服务业的水平。第一,加入WTO后台商投资大陆将出现以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  相似文献   

18.
1988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济南,掀开了台商在济南投资创业的新篇章。1979年以后,中国大陆采取一系列推动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措施,台湾当局也逐步放宽了一些对两岸经贸往来的限制,两岸经贸交流日益增多。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台  相似文献   

19.
<正>5月31日, 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办公厅副主任何子阳通报了两岸农业合作的情况。何子阳表示,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两岸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据介绍,台资农业企业和台湾农民在大陆踊跃投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大陆投资的合资农业企业达5000  相似文献   

20.
2009年是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不平凡的一年,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经贸交流朝着制度化、机制化方向发展,为两岸经贸交流开创了新的局面。1~10月.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8364亿美元,其中.我对台湾出口160.1亿美元.自台湾进口676.3亿美元。大陆批准台商投资项目1974个,实际使用台资金额14.2亿美元。台湾是我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五大投资来源地。但是,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两岸贸易投资有所下降。对此.大陆紧紧抓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